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巨人不如行动的矮子
以佛事护佑国事,这是福州开元寺的方便法门之一。
由于区位优势、寺古佛老等等原因,近年,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
参加佛事的人员,以老年人为多。
每年,都有几次连续七天的佛事活动,如水陆空法会、佛七法会、拜万佛法会之类。
每次活动,我都感动於老年居士们的恒心与虔诚。
像我们的拜万佛法会,七天时间内,要拜一万个佛的洪名,即每个参加者,都要五体投地地拜下起来各一万次,礼拜一万遍,同时,还要间以诵唱相应的名号,这是多么大的运动量啊。但是,老人们似乎未觉其累。他们高高兴兴地准时而来,开开心心满满足足地回去。我曾敬佩地问这些长辈们:累不累。他们回答说:不累,头两天身上还有点酸疼,现在越拜越轻松了。是啊,我相信他们说的不是客套话,而是真实的体验。否则,一些前辈们为什么越拜身体越来越健康,心情越来越好了呢。我曾从心理与身理的角度就此向健康专家请教原因。他们说:上下礼拜,身体得到很好的活动;不停的唱念,呼吸量得到大大增强;一心不乱地专注于礼拜唱念,摒弃了烦恼,身心轻安,精神得到很好的安养。因此,拜一场万佛法会,就是进行一周全方位的身心锻炼啊。
当然,专家讲的是身理与心理上的原因,作为教徒,我们不能忽视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宗教上的。佛教认为,人的身心不健康,有自然的原因,也有非自然的即业的原因,拜万佛,每一拜,都是消除曾经造下的缠身缠心的恶业过程,每一拜,也都是与佛感应、蒙佛加持的过程。拜一场万佛法会,人的灵得到了充分的洗礼。人的命运,也因此,不断得到改观、提升了。
写到这里,我要说的意思:言说只是矮子,行动才是巨人。佛教要的是实证,不是义理的空谈。老前辈们的礼拜唱念万佛,远胜于不作实践而空知万佛的义理。
曾经大慧宗杲禅师,不是也这样认为吗?他怕有人沉迷于文字禅,只图口说的畅快,便将文字禅的重要著作《碧岩录》一把火给烧了,而改用参看话头的方式,如著名的“念佛是谁”“如何是父母未生前”。
关于这观点,发生在僧克勤与僧法演身上的一个故事更能说明:
克勤问学法演,法演不理他,还骂他说:不去实参,结束生死,天天问什么。克勤生气,离他而去。克勤离去时,法演送他一句:“染了伤寒再回来”。克勤到苏州后,真染大伤寒,差点死去。这时,他才想起法演的话,不真参,死神来时,什么办法也没有。
克勤病稍好,赶回参法演,法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大盗的儿子,见父生病,心担忧,想父亲一旦去世,自己怎么办呢?自己连小偷也做不来。父亲了知儿子心情后,就决定教儿子偷的办法。夜来了,父亲带儿子到一富家,挖墙入室,撬开大柜,让儿子入柜取物。儿子刚进柜,父亲就将柜子外面锁上。然后,父亲故意弄出点声音,引得富家主人发觉,闻声冲出来。这时,父亲从洞中拔腿就跑出,然后无影无踪。可怜儿子被反锁柜中,出不得,叫不得,如何是好。无奈之中,儿子忽生一计,学老鼠叫、咬与打架声,主人以为老鼠在破坏柜中物,便叫婢女开柜,柜门一开,说时迟那时快,儿子顿时把婢女手上烛火吹灭并冲出而逃。儿子到家时,责问父亲为什么那样做。父亲说,你可以自力做小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