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戒律的由来
佛陀在世时的佛教,既非所谓「小乘佛教」,亦非所谓「大乘佛教」,却是融合了大小乘的「根本佛教」。反过来说,小乘佛教及大乘佛教,都是从这个根本佛教所流露出来的两大流派而已。佛法本身并没有大乘、小乘之别;大小乘之别是后代人给分出来的。佛陀在世时的佛教,是由于佛陀的伟大人格所表现的「中道教」这种中道教,是如实知见、知行合一的,因为伟大的佛陀人格是能统一着实践和理论的。
戒的来源,就是为着实践教义而起,四十二章经有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于此,可见戒为行道成道之基。梵网经菩萨戒本有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
佛卽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诸佛大乘戒,梵网经称之为:「光明金刚寳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虽具,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无不以此大乘寳戒为本源。释迦佛修道之始,初发心,便受戒品,受戒之后,便常诵习,所以克证心地法门,直至成佛,皆以此戒为最胜因缘。此戒是三世十方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只称诵;诵者,读习前言,述而不作。又此戒,梵网经称为:「佛法中戒藏」,卽是诸戒之藏,举凡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无不从此大戒流出。相传释迦佛成道后,初期十二年,僧众清净,佛仅为无事僧略说:「善护于口言,自净其意志,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清净」的戒法,是戒而不繁。此后僧众日增,团体生活,渐趋复杂,释迦佛乃依据诸佛大乘寳戒的原则,制定戒律,以摄僧众。观于释迦佛历述过去七佛,佛法住世久暂,无不以是否制戒摄僧为定,卽知戒律为佛法的生命,关系佛法的住世,是非常重要的。释尊制戒,实是为此。四分律说:「毘尼藏者,是佛法寿命,毘尼若住,佛法亦住。」毘尼藏,卽戒律藏,戒律藏护持佛法,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戒律为其根本。遗教经有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捉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寳,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也。」波罗提木叉,卽戒。佛谆谆告诫弟子,于佛灭后,应以戒为师,戒住世,卽佛住世。我们生在佛灭二千五百年后,还能闻佛法,修佛法者,都受如来制戒僧寳持戒之赐。
二、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律是实行众善的具体规范。人生社会的最高理想,是以求最高的「善」为目标的,也就是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戒律的根本精神卽在于此。戒有大小乘之别,总括之则为「止持」及「作持」二门。过去七佛之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持门,亦卽止恶门;「众善奉行」是作持门,亦卽修善门。止持门是制止身口慧之恶而行不杀不盗等,五戒、十戒等总为制止恶之戒法,是依止而达成持戒。作持门是指受戒、说戒、安居、自恣……等二十犍度(Khanda),故一切戒律,皆可归纳为「止持」「作持」二门。戒的梵语叫做「尸罗」(Sila),意思是防非止恶、修习善事,易言之,戒是止恶修善的「行为规范」。律的梵语叫做「维奈耶」(Vinaya),意思是法律。所以戒律就是「止恶修善的法律」的意思。可是止恶修善的最高目的究竟为何?制戒的原理到底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必先明了才行。
本来佛教教义的直接目标是在「精神上的解脱」。解脱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而这种解放的状态是一种叫做「涅槃」的状态。「涅槃」的世界是一种永远和平、安乐的境界,要从这个「涅槃」的立场,去认识宇宙人生,才能奠定人生的幸福。要达到这境界,须先把一切的我相打破,而由精神上的一大转向,才能获得;享乐主义及苦行主义皆无法达到「涅槃」的境界。放荡的享乐主义,它不但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反而是人生苦恼的主因;不自然的苦行主义,是苦上添苦的毒药,更无法解决人生的解脱问题。经济上的繁荣及政治上的修明,固然能保证社会幸福的一面,可是,这也是有限度的。对于人生的根本救济,还是要以「精神上的解脱」为基础,然后,一切的物质救济,才能发生充分的效果。所以宗教上的精神救济,是有其十分重大的意义及价值的。
那么,想要得到精神解脱的话,第一要有正确的见解(也就是佛学八正道中的正见),并且要把这种正见,移为现实的实践。因为有智无行的理论是空论,而有行无智的实践,则为盲目的行为。所以佛教的根本立场是知行合一的智慧论。佛教的修道论是根据这个智慧论的立场所流露的「如实证修论」。这个实证的修道,是佛徒的人生问题。佛教的戒律正是这个实证修道的具体表现。因之,由此修道规范,是能够证得宇宙之真理的。另一方面,证到了真理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真理具体化的行为,都是行得大戒律的行动。所以戒律的意义有二大功用:一个是令人证悟的修道功用,另一个是悟后之真理具体化(行为具体化)的功用。这二方面的意义都是道德性的,不过这个道德是解脱的道德,这是佛教道德论的特胜义。所以佛教的戒律精神,结果是超越了法律和道德,而更能促成法律和道德纯净化的修道规范。因之,佛教的戒律精神,并不是以「刑罚」为目的,也不是「报仇主义」,更不是「威胁主义」而是一种「教化主义」的方法。教化的目的,乃是以保持清净,少欲知足,断恶修善,勇猛精进,断灭烦恼,趋向解脱,证悟涅槃等为其目标的。
更重要的,戒律不只是消极的止恶法,同时也有其积极的修道精神。尤其是大乘戒,就是这个积极精神的最高发挥。戒律中的止持,只是叫人莫作诸恶,这可以说是消极的防非止恶部分,大家若是不为非、不作恶,这固可以实现人类的安宁,但尚不足以言度生成道。戒律中更有积极性的作持,叫我们不但要莫作诸恶,还应该更进一步的奉行众善,修道利他,这种积极的勇猛精进的精神,是戒律的主要目标。现在让我举几个事例,来证明戒律的积极精神:譬如,在杀戒之中,不但是杀别人才有罪,就是自杀也认为是有罪的行为,因为自杀是违背了到彼岸(解脱)的佛教理想。又如看了女人溺在河中,纵令会引起淫心,也必须把她救起岸上(十诵律)。设若看到有人要杀死圣者,我们为了不忍其有罪而落地狱,自己发大慈悲心,愿代其落地狱,于是把凶手杀死,这样不但不成立犯罪,反而有功德。这些都是表示着大乘戒的精神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明了戒律的作用,不只是消极的止恶,同时也有其积极的修道精神。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戒律的究竟精神,是要以发挥「最高善」为目的的,所以戒律的根本精神是在「止恶修善」,清净已心,趋向解脱的大道,而以精进向上,为其根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