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大臣)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家主所作之谈话。住于舍卫城之一家主与住于地方之一家主,二人因有词讼之事,彼伴其妻往欠债者之处,但欠债者云:“我无力偿还。”彼一无所得,彼怒不食而出,途中空腹饥饿,路中行人云:“与汝夫妻请共食用。”与彼一食物之囊。彼受囊后,思不与妻食:“此处贼所居处,汝宜先行。”彼遣其妻,食尽囊中食物,然后以空囊相示:“得一未入食物之空囊。”其妻知夫一人自食,心感不释。二人于祇园后方通过精舍,欲求饮水,入祇园精舍之中。佛见二人前来,如猎夫警守于路,坐于香室之荫。二人见佛,近前礼拜而坐,佛以和颜相迎,佛问曰:“优婆夷!汝夫思汝利益及爱念汝否?”“世尊!我对彼颇有爱情,彼则对我无有爱情。他日之事不言,今日即今日之事,彼于途中,得一饭囊,彼自食之,而不与我。”“优婆夷!汝何时皆思彼之利益,爱念于彼,然后无有爱情。然汝托贤人之荫,知汝之德,让汝一切之权威。”佛应彼女之请求,为说过去之因缘。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大臣之家,成年后,为王俗事圣事之顾问。时王疑自己之子:“此儿对我谋行叛逆。”处以放逐之罪。王子由己妻相伴退出都城,定居于迦尸之某村,其后闻父王已死,彼云:“我将得属于我家之王位。”于是还来波罗奈国。途中有谓:“请汝夫妇共享。”赠与装入食物之饭囊,而王子自食,不与其妻。其妻甚不愉快:“此人实太不近人情。”彼于波罗奈继承王位,彼女据于第一之妃位,王云:“即此彼已足矣。”对妃别无款待尊敬之意,至彼女如何生活,亦不闻问。菩萨自思:“我等之王妃,甚能助王,亦有爱情,然王对妃之事,丝毫不思,我须使其款待尊敬。”菩萨来王妃之所,示亲密敬意,退于一面而立。妃云:“汝有何事?”菩萨曰:“王妃!我有申言,特来晋见。我父年迈,衣食不足,乞能赐与衣服碎片,食物少许。”“我自身未得任何之物,又何能与汝,我有所得时,当然赠与。只今国王无一物与我,不云余外之施。彼欲得王位来时,途中得食物之囊,彼自食之,尚不与我。”菩萨曰:“王妃!汝于大王之侧,能言此事否?”“当然能言。”“如此,今日我立于王侧,我问此语,请妃如此回答,今日我将使王知汝之德。”如是语毕,菩萨先行,立于王侧,妃亦行近王所而立。菩萨向妃曰:“王妃!不近人情,对我为我父请求衣服碎片及食物少许,皆不赐与。”“我自身由王处未得一物,又何能与汝?,”“然则妃已获得第一妃之位。”“我既不受尊敬,第一妃之位,又成何用。大王对我及汝等早已不作任何赐与,大王于途中得食物之囊,彼自食之,未尝与我其中少许。”菩萨曰:“大王!果如是乎?”国王当即承认。菩萨知王承认此事,乃曰:“王既已生厌,何故仍住于此处?世间与可厌者同居,实为痛苦。所谓人者与自己相亲者亲,与不相亲者不亲,妃应去至他所,世间之栖所甚大有之。”菩萨为唱以下
之偈:
敬他人者敬之,亲他人者亲之
为报事者行事,思不利者勿利,
与人不相睦者,亦勿与之相睦
弃弃己者不起欲爱
散乱心人不与相睦
有鸟之树知无果实
世界广大应向他求
波罗奈王闻此,让与王妃所有权威,自此以后,相和相乐度日。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夫妇二人共得预流果──佛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夫妇是今之夫妇,贤明大臣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