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部分 这篇本生谭是佛陀在祇园精舍时,对贪爱执着其前妻的比丘所作的谈话。佛陀问这个比丘:“你被这件事情所烦恼,是真的吗?”
比丘告诉佛陀:“世尊!确实是这样的。”“你被什么人烦恼呢?”对佛陀的问题,比丘回复道:“我为前妻而烦恼。”
佛陀说:“比丘!那个女人成为你如今被烦恼的原因,前生你也是因为那个女人得了精神上的疾病,在濒死之中,你的生命被贤者所救。”于是,佛陀对这个比丘说起他前世的事情。
主体部分 昔日,在波罗奈的都摩大瓦国王当政事情,释迦菩萨曾投生于婆罗门的家庭,大家都叫他的名字作赛那伽童子。
长大成年后,他在得叉尸罗学习了所有的技术,回到波罗奈的都城后,成为摩大瓦国王的俗事、圣事顾问大臣,在全市民之中就如日月一样被大家所遍知,被称为贤者赛那伽。
当时国王司祭的儿子在国王跟前伺候的时候,他见到装饰了很多饰品的最美的第一王妃,于是心被王妃所迷惑,他回到家后,就病倒在床上,不吃不喝,朋友们来探问他的时候,就告诉了他们自己生病的原因。
国王不见司祭的儿子前来伺奉,问其他人道:“司祭的儿子没有来伺奉,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国王听说了生病的原因后,把司祭的儿子叫到跟前:“我让王妃和你一起到你家七天,到了第七天至第八天,你陪她一起回来。”
他说:“谨遵王命。”他和王妃一起回到家中,一同欢乐、相互爱慕,最后竟对家人不告而别,逃跑到了其他国家,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行踪,恰如船行走的前进的路。国王派人在城中击鼓布告此事,用种种方法探查寻找,还是不能知道王妃的行踪。
于是,国王因为王妃的失踪而非常悲哀,心脏热而流血,从此以来,由内脏出血,病体日益沉重,所有的名医看来也不能治愈。菩萨说:“国王本身无病,是因为不能见到王妃,而罹患精神的疾病,我会以巧妙的方法治愈国王的疾病。”
他又对阿由拉及普古萨二位贤仁的辅佐大臣说:“国王不见王妃,罹患精神上的疾病,并非其他病症,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以便治愈国王的疾病。可在国王的庭院召开集合大会,招来会吞剑戏的人,表演吞剑,
让国王坐在窗旁观赏,国王见到吞剑者将会问:“有没有比这更难的呢?” 请我的朋友阿由拉回答:“大王!请您说我将如此如此给予你”,令会吞剑戏的人做更高难度的表演。’
我的朋友普古萨,如果国王问起你,请你回答国王:‘大王!如果应诺给予物品于他人,却不给,那么他所说的话无效,如果仅凭人所说的话,人的生活饮食均不能正常运作了;
然而若要人依所说实行,遵从约束,给予他人物品则是更难的事情。’后面要做的事情,我自会知道。”于是集合大众,三个贤者来到国王的跟前:“大王!王庭有集合盛会,请大王前往观赏,以解苦闷。”
于是开导国王打开窗户御览。很多人都在表演各自拿手的技艺,有人在表演吞三十三安古拉(英吋)尖锐之宝剑。国王见到后自思:“那人表演吞剑,究竟有无更难表演的事情,我问贤者。”
他向阿由拉问道:
第一之偈:
一 达桑那国制 尖锐吸血剑
公众面前吞 有无更难者
我问至难事 汝应回答我
于是阿由拉唱诵第二首偈:
二 锐剑完全吸人血 人由贪欲始能吞
“予能与之”断言者 此则为更难为事
其他一切皆易为 斯为麦加陀应知
国王听到贤者阿由拉的话后自思:“‘我能够给予他’的话,这实际上比吞剑的表演更难。我曾经说把王妃给予司祭的儿子,由此看来,这实在是我最难的事情。”
于是国王心中的苦恼,渐渐消融了。然后国王又自思:“此究竟有无比言说:‘我能够给予他’更困难之事?”王与普古萨贤者交谈唱
第三之偈:
三 俗界与圣界 博学阿由拉
彼对予质问 曾为予说明
今予再问汝 贤者普古萨
何为更难事 盼汝应答予
于是贤者普古萨答王唱第四之偈:
四 非依言饮食 非依言生存
语后不悔者 斯为更难事
其他一切易 麦加陀应知
国王听到后自思:“‘我把王妃给予司祭的儿子’,是我先前之言,应按照自己所说的约定把王妃给祭祀的儿子而不后悔,这实在是我所难办到的事情。”
至此,国王的苦恼更加趋于消融。国王又想:“世上没有比赛那伽贤者更贤明的人,我等会儿问他。”于是,国王对赛那伽贤者唱第五首偈:
五 俗界与圣界 博学普古萨
彼对予质问 曾为予说明
今予再问汝 贤者赛那伽
何为至难事 盼汝应答予
于是赛那伽答复国王唱第六首偈:
六 财宝不拘有多少 应当与之则与之
然而施与不应悔 实为人间更难事
其他一切皆为易 是为麦加陀应知
国王听到菩萨所说的话后深刻反省:“我任由自己的意志,把王妃赐给祭祀的儿子,然而却因不能抑制自己的心,被烦恼所疲累,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不应该。如果王妃爱我,就不会舍弃我和国家而逃走,对于已经不爱我而且逃跑了的王妃,思念她有什么用呢?”
想到这里,国王的苦恼就如莲叶上的水珠,掉落消失而去,恰于此瞬间,国王的内脏恢复,国王于是健康而且幸福。国王赞赏菩萨唱诵最后一首偈:
七 阿由拉答问 普古萨亦然
如赛那伽者 优于一切问
国王如此欢喜赞赏菩萨,给予了他很多的财产。
结束部分 佛陀讲述完这些法语后,说明圣谛的道理--说完圣谛的道理后,奉养其母亲的比丘证悟得了预流果。
佛陀连结过去、今生,作因缘结语:“那时候的王妃是比丘的前妻,国王即是烦恼的比丘,阿由拉贤者是目犍连,普古萨贤者是舍利弗,赛那伽贤者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