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照者。本南梁人也。未详姓氏。唐大历二年二月十三日。南岳云峰寺食堂内食粥。照向钵中。见五台山。佛光寺东北一里余。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自觉身入石门。行五里许。见一寺。题云。大圣竹林之寺。久之方隐。心极骇异。二十七日辰时。还向钵中。尽见五台山华严寺。诸寺了然可观。地皆金色。殊无山林。内外明澈。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大圣。及万菩萨。咸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益甚。因归院语诸僧。众且问有人尝至五台山否。时有嘉延昙晖二阇梨。应曰。某甲曾到五台山佛光寺安泊。与师钵内所见。颇同。虽然问知。亦未发心游礼。至四年夏。在衡州湘东寺高楼之上。九旬入念佛道场。及六月初二日未时。五色祥云。遍覆诸寺。云中现诸楼阁。阁中有数十梵僧。各长一丈。执锡行道。衡州奉郭。咸见阿弥陀佛。及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众睹圣现。涕泣致礼。酉时方灭。法照向晚行道场外。遇一老人。年约七十。告法照曰。阿师。尝发愿向五台山。今何不去。
法照曰。时难路险。若为去得。
老人曰。师可急去。
法照却入道场。再发诚愿。夏满即往台山。礼拜大圣。
是秋八月十三日。自南岳。与同志十人。来游台山。果无留难。至明年四月初五日。方达五台县。南遥望。对佛光寺。南有数十道白光。举众咸睹。六日诣佛光寺栖止。果如钵中所见之寺。是夜后分。因出房户。忽见一道白光。从北山下来。至法照前。师遽入堂内。乃问众僧曰。是何光相。
僧答言。此处常有大圣不思议之光相。
照闻已。即具威仪。步寻其光。遂至寺东北。约一里许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及见二青衣童子。似八九岁。颜貌端正。倚门而立。一称善财。一名难陀。相见欢喜。问讯礼拜法照云。何故多时流浪生死。始来相见。
遂引入门。向北而行。将至五里。忽见一金门楼。可高百尺。兼有掖楼。渐至门所。方见一寺。寺前有大金桥。金榜题号曰。大圣竹林之寺。一如钵中所见。周圆可二十里。中有一百二十院。院中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渠流花果。充满其中。
法照入寺。至讲堂内。见大圣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处师子之座说法。次其身及座。高可百尺。文殊左右。菩萨万余。普贤亦有无数菩萨。前后围绕。
法照至二圣前师子座下。稽首礼已。问二圣言。末代凡夫。去圣时远。智识转劣。垢障尤深。烦恼盖缠。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易得成佛。利乐群生。唯愿大圣为断疑网。
时文殊师利告言。汝以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其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久远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现深禅定乃至诸佛成无上觉。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是诸法之王。汝等应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法照又问。当云何念。
文殊告言。此世界西。有极乐国。彼当有佛。号阿弥陀。彼佛愿力不可思议。当须系念谛观彼国。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彼佛国中。永不退转。速出三界。疾得成佛。
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色手。摩法照顶。而为授记。汝已念佛故。不久证于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尽此一报之身。定□苦海。到于彼岸。
时文殊大圣而说偈言。
汝等欲求解脱者 应当先除我慢心
嫉妒名利及悭贪 去却如斯不善意
应专念彼弥陀号 即能安住佛境界
若能安住佛境界 是人常见一切佛
若得常见一切佛 即能了达真如性
若能速断诸烦恼 即能了达真如性
在苦海中而常乐 譬如莲华不着水
而心清净出爱河 即能速证菩提果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又说偈言。
诸法唯心造 了心不可得
常依此修行 是名真实相
普贤菩萨。亦说偈言。
普诫汝及一切众 常应谦下诸比丘
忍辱即是菩提因 无嗔必招端正报
一切众见皆欢喜 即发无上菩提心
若依此语而修行 微尘佛刹从心现
悉能广修诸行愿 运接一切诸有情
速离爱河登彼岸 □□□□□□□
法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法照礼谢已。合掌而立。
文殊师利告法照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
即受教已。次第巡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可大如碗。即取食之。味甚香美。法照食已。身意泰然。回至大圣前。作礼辞退。遣二童子。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隐不见。师乃怆然。倍增悲感。遂立石题记。今犹在焉。
四月八日。至华严寺般若院。西楼下安止。十三日日中后。与五十余僧。同往金刚窟巡礼。到无着见大圣处。虔心敬礼。三十五佛名。凡礼十余遍。忽见其处。尽是琉璃七宝宫殿。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俱在一会。
法照见已。惟自庆喜。随众归寺。是夜中时。向华严寺。西楼上忽见寺。东山半。有五盏圣灯。其大如碗。法照祝曰。请分百盏。灯遂分百。再祝曰。请分为千。寻即便分。复变为三。行行相对。遍于山半。因此忘身。独诣金刚窟所观见大圣。于夜后分。至金刚窟重礼三十五佛名。十遍五会。念阿弥陀佛二千口。悲泪启告。自惟无始恶业。漂流生死。种种克责躄身。三十余次自扑。未已。忽见一梵僧。身长七尺。称是佛陀波利。至法照前。语曰。师今悲泣。有何意耶。
答。法照远来。愿见大圣。
佛陀波利言。师实愿见否。
答。愿见。师即脱履立于板上。
曰。师但闭目。随我而行。
遂引法照入金刚窟。忽见一院。黄金题榜云。金刚般若之寺。皆七宝庄严。房廊楼阁。都一百七十五间。金刚般若一切经藏。在宝阁中。
遂向大圣。投身作礼。合掌启告文殊师利言。惟念。何时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广度众生。令入无余。何时果我无上愿海。
发是愿已。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言。善哉善哉。再为摩顶。授记言。汝心真正。志为菩萨。能于恶世。发斯胜愿。利乐群生。如汝所说。必当速证无上菩提。必能速具普贤无量行愿。圆满具足。为天人师。度无量众。
法照蒙授记已。稽首作礼。又问。未审。今时及未来世。一切同志念佛四众。不求名利。勇猛精进。临终定感佛来迎。接上品往生。速离爱河否。
文殊告言。决定无疑。除为名利及不志心者。
言讫。遂遣童子难陀。将茶汤来。并及药食。
法照言。不须药食。
大圣言。但食无畏。
遂进两碗汤。一碗味。甚极甘美。大圣亦进三碗汤。并及药食。其器皆是琉璃宝成。既而令波利送出。
照意不欲出。大圣告言。不可。汝今此身。元是凡质。不净之体。不可住此。但为汝。今与我缘熟。此一报尽。得生净土。方得却来。
言讫不见。还在窟前板上伫立。
天明。独见一梵僧。告法照曰。好去。好去。努力努力。勇猛精进。
作是语已。忽然不见。良久迟回。悲喜不已。始知大圣悲愿。难可思议。法照虽睹圣异。不敢妄传。恐生疑谤。至冬十二月初。遂于华严寺。入念佛道场。绝粒要期。祈生净土。得无生忍。速超苦海。救度群品。
如是七日。至初夜分。正念佛时。忽见一梵僧。至道场内。告法照曰。汝所见者。台山境界。何故不说。言讫而隐。法照心疑此僧。亦未宣露。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复见梵僧。年约八十。神色严峻。告法照。向时所见者。台山境界。何不依事实记录之。普示众生。令所见者。发菩提心。断恶修善。获大利益。师何秘密。不向他说。
照答曰。寔无有心秘密斯事。恐人疑谤堕于地狱。所以不说。
梵僧告言。大圣文殊。见在此土。尚有人谤。岂况汝今所见境界。但令多人见闻之者。发菩提心。来到此土。灭除无量无边生死之罪。断恶修善。称佛名号。得生净土。即是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岂不大哉。何虑疑谤。秘而不说。
法照闻已。答云。谨奉所教。不敢秘密。
梵僧微笑。即隐不现。
法照方依所教。具前逢遇。寔录一一示众。
江东释惠从。以大历六年正月初九日。与华严寺僧崇晖明谦等。三十余人。随法照。至金刚窟所亲遇般若院所。立石标志。同行徒众。虔诚瞻仰。悲喜交集。倏闻其处锽然钟声。清音雅亮。众咸惊叹灵异。果特谓照师曰。所见不虚。俱念宿缘多幸。得与同游。书之精舍屋壁。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果。后至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法照与小师等八人。于东台同见白光十余现。次有黑云叆叇。少顷云开。见五色通身光。光内红色圆光。大圣文殊。乘青毛师子。众皆明睹。又降微雪。及五色圆光。遍现山谷。不可知数。其同行人小师。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行者张希。童子如静等。无不咸见。其后法照大师。乃度华严寺南一十五里。当中台中麓下。依所逢大圣化寺式。特建一寺。仍以竹林题号焉。
德宗皇帝贞元年中有护军中尉邠(宾)国公扶风窦公。施敕赐三原县庄租赋之利。每皇帝诞圣之日。于五台山十寺普通兰若。设万僧供。命司兵参军王士詹。撰述刻石记纪颂。其词略曰。弥陀居西国。照师宗焉。帝尧在位。邠公辅焉。是知佛宝国宝。殊躅而同体也。竹林精刹。应现施工。已立西方教主。大师法照。自南岳悟达真要。振金锡之清凉。根瑞相以徘徊。蹑云衢而直进。跻灵山入化寺。周历而□□□百二十院。所睹异光奇迹。具纪于大师实录。□□□播。故略而不书。兹乃净土教主东流也。故治地□□寺焉。文多不能具载。中台慈恩和尚。先化黑白五百人。雕造玉石功德一十二尊并大殿一座。于大宋元佑五年春月。三人故放火烧毁。殿上钉自济玉石功德盏。化为灰粉。僧省瑞。再化十方四众。同力修营。于定州黄山雕造。到玉石释迦文殊普贤等一十二尊。将至中台并殿。绍圣五年六月日。终毕。告示后人。烧功德人。不出一年。尽皆恶死。殃随无间。故知毁之者。恶报无量。苦轮不息。同力修崇者。获福无边。果证菩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