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您说是吗?」
佛陀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为阿难说了一则公案。
过去有一位大富长者,拥有各式珍奇异宝,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独缺取得不易的深海赤珍珠。于是长者决定出海采珠,在突破种种难关后,终于找到赤珍珠的产地。
珠蚌生性嗜血,为了得到这稀世珍宝,长者以刀刺身,将流出的血装入油囊中,并且垂至海底,引诱大蚌出而食之;一旦蚌壳打开,就趁机剖蚌取珠。就这样,长者一次次地刺身取血,一次次地入海剖蚌取珠,经过三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采集到一袋赤珍珠。
长者带着这袋赤珍珠回到岸上。不料,同伴们看到如此稀有且价值非凡的宝珠,竟萌生恶念,欲杀害长者将宝珠占为己有。于是众人佯称要到井边打水,趁着长者不注意时,便将他推落井中,并把井口封死。
坠落井底的长者幸好无恙,不知在井底待了多久,突然听到狮子的吼叫声;长者张开眼睛一看,竟然有一头狮子从旁边的洞穴走进来喝水。长者惊惶万分,心想性命难保,没想到狮子喝完水后就离开了。长者不仅松了一口气,并且循着狮子的足迹,离开这一口井,最后安全回到家乡。
长者找到同伴的家,对他们说:「你们抢走我的宝珠并且加害于我的这件事,目前还没有人知道,只要你们将所有宝珠归还,我就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们看到长者安然无恙地站在面前,都感到非常恐惧,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于是将所有的赤珍珠全数归还。
一天,长者的两个儿子在游戏中把玩这些宝珠,大儿子问道:「这些宝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小儿子说:「宝珠当然是从我的口袋里找出来的。」大儿子辩道:「不对,不对,宝珠是长在屋子里的大瓮中。」
听到孩子们的对话,长者面露笑意,长者夫人不解地问:「这有什么好笑呢?」长者回答:「宝珠对他们来说是垂手可得,他们岂能想象取得宝珠的过程是如此地辛苦?那是因为有我当他们的依靠,才会以为这些费尽千辛万苦、几乎丧命采得的珍珠,是从家里的瓮中长出的。」
佛陀告诉阿难:「你只看到我成佛的果,却不知我从无数劫来即不断地勤苦修学,就像小孩认为宝珠是在口袋中,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不了解采珠过程的辛苦。其实,成佛必须修诸万行,积功累德,不是一事、一行、一身就可获得。」
典故摘自:《众经撰杂譬喻‧卷下》
省思
经云:「理可顿悟,事须渐修」,修行并不是一蹴可几,而需把握因缘,勤修六度万行,累积福德资粮,「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此努力不懈,待因缘果熟,自然能圆满菩提道果。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