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长推荐

正念之道
时间:2006-07-26 00:00:00  来源:  作者:

 

帕奥禅师序

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奥难懂,关于这点从佛陀在《中部.圣寻经》(Ariyapariyesana Sutta)的开示即可得知:

「对于我以前亦觉得甚难达到之法,就别再想要教了,因为它不能被那些活在贪欲与瞋恨中的人了知。那些被贪欲与瞋恨蒙蔽之人将无法透视此深奥之法,因为它逆着世俗之流前进、微细、深奥且甚难知见。」

别说是所有四圣谛,单是第二项圣谛──缘起法──亦已非常难懂。这是为何佛陀在《长部.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里向阿难尊者说:

「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佛法深奥得连大智如辟支佛者亦无法言传与他人;如今我们能够说法是因为佛陀教法的缘故。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谨记那是佛陀的教法,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法,因为那深奥之法并不是我们发现的。有些人把我遵循及用以与他人分享、记载于巴利圣典及注释中的佛法称为帕奥禅法,但是如此称之是完全错误的。那不是我的禅法,而是佛陀的禅法。

身为佛陀谦逊的比丘弟子,我们应当只教佛陀的教法,岂可认为自己有足以傲世的独创之法?跟佛陀及其八十大弟子比较起来,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后学而已。我们应当向佛陀谦逊的诸大弟子学习;当其它比丘要求他们解释佛陀的某一项教法时,许多大弟子都谦逊地回答道:

「诸位贤友,犹如一个需要心木、寻觅心木、四处寻觅心木之人,略过一棵大心木树的根部及树干不理,而以为能在其枝叶之中寻获心木。诸位尊者,你们也是如此,在遇到世尊时不问,而以为应该问我有关此法之涵义。」

即使佛陀的大弟子都如此谦虚,我们岂可妄自尊大?因此在修学佛法时拥有正确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部.蛇喻经》(Alagaddupama Sutta)里,佛陀以捉蛇的譬喻来形容错误与正确的修学佛法之道: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但是在学习之后不以智能来探讨佛法之涵义,不能领悟它们。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在看到一条大蛇时,捉住蛇的身体或尾巴。该蛇即回过头来咬他的手、臂或肢体,而他即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为何如此?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错误。如是,于此(教法),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学习之后他们以智能来探讨佛法之涵义,并且能领悟它们。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在看到一条大蛇时,正确地以木叉夹住牠,然后捉住蛇的颈项。那时候,即使该蛇用身体缠住他的手、臂或肢体,他也不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为何如此?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正确。如是,于此(教法),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讨论佛法时,我们不应乐于批评,只应依据巴利圣典及其注释来讨论事实,而且心中谨记我们的目标──解脱轮回之苦。这就好像在讨论戒律时,我们只是依照佛陀所制的戒来讨论,而无意批评那些持戒不严谨的比丘。若说每当讨论戒律时就算是在批评别人,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讨论戒律,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学习戒律。如是,我们讨论佛法并不是为了批评别人,而只是为了息灭自己的烦恼及证悟涅盘,这点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里已经讲得很清楚:

「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盘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希望大家都能时时刻刻将此最终极的目标谨记于心,而且毫无偏离地朝向正道迈进。

在结束拙序之前,我想要向所有协助完成此书的人致谢。本书内容有许多是引用自苏玛长老(Soma Thera)所译的《念住之道》(The Way of Mindfulness)──一本包含《中部.念处经》及其注疏的英译本。感谢我的弟子们帮我编辑英文版及将它译成中文;感谢佛教弘誓学院及槟城佛学院提供计算机、列表机、印刷纸等设施,方便编译本书的工作;也感谢慷慨助印本书以利大众的各位施主。

最后,我谨以此开示及回答问题的功德同等地与一切众生分享,愿他们都能尽速证悟涅盘。

帕奥禅师

200113

译序

本书译自帕奥禅师于两次禅修营期间的英话开示与问答,时间在公元二千年至二千零一年之间,地点分别于台湾佛教弘誓学院与马来西亚槟城佛学院。

禅师讲解《大念处经》时引经据论、遵循注疏及剖析实修要点,由浅及深,次第分明,令禅修者得窥佛法奥妙,以利依教履践,亲证受益;问题回答则除疑解惑,契理契机,义趣分明,引人深思。如此详尽阐述《大念处经》涵蕴之开示尚属罕见,其珍贵可见一斑。然此仅是禅师数十年研修融贯所得之少分讲解而已,有心深入探究整个佛法禅修体系者应当研读禅师之缅文巨著《趣涅盘道》(Nibbanagaminipatipada)(五大册共三千余页,尚未译成他国语文)。

本书以「注释」代表解释经论之著作(atthakatha; commentary),而以「疏钞」代表解释注释之著作(tika; subcommentary);遇到所引之文不确定出自注释或疏钞时则用「注疏」代表之。译义不明或易生误解之处往往加脚注说明,其内容多是参阅相关典籍或请示禅师之后依适宜所作。本书后面之《词语汇解》摘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乃为方便不熟悉论典专有名词之读者查阅之用。

尽管经过多人殚精竭力日夜辛劳才完全此书之编译,然而失误之处仍恐难免,期望诸读者海涵与指正,更望贤能者起而赓续订正,令本书渐趣完善,造福追求正法者。

    200115译者谨志

 安般入门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修行安般念以培育定力的基本原则。

佛教的禅修方法有两大类,即止禅与观禅。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禅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因此佛陀在《谛相应》(Sacca Samyutta)里说道:‘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utam pajanati.’──「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所以我们鼓励初学者先修行止禅,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后修行观禅,照见诸法实相。

在止禅的四十种方法当中,我们通常教导初学者先修行安般念,因为多数人能借着修行此法门成功地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应部》(Samyutta Nika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安般念,他说:「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清净道论》则说:「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因此大家应当对这个法门深具信心并且以至诚恭敬的心来修行。

接着我要介绍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点。

第一点:身体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松

你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坐姿。如果盘腿有困难的话就不需要盘腿;你可以将两腿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腿压在另一腿上。使用适当高度的坐垫可以让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

接着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全身,不要让身体有绷紧的现象。如果发现任何部位绷紧,就借着放松与保持自然来将它舒解。若没有充分放松,在你坐久之后绷紧的部位会造成疼痛或不适,因此在每一次开始静坐时务必先将全身放松。

第二点:放下万缘,保持平静安详的心

你应当思惟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它们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只会依照它们自己的过程进行,因此执着它们是没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禅修时暂时把它们放下。

每当杂念生起时,你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抛开一切忧虑的时刻,而保持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认为必须仔细地思考一番,你也不应在禅修时那么做。你可以将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然后将它抛在一边,继续专心禅修。

如果真心想成就安般念,就必须将一切杂务放下。有些禅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的执着,结果他们的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之间来回奔走。即使他们努力要使心平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他们不能放下对其他目标的执着。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你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万缘,以平静安详的心来修行。

第三点:借着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呼吸

在你确定全身已经放松,内心无忧无虑之后,就将你的心安置在呼吸与鼻孔外面皮肤接触的地方,亦即在鼻孔与上唇之间的区域。试着了知这个区域里的呼吸。当你能在此区域里的任何地方发现呼吸时,就让心一直知道那里的呼吸。应当像旁观者一样,以客观的态度来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它,因为那样会导致呼吸辛苦、胸口发闷。

让你的心觉知正在通过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随着呼吸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讲述一则守门人的譬喻:守门人不会去注意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检查正在通过城门的人。同样地,接触部位好比是城门,禅修者不应注意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呼吸,而应注意正在经过接触部位的呼吸(气息)。

另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是:应当专注于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里四界(四大)的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气息)的硬、粗、重、软、滑、轻(地界的特相)、流动、黏结(水界的特相)、热、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动(风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种,其余的特相也会变得愈来愈明显,因而会干扰你的定力。你应当做的只是以整体的概念单纯地觉知呼吸本身。

有些禅修者不能觉察自己的呼吸,因为他们的呼吸很微细,而他们还不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他们应当以冷静与警觉的心,将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现的部位,并且了解自己还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还在呼吸就够了,不要故意使呼吸变得明显。在这个时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警觉心与耐心,渐渐地他们就能觉察微细的呼吸。若能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这对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帮助。

你应当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适度的精进来修行。精进力不要用得过度,因为那会造成很多困扰,如绷紧、头痛、眼睛疲劳等等;精进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为那会使你落入白日梦或打瞌睡。因此应当付出适度的精进力,让自己能够持续地知道呼吸就够了。

当你内心生起妄想时,不要去理会妄想,而要将心引导回来注意呼吸。对妄想或对你自己生气都是无济于事的,只会使你的心更加掉举。然而借着不理会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渐渐疏远妄想;借着经常觉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渐渐熟悉呼吸。这就是处理妄想的正确方法。

如果你的心经常妄想纷飞,你可以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藉此帮助心安住于呼吸。或者用数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固定地从一数到那个数目。例如你选择数到八的话,则可以在吸气时心中默念「吸」;呼气时心中默念「呼」;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一」。同样地,在第二次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地重复。如此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帮助你将心安住于呼吸的工具而已。应当持续地数息,直到你的心平静稳定为止,然后可以停止数息,而单纯地只觉知呼吸。

第四点:专注于呼吸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觉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那表示你已经相当熟悉呼吸了,就可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于呼吸。在上一个要点里,在觉知呼吸的同时你也知道接触部位;而在这一个要点里,你试着将心的注意范围缩小到只集中于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来愈专注。

第五点: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全息)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呼吸,时间达到三十分钟以上时,那样的定力已经相当好,你可以专注于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当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经过时,你都在接触部位毫无遗漏地专注到它们。如此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因为没有空隙让你的心去想其它的事情。

你会知道有时呼吸长,有时呼吸短。这里的长短是指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当呼吸慢时,呼吸的时间就长;当呼吸快时,呼吸的时间就短。然而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专注于全息。

若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会愈来愈稳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地专注于呼吸一小时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静坐,如此持续至少三天,不久你会发现呼吸转变成禅相(nimitta),那时就能进到更上一层的境界。

以上所说的是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点,大家应当熟记每一个要点,并且切实地奉行。无论身体处在那一种姿势,都应当如此修行。在每一次静坐结束时仍然要继续修行,不要间断。意思是当你睁开眼睛、松开双腿、站起来等时都要继续觉知呼吸。日常活动中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也都要持续地觉知呼吸。

不要去想呼吸以外的其它目标,让修行间断的时间愈来愈少,乃至最后能够持续地修行,几乎没有间断。从清晨一醒来开始,到晚间睡着为止,这中间的时间里都应当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若能如此精进,你就很可能在这次禅修营期间达到安止定(即禅那),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安般念应当被培育与数数修行的理由。

除了向指导老师报告及绝对必要的时候之外,大家应当禁语,尤其是在卧室里面。举办这样的禅修营不是容易的事情,主办者和协助者很辛劳地安排一切所需,让大家能专心禅修。施主们供养各种必需品,乃是基于希望大家修行成功及与大家分享功德的善愿。各种理由都显示大家应当精勤地修行。

然而不要期待样样都十全十美。大家应当珍惜现有的每一项方便设施,而忍耐任何不方便之处。不要有所抱怨,而要时时刻刻将心安住于你的呼吸。请大家现在就开始做。

愿大家修行成功。SCi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上一篇:佛说七佛经
下一篇: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