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本经相当于北传汉译之长阿含卷第八之散陀那经(大正藏一),中阿含卷第二六之优昙
婆罗经(大正藏二六),及尼拘陀梵志经(大正藏一一)。佛弟子散陀那居士,访住优昙婆
逻梵志女林之尼俱陀梵志时,相信诸种苦行是最上之法的尼俱陀梵志,好独处静观,住
空处静地,对佛陀抱着偏见而诽谤。其时,佛陀来优昙婆逻梵志女林,对尼俱陀梵志,
说诸苦行之秽垢,更说明守四戒、断五盖。住四禅、得四神足为最上之行,打破外道之
迷妄,令彼等惭愧以前之诽谤,勤修无上梵行,为本经之梗概。汉译之散陀那经是依居
士之名、优昙婆逻经是从园林之名,尼拘陀经是梵志之名,而成各种经名,所以其内容
大概一样,于个个之点,四经相异之处亦很多。例如对于外道苦行之诸相,或一致,或
有异,一方面存在,另方面即没有。又对于四戒、汉译之三经,皆为杀生、偷盗、邪淫、
妄语,如本经即为杀生、偷盗、邪淫、修习(bhavitam)是为一例。想从汉译之三经和
本经对照,更可多心得。
长部经典三 三六
36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如是我闻。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耆阇窟山。时,有一普行者,名为尼俱陀,常与三千之普
行者俱,住于优昙婆逻普行者女林。时,又有居士名为散陀那,日日往观王舍城,
诣访佛处[供养、恭敬世尊]。某时,散陀那居士思惟:‘今非诣访佛处之时,世尊
于静室三昧思惟而住。亦非诣访诸比丘之时,诸比丘皆在静室三昧思惟而住。我今
宁可到优昙婆逻普行者女林,访尼俱陀普行者。’如是,散陀那居士到优昙婆逻普行
者女林,访尼俱陀普行者。
二 尔时,尼俱陀普行者与众多之普行者俱,为诸种之遮道浊乱论说,而大声疾呼
37 :或为王者论、盗贼论、大臣论、军队论;或为怖畏论、战斗论;或为饮食论、衣
服论、几床论、花鬘论、涂香论;或亲近论、马车论、聚落论、乡村论、都市论、
国土论;或男女论、英杰论、道路论、渠沟论;或为灵魂论、异相论、途说论、海
洋论……如是为有非有之所说。
三 尼俱陀普行者遥见散陀那居士来,诫彼诸弟子言:‘汝等寂静,勿发只语,彼处
沙门瞿昙弟子散陀那居士来,于沙门瞿昙诸弟子中,为白衣居士,住王舍城者,于
其中之随一是此散陀那居士。此等之尊者,喜静寂、严守沉默、赞美静肃。彼若知
有静肃之人,必来访也。’如是告已,彼等普行者,皆各守沉默。
四 尔时,散陀那居士,至尼俱陀普行者之处,向尼俱陀普行者问讯,退坐一面。
就座已,散陀那居士告尼俱陀普行者言:
‘贤者!此等异学外道之普行者等,参集一处,为诸种之遮道浊乱之言说,而大
38 声疾呼:或为王者论……乃至……如是为有非有之所论。然,相反地,彼世尊喜好
林间树林、孤独远离之所住,选静谧寂寞之地、有闲而如清风之处而住。’
五 如是告已,尼俱陀普行者答散陀那居士言:
‘然者,居士!沙门瞿昙是与谁共语?与谁对论?令谁得明智理解耶?沙门瞿昙
之智偏于空处,沙门瞿昙喜好独处不得共语,彼常抱偏见,譬喻瞎牛之偏步,常在
边处。瞿昙之智偏于空处,喜好独处不得共语,彼常抱偏见。居士!若沙门瞿昙来
此集会处,依一问穷追彼,恐怕如空瓶,当逐令彼默闭。’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三七
长部经典三 三八
六 世尊以超人清净之天耳,闻散陀那居士与尼俱陀普行者,如是之对应,即下耆
阇窟山,到斯摩伽达河畔养孔雀园,于其空处经行。尼俱陀普行者,见世尊于斯摩
39 伽达河畔养孔雀园空处经行,而诫彼诸弟子言:
‘汝等静寂!勿发只语。彼沙门瞿昙在斯摩伽达河畔养孔雀园之空处经行。彼师
亦实喜好静寂、严守沉默、赞美静寂。彼若知静肃之人,当必来访。若沙门瞿昙,
来访此集会者,我等向彼作此之问:世尊!彼世尊依何法教训其弟子?又依何教
法,令其弟子得止息安稳、得知愿乐根本梵行耶?’
如是告已,彼等诸普行者,皆各守沉默。
七 尔时,世尊到尼俱陀普行者之处,时尼俱陀普行者告世尊言:
‘世尊!善来哉。阔别已久!世尊之来!请坐此所设之座。’
世尊坐于所设之座已,尼俱陀普行者,自取一卑座,坐于一面。世尊对坐于一
面之尼俱陀普行曰:‘尼俱陀!为如何之谈论,今汝等坐于此耶?又为何而停止汝等
之闲谈耶?’
如是言已,尼俱陀应世尊曰:
40 ‘世尊!我等遥见世尊于斯摩伽达河畔养孔雀园之空地经行,互如是言:‘若沙
门瞿昙,来此集会处,对彼作此所问:世尊!彼世尊是依何法教训其弟子?又由何
教法,令其弟子得止息安稳、得知愿乐根本梵行耶?’其时,世尊之来,我等停止
此等之闲话也。’
‘尼俱陀!对依如何教法,教我诸弟子,又依如何教法,指导我诸弟子得止息安
稳,得知愿乐根本梵行;是彼异见解、异信忍、异目的、异研究、异行持者所不能
知也。然,尼俱陀!汝应问我:世尊!实如何是成就苦行之修行?如何是不成就苦
行之修行耶?’
如是语已,彼等诸普行者,各自发大声,赞美曰:‘伟哉!奇哉!沙门瞿昙有大
威力、大神力,实立自说,依他说来充实[自说]。’
八 尔时,尼俱陀普行者,令彼等普行者止静。如是告世尊曰:
‘世尊!我等实为苦行之修行说、持苦行修行义、住执苦行之修行。世尊!如何
是成就苦行之修行?如何是不成就苦行之修行耶?’
‘尼俱陀!今于此,有苦行者,无衣而不作法,[食后]舐手,请‘来!’不受,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三九
长部经典三 四0
41 请‘住!’不受,持来者不受,特为准备者不受,招待不受,或不由瓶口取食,不
由皿取食,置于阈间者不取,于臼不取,于杖间不取,于杵间不取,二人共食时[唯
其中一人与]不受,由怀孕女不受,由授乳中之女不受,由与男子交会之女不受,
畜狗家1之食不取,若近狗者不受,鱼肉不食,清酒饮,浊酒不饮,粥汁不饮。或
于一家受食者,一口[食为足],或二家受食者,二日[食为足],或七家受食者,
七口[食为足],或由一施物而过活、由二施物而过活、由七施物而过活;或一日为
一食、二日为一食、七日为一食,如是至限半月一食,从事定期食之修行;或又食
菜、茄,食稗子,食硬米,食头头罗米,食哈达草;或食杂穔,食饭汁,食糜米,
食搛稻,食牛粪,食树、根、果,食自落果;或着麻衣,着麻莎衣,着冢间衣,着
粪扫衣,着提利多树皮,或着黑羚羊皮,着黑羚皮之细条所编者;或着草皮,着树
42 皮,着木片皮;或着发毛之布;或着马毛之布;或着枭羽之衣;或拔须发行者,而
常行拔除须发;或住立行者而拒座;或蹲踞行者而修蹲踞;或卧剌行者以剌为床;
或卧于草蓏上;或卧于露地;或唯卧一侧浴尘埃;或住空地,到处常停立;或为异
食者常行取奇异食;或不饮水行者,常行不饮冷水;或行一日三浴。尼俱陀!对此
如何思惟耶?如是可成就苦行之修行?或为不成就耶?’
‘世尊!实如是可成就苦行之修行,而非不成就。’
‘尼俱陀!我对如是苦行之修行,说有诸种之垢秽。’
九 ‘世尊!然者:如何世尊对苦行之成就,说有诸种之垢秽耶?’
‘尼俱陀!因有苦行者,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自足满悦。尼俱陀!若彼苦行者,
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自足满悦者,此乃苦行者之垢秽也。
复次,尼俱陀!因有苦行者,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赞美自己,诽谤他人。
尼俱陀!若彼苦行者,勤修苦行,赞美自己,诽谤他人者,此文实苦行者之垢秽也。
复次,尼俱陀!因有苦行者,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前或溺、染者、沉醉。尼
俱陀!若彼苦行者,勤修苦行,由其苦行而或溺、染着、沉醉者,此又实苦行者之
垢秽。
43 一0 复次,尼俱陀!因有苦行者,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受供养、礼敬,彼依
其供养、礼敬而自足满悦。尼俱陀!若彼苦行者,勤修苦行而受供养、礼敬,彼由
其供养、礼敬而自足满悦者,此实苦行者之垢秽。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四一
长部经典三 四二
复次,尼俱陀!因有苦行者……[乃至]……彼由其苦行而受供养、礼敬,彼
由其供养、礼敬而赞美自己,诽谤他人……[乃至]……此实苦行者之垢秽。
复次,尼俱陀!因有苦行者……[乃至]……彼由其苦行而受供养、礼敬,彼
由其供养、礼敬而惑溺、染着、沉醉……[乃至]……此实苦行者之垢秽。
复次,尼俱陀!因有苦行者,勤修苦行,为诸食分别而言:‘我喜好此,不喜
好此。’彼为不喜好而避其所得,爱着其喜好之物,此被所惑所困,不见其诸患,
不得知出离……乃至……此实苦行者之垢秽。
44 复次!尼俱陀!因有苦行者,勤修W行,受供养、礼敬之故,彼谓:‘国王、
大臣、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异学等皆尊敬我。’
一一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难责其他之沙门、婆罗门言:‘彼沙门、婆罗门
既生活丰富,而何故尚欲享受一切根种子、树种子、节种子、枝种子及第五种种子
耶?恰如雷鸣2 [风雨]害发芽’以呵责沙门……乃至……此实苦行者之垢秽。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见其他沙门、婆罗门,于同族中,被恭敬尊重,以
生是念:‘彼沙门既丰富,尚受有旅者之恭敬尊重。然我苦行者,为苦难之生活,
未受有族者之恭敬尊重。’如是,彼于有族中,生怨恨悭贪之念……乃至……此是
苦行者之垢秽。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常坐于四衢街头,修诸种苦行……乃至……此实是
苦行者之垢秽。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故意隐瞒自己[之形相],行乞于同族中,自谓:‘此
亦属我苦行中之物,此亦属我苦行中之物也。’……乃至……此又实苦行者之垢秽。
45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常行任何覆藏,问彼:‘汝以此为是耶?’于非是
答为是,于是答为非是,如是彼自觉为故意妄语……乃至……此实苦行者之垢秽。
一二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不认知如来及如来圣弟子之教法所说善训教诫,
此又实苦行者之垢秽。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而有嗔恨;若苦行者有嗔恨,此又实苦行者之垢秽。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虚伪欺瞒而贪欲嫉妒,狡猾而伪诈,傲慢而高慢,
邪淫而抱恶望,邪见而抱边取见,所见染着,两手坚固执持而不得出离。若苦行者,
所见染着,两手坚固执持不得出离者,此又实苦行者之垢秽。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四三
长部经典三 四四
尼俱陀!其如何思惟耶?勤修此苦行,是为秽耶?是为无秽耶?’
‘世尊!今实此等之勤修苦行,为秽而非无秽。世尊!今,于此有苦行者,确实
知此等一切之垢秽,又复有何所说耶?’
一三 ‘尼俱陀!此有苦行者,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而不自足满悦。尼俱陀!若苦
46 行者,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而无自足满悦者,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勤修苦行,彼由其苦行,不自赞美,不诽谤他人者
……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乃至]……彼由其苦行而不惑溺、不染着,不沉醉……
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乃至]……彼由其供养、礼敬而不自足满悦……[乃至]
……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乃至]……彼由其供养礼敬而不自己赞美,不诽谤他人
……[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乃至]……彼由其供养、礼敬而不惑溺,不染着,不沈
醉……[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乃至]……彼不避得其所不喜好物,不受着其所喜好物,
不被惑,不被囚,见其诸患,得知出离……[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乃至]……彼受供养礼敬之故,不思惟:‘国王、大臣、
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异学等当尊敬我。’……[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一四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不难责其他沙门、婆罗门。即不呵责沙门:‘彼
47 沙门、婆罗门既生活丰富,何故尚欲享受一切之根种子、树种子、节种子、枝种子
及第五种种子耶?恰如雷鸣[风雨]害发芽。’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见其他沙门、婆罗门,于同族中,受恭敬、尊重,不
起念……[乃至]……如是,于彼同族中不生起怨恨悭贪之念,彼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不常生于四衢街头行诸种苦行,如是,彼于其事是
清净。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不隐瞒自己之[苦行]相于同族中行乞……[乃至]
……思惟:‘此亦属我苦行中之物。’彼于其事是清净也。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四五
长部经典三 四六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不隐藏任何物……[乃至]……彼自觉不妄语,彼
于其事是清净。
一五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认知如来及如来圣弟子之教法所说善训教诫,彼
于其事是清净。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无嗔无恨……[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48 复次,尼俱陀!有苦行者,不虚伪不欺瞒而不嫉妒……[乃至]……两手不坚
固持执,得善出离……[乃至]……彼于其事是清净。
尼俱陀!其如何思惟耶?如是勤修苦行,真实为清净耶?为不清净耶?
‘世尊!今,勤修如是苦行,实为清净,非不清净,是最上树节之行3。’
‘尼俱陀!勤修如是之苦行,非最上树节之行。此唯达外皮而已。’
一六 ‘世尊曰然,勤修如何之苦行为最上树节之行耶?世尊曰善哉山愿世尊宣示令
我勤修苦行而达最上树节之行。’
‘尼俱陀田此苦行者有四种禁戒律仪。如何为苦行者之四种禁戒律仪?尼俱陀曰
49 于此有苦行者,自己不杀生、不令[他]杀生、不教[人]杀生;自己不偷盗、不
令[他]偷盗、不教[人]偷盗;自己不妄语、不令[他]妄语、不教[人]妄语:
自己不愿修习、不令[他]愿修习、不教[人]愿修习。尼俱陀!如是为(此)苦
行者之四种禁戒律仪。尼俱陀!若苦行者,有如是四种禁律仪,彼之苦行,于此中
有成就者,彼得增益而无退转。彼好远离、独坐,愿乐园林、树下、山腹、岩窟、
洞穴、祠堂、林间、空处、穰积之处;彼食后,持钵而归,结跏趺坐,持身正直,
专注住于正念;彼于世间断贪欲、住离贪心、净化贪心;断嗔恚、不住嗔恚心、利
益及哀愍一切之生类有情、净化嗔恚心;断睡眠、离睡眠而住、自觉明慧之心、净
化睡眠之心;断悼悔、住不悼悔、内心平静、净化悼悔之心;断疑念、住无疑心,
于善法去疑念、拂除疑念、净化心。
一七 彼断此等之五盖,心依明慧灭除诸秽力,与慈俱之心偏满一方而住。如是[偏
满]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横、一切处、广大于一切世界、广博、无量、无意、
50 无害,以慈心偏而住。与悲俱之心……乃至……与喜俱之心……以舍俱之心……[乃
至]……偏满而住。尼俱陀!其如何思惟耶?实为勤修苦行是清净耶?不清净耶?’
‘世尊!实为勤修苦行是清净而非不清净,乃最上树节之行也。’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四七
长部经典三 四八
‘尼俱陀!如是勤修苦行者,非最上树节之行,不过其树皮而已。’
一八‘世尊!然者,如何是勤修苦行,最上树节之行?世尊!善哉!愿世尊宣
示令我勤修苦行而达最上树节之行。’
‘尼俱陀!于此有苦行者之四种禁戒律仪。如何为四种禁戒律仪……乃至……尼
俱陀!如是为苦行者之四种禁戒律仪也。尼俱陀!若于苦行者,有四种禁戒律仪,
彼之苦行,于其中成就者,彼增长而无退转。彼喜好远离、独坐、……乃至……彼
断此等之五盖,心依明慧,灭除诸秽力,与慈俱之心,偏满一方而住……彼忆念无
量之前生。即或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
51 五十生、一百生、一千生、百千生、于无量之成劫、无量之坏劫:‘我于其处,有
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有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寿量。彼于此处殁,生
于彼处。于此,又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受苦乐、有如是寿
量之忆念。彼又于彼处殁而生此处。’如是,忆念种种前生及如是事情与境遇。
尼俱陀!汝其如何思惟耶?如是勤修苦行,实清净耶?不清净耶?’
‘世尊!如是勤修苦行,实为清净而非不清净,又最上树节之行也。’
‘尼俱陀!如是勤修苦行,非最上树节之行,唯不过达其纤皮而已。
十九 ‘世尊!然者,如何是勤修苦行,最上树节之行?世尊!善哉!愿世尊宣示令
我勤修苦行而达最上树节之行。’
52 ‘尼俱陀!于此有苦行者,成就四种禁戒律仪……[乃至]……忆念……[乃至]
……如是彼种种前生及其事情与境遇。彼依超人清净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如随
其业[报、受]贵贱、丑好、善趣、恶趣[之果。]即:‘诸贤者!实此等之有情,
为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诽谤诸行者,抱持邪见,得邪见所生之业果。彼等身
坏命终之后,生于恶生、恶趣、险难处、地狱。复次,诸贤者!此等之有情,为身
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诽谤诸行者,抱持正见,得正见所生之业果。彼等身坏
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是依超人清净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知随其业
[报、受]贵贱、丑好、善趣、恶趣[之果。]
尼俱陀!汝如何思惟耶?如是勤修苦行为清净耶?为不清净耶?’
‘世尊!如是勤修苦行,实为清净而非不清净、应是最上树节3之行。’
‘尼俱陀!如是勤修苦行。非最上树节之行。如是,尼俱陀!若汝向我问:‘世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四九
长部经典三 五0
尊!教世尊之诸弟子是依如何教法,又依何教法,导诸弟子得止息安稳,得知愿乐
根本梵行?’尼俱陀!我以最胜殊妙之。法]导我诸弟子,我依此导诸弟子[至]
安稳处,知愿乐根本梵行。’
如是说已,彼等普行者大声赞叹说:‘于此,我等失彼师矣。我等不知以上殊胜
[之法]。’
53 二0 散陀那居士,知持此等异见之普行者等,今闻世尊之所说,谛听而真实生
知解之心,而告彼尼俱陀普行者曰:
‘如是,贤者尼俱陀!如汝向我放言:‘居士!沙门瞿昙是与谁共语、与谁对论、
令谁得明智理解耶?沙门瞿昙之智,偏于空处,沙门瞿昙喜好独处不得共语,彼常
抱偏见;譬喻瞎牛之偏步,常在边处,沙门瞿昙之智,偏于空处,喜好独处不得共
语,彼常抱偏见。居士!若沙门瞿昙来此集会处,依一问穷追彼,恐怕如空瓶,当
遂令彼闭塞’耶?诸贤者!今,彼世尊、阿罗汉、正等觉者来此,彼是喜好独坐,
不得共语者,如偏步之瞎牛,常在边处,依一问穷追彼,恐怕如空瓶,遂令彼闭塞!’
如是言已,尼俱陀普行者,默然忏悔,悄然垂肩,面赤伏眼,哑然而坐。
二一 尔时,世尊见尼俱陀普行者,默然忏悔,悄然垂肩,面赤伏眼,哑然而坐,
告尼俱陀普行者曰:
‘尼俱陀!汝等作如是言,为真实耶?’
54 ‘世尊!我等真如是愚钝,如是不善而作此等之言说。’
‘尼俱陀!汝如何思惟耶?汝倾听而闻普行者长老耆宿先师之所说:‘彼等于过
去世,阿罗汉、正等觉时,此等诸佛,曾集会一处,大声疾呼,耽于诸种遮道浊乱
之言耶?犹如王论、……乃至……作如是有非有之所论,今汝如与汝等之师论诤,
或又彼等诸佛在于林间树林,喜好孤独、远离之所住,静谧之寂寞处,有闲而清风
之吹处,离人里之溃闹,选适于禅思三昧之处而住,有如我今所为,或不然耶?’’
‘世尊!我闻彼普行者长老耆宿先师之所说:‘彼等于过去世,阿罗汉、正等觉
时,彼等诸佛,未曾集会一处大声疾呼,耽于诸种遮道浊乱之言。犹未作王论……
乃至……有非有之所论,今我及我等之师,未作诤论,唯如是闻:彼等诸佛,喜好
林间树林……乃至……选适于禅思三昧之处而住,如今世尊之所为也。’’
‘尼俱陀!汝为有慧之耆宿,不思惟此事耶? ‘彼世尊是觉者,依自觉而说法;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五一
长部经典三 五二
55 彼世尊自能调伏,依调伏而说法;彼世尊自止息,依止息而说法;彼世尊自能度脱,
依度脱而说法;彼世尊自得解脱,依解脱而说法。’’
二二 如是言已,尼俱陀普行者告世尊言:
‘世尊!我被罪过所制伏,而如是愚钝、如是痴暗、如是不善、如是诽谤世尊。
世尊!我确认罪过为罪过,将来必自制伏,愿世尊受纳!’
‘尼俱陀!汝为罪过所制伏,而如是愚钝、如是痴暗、如是不善,使如是谤诽我。
尼俱陀!然,汝认罪过为罪过,其如实忏悔故,我对此,受纳汝之忏悔。尼俱陀!
若有人认罪过为罪过,如实忏悔,以自制将来者,此乃圣者律繁荣之所以也。尼俱
陀!我亦如是说:‘来!为有慧、正直、高洁、正行之人,我当教之,我当为之说
法。如所说而行,以此为目的,有族姓子,由在家而入出家,成彼无上梵行,于现
世独自证悟而止住者须要七年。尼俱陀!任持七年间!来!为有慧、正直、高洁、
正行之人,我当教之,我当为之说法。如所说而行,以此为目的,有族姓子,真由
在家而入出家,成彼无上梵行,于现世独自证悟而止住者须要六年……[乃至]……
56 须要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乃至……须要七个月……乃至……须要六
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半月。尼俱陀!唯任持半月!来!为有慧、
正直、高洁、正行之人,我当教之……[乃至]……于现法中,自知作证、成就而
住,不过唯须七日而已。’
二三 尼俱陀!汝或有如是思惟:‘沙门瞿昙为夺弟子,向我等作如是云也。’尼
俱陀!勿作如是见。凡为汝等之师,亦为汝等师之。汝或有如是思惟:‘沙门瞿昙
为停止我等之讽诵,而对我等如是言。’尼俱陀!勿作如是见,凡为汝等诵颂亦如
常讽诵之!尼俱陀!汝或有如是思惟:‘沙门瞿昙为夺我等之生活而作如是言!’
尼俱陀!勿作如是见,凡为汝等之生活,亦为汝等之生活!尼俱陀!汝或有如是思
惟:‘我等之法为不善,诸师又指责其不善,欲令其确认而沙门瞿昙作如是言!’
尼俱陀!勿作如是见。汝之不善法,虽被诸师指责为不善,亦如常存在之!尼俱陀!
汝或有如是思惟:‘我等之法是善,诸师又指示为善者,欲令除去而沙门瞿昙作如
是言!’尼俱陀!汝勿作如是见。汝等之善法,诸师亦指示为善者,令如常存在!
57 尼俱陀!如是我:‘非为夺汝诸弟子而说;非为停止汝等之讽诵而说;汝等有不
善,诸师虽指责其不善,非欲令确认而说;又汝等有善,虽有诸师指摘其善法,亦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五三
长部经典三 五四
非欲除去而说!尼俱陀!不断不善法,有秽转生,是有苦痛恶报,未来有生死[之]
苦。我为断此等而说法。汝等如实行者,秽垢之法断尽,清白之法增益,智慧成满,
于现世独自证悟而住。’’
二四 如是说已,彼等诸普行者,默然悔悟,悄然垂肩,面赤眼伏,哑然而坐。其
时,彼等之心,完全由恶魔所扰乱。
尔时,世尊如是思惟:‘此等诸愚痴人,被恶魔波旬所挠乱,于此没有一人如是
思惟,即:‘我等当行沙门瞿昙所示之梵行。如何于七日得成就耶!’’
如是,世尊于优昙婆逻普行者女林中,作狮子吼已,乘呈虚空,还于耆阇窟山
中。散陀那居士亦直回王舍城。
注1 畜狗家。原本虽为samkittisu,别本作sahgitisuna应为畜狗家之意义。
2 雷鸣(asani-vicakkam)雷鸣雨害之意。
3 树节,是和真实同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