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汪梦松居士书
昨接手书。备悉介怀。虽未觌面,却叨知心。光一介庸僧。毫无
淑状。不过所说皆按已本分,不敢以过头大话,自瞒瞒人。蔚如居士
。以其舆已之意见合,遂屡为排印流布。致其残馊酸臭之气,遍刺人
耳目。不亿阁下不以酸臭见弃,而复过为推崇。不禁令人惭惶无地。
然由此一函,备知阁下之德与过。不以光为无知,且请言其大略。厌
儒者假圣贤经传以欺世盗名,佛者假普度众生以诓骗钱财。有此志操
,自强不息,必能正心诚意,以为真儒。断惑证真,以为真佛。厌之
之心愈切,则修之之心愈力。修之之心愈力,则证之之益愈大矣。其
德诚可继往开来。若惟知厌而不肯从事,则成厌世疾俗狷介者之志操
耳。所谓不善用厌,则即德成过矣。阁下一向似偏于用厌。今于厌中
打一转身,遂全过以为德。而其于儒佛之心法,将必因是而亲得矣。
敢为阁下预贺。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已
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
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
命,下化众生乎。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世出世间,无一法不在
范围之中。世之拘墟者,每以出家为悖伦理。遂不体究,反加谤毁。
因噎废食,自丧性命。实可哀怜。若能放开眼界,方知佛法流布中外
。二千年来,其道盛行。经几多圣君贤相,杰士伟人,为之护持传布
者,固自有非凡情所测之真道在也。纵有一二拘墟之儒辟之,暴恶之
君毁之。究属只手遮日,仰面唾天。适自形其少知少见,妄作妄为之
过咎耳。于佛究何损哉。又有外彰辟拨之名,内取修证之实。由宋以
来,凡儒门大宗,莫不皆然。光所谓诚意正心,由此致有欠缺者,实
属决定论也。阁下宿根深厚,故能于厌中企求其真,不以光不肖而求
其入阶。然光学喻如蚊虫饮于大海,只知饱腹,不测深广。若欲作大
通家,须从通途佛学而论。则起信论,楞严经,最为切要。当专攻之
,以为自利利人,上求下化之本。然其道理宏深得大通且不易,况由
通而亲证乎。其余大乘经论,悉当研究。而法门无量,必须以禅净二
法为本,如是则自可宏扬法化,导利众生。若非天资高迈,断难实获
巨益。若欲随分随力修持,即生便了生死,当专主净土一门。以真信
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不论工夫深浅,无不临终得遂所愿。此之一
法,乃如来为末世众生,无力断惑,不能了生死者,特设一决定了之
之法。使佛不开此法,则无力断惑者,皆于了生死无望也。何幸得遇
此法,虽无大根,能自断惑。而带业往生,速出生死,又何歉憾乎。
然此一法,统摄一切,能自断惑,自了生死者。犹须迥心向往,方可
速登佛地。切勿谓此为浅近之法,以为愚夫愚妇之所从事者,则当自
得其益矣。其宜看书,光文钞中亦略标一二,今不复赘。就欲念佛求
生西方,必须知因识果。身之所行,心之所念,须与佛合。若与佛悖
,则纵能念佛,亦难往生。以感应之道,不相交故。若能生大惭愧,
大怖畏。改过如去毒疮,立志如守白玉。则万无一失,各得往生。其
意光文钞,及净土诸书,皆详言之,不须多说。
复陈慧超居士书
接手书。知居士慕道之心,极其恳切,不胜欣慰。但以校定安士
书,及诸冗务,不暇裁复,故迟至今。贪镇痴心,人人皆有。若知彼
是病,则其势便难炽盛。譬如贼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认做家中人,则
全家珍宝,皆被彼偷窃净尽。若知是贼,不许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
必须令其远去净尽。庶财宝不失,而主人安泰矣。古德云,不怕念起
,只怕觉迟。贪镇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若以贪镇痴为
自家正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念佛时不能恳切者
,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
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
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如是则思地狱苦,发菩提心
。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
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
也。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操持者
,即涵养之谓也。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修行人,于尘
劳中炼磨。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工夫。在家人不随众
,各人念佛。坐立绕跪,皆无不可。但不可执定一法,若执定,则人
易劳而心或难得相应。当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工夫,而取其合宜行之
,则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
坐念。坐念若起昏沈,宜绕念,或立念。昏沈去,常复坐念。宜按钟
,不宜掐珠,以掐珠难养心故。安士全书,实为末世最胜良导。尤惜
阴居士极欲全国流布。俾大家同开眼界。由兹挽回世道人心,止息天
灾人祸。现已募得一万余部,尚难广布。今寄上通告,并办法一张,
祈阁下阅之。随分随力相助,随缘随机相劝。无力出资,则以言赞叹
,令人发心,亦是功德。务使迷昧之流,闻晨钟而梦醒。贪恶之辈,
见因果而心惊。人心若转,天灾自息。此系正本清源之道。即世谛浅
近之法,而直达乎出世深远莫测之法之最胜方便也。凡在知交,当为
劝发。无信心人,亦勿强劝,以系结善缘故。若一强勉,便杂烦恼。
虽有小功,实获大咎.未能令彼得巨益,有碍自己利人心故。
复郦隐叟书
昨由嘉兴海尸道人处,转来阁下手书。知其久攻道学,深有所得
。今又欲问津于佛法中,成始成终之净土法门。可谓宿生曾于佛法深
种善根。不执河伯之拘见,而拟知法海之要津也。既知海尸道人,何
不问彼。乃舍高明而求卑劣,致负所望。夫海尸者,乃宗教兼通,禅
净双修,实生死海中之大愿船也。但以谦抑过甚,故以尸名。生死海
中,若遇此尸。管保速登彼岸,归家安坐矣。若光者,寻常粥饭僧耳
。法门中事一无所知。然既谬为过问,不妨为君稍除疑滞而已。窃以
释道本源,原无二致。其末流枝派,实有天殊。佛教教人,最初先修
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既知身受心
法,全属幻妄。苦空无常无我不净。则真如妙性,自可显现矣。道教
约原初正传,亦不以炼丹运气,唯求长生为事。后世凡依道教而修者
,无一不以此为正宗也。佛教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不但身心性命之
道,发挥罄尽无余。即小而世谛中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亦毫善弗
遗。唯于炼丹运气等,绝无一字言及,而且深以为戒。以一则令人知
身心为幻妄,一则令人保身心为真实耳。此所谓心,乃指随缘生灭之
心,非本有真心也。炼丹一法,非无利益。但可延年益寿,极而至于
成仙生天。若曰了生脱死,乃属梦话。阁下既知仙劫有数,佛寿无量
。当此高年,正宜于念佛法门,专精致力。其余禅教诸法,且从简略
。以彼诸法,广大深远。不易研穷。即穷到极处,尚须归宗净土法门
,方能究竟了办。凡净土经论,当急急研穷,依教奉行。不可以已见
不到,稍生一念疑心。仰信佛祖诚言,生信发愿,持佛名号。自能蒙
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则便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长侍弥陀
,参随海众。当即彻证无生,速登补处矣。迥视成仙而为天帝所辖,
殆天渊相隔矣。阁下所言梦东语录,及彭绍升诸说。似皆炼丹家抄录
妄行改削之文,非从原书中见也。以炼丹家亦有以打坐为参禅者,故
云念佛与参禅同,与道法少别。与道法少别一句,的是丹家糅入。除
此一句外,其上下之文,虽于义无大谬。然亦儱侗颟顸。梦东语录,
绝无此文。殆彼取其义,而实不知其所以然者之抄录耳。今亦不须详
辨,祈息心看梦东语录自知矣。所引彭二林居士语,亦与此同,而其
讹更有甚焉。所云阿弥陀佛四字易念,只要念念相续一心不乱,才能
一气循环,精气神凝聚一处。久之成舍利子,再久之结为菩提珠,而
成佛矣。此语乃以念佛法,作炼丹法。二林断断不为此语。正眼未开
,援正入邪,诸多此类。慧命经,仙佛合宗,乃其甚者。引人之语而
不知其义,妄为改削,以作已法之证。其蔑理诬人,惑世误人之罪,
非口笔所能宣也。欲图一时之虚名,不惧长劫之实祸,如来称为可怜
愍者。至云回光返照之法,虽无大碍。两眼看著手尖,当是鼻端之讹
。此或是二林居士所立。虽亦有益,然长时合掌,甚为吃力。固不如
观鼻端白之安乐自在,身心各适其适也。以初心习定,念难归一。若
能常观鼻端,则心自不外驰而纷动耳。此系最初之浅近法耳。梦东语
录,乃钱伊庵居士,于梦东遗集中,摘其专示净土言句,于南方流通
,以补久仰无缘会晤之憾。全集北京则有,南方唯伊庵略本。此书词
理精妙,为蕅益省庵后之第一著作。若于此书能一踏到底,谛信无疑
。光敢保阁下莲蕊敷荣于珍池,临终即托质其中,而为净土之嘉宾矣
。弥陀要解,为自有此经以来之妙注,实为修净业者之指南。其书载
于净土十要之首。净土十要,乃大师采净土著述之最契理契机者,汇
而成之。共十种,故名十要。以要解注经,故居其首,乃尊经也。言
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
炼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
,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者。又雪岩钦禅师剃
头,其发变成一串舍利。又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者。又有人刻龙
舒净土文板,板中出舍利者。又有绣佛绣经,针下得舍利者。又有死
后烧之,舍利无数,门人皆得。有一远游未归,及归致祭像前,感慨
悲痛,逐于像前得舍利者。长庆闲禅师焚化之日,天大起风,烟飞三
四十里。烟所到处,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余。当知舍利,乃
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亿是精气神之所炼耳。以丹家见佛法中
名相,不究本而著迹。故以己丹家之事,妄为附会耳。得菩提道则成
佛。未闻炼精气神,先为舍利子,后为菩提珠而成佛也。丹家保固色
身,谓其保之及极,则可成佛。此其一证。明眼人见之,不值一笑。
丹家所谓性,所谓命,皆在色身神识上作活计。反谓佛教止知修性,
不知修命。不知彼之所从事者,皆系佛教之所破除者。观四念处,自
可了知。慧命经,系清初魔民柳华阳所著。彼出家为僧,而种性邪谬
。故引佛经中文,一一皆以己意妄会,以作炼丹之证。有不便者,则
改其字句,而且又自为注。其意欲人以己为千古第一高人。而一班无
知无识辈,为之刻板,私相授受。恐明眼人知之,则殃祸不浅。凡看
此种书者,皆邪正不分之流。若具眼者见之,当即付之烈火,以免瞎
天下后世人之正眼。仙佛合宗,其诬谤佛法,比慧命经为更甚。夫欲
炼丹,即以己炼丹家之言论倡导即已。何得挽正作邪,作掩耳盗钤之
计。引人之言而不依人之义,即慕其名而反恶其实。岂非丧心病狂,
求升反坠乎哉。此等本不足挂齿,何堪详谈。但以阁下未知彼此之源
虽同,彼此之流迥异。若不分辨,则尚以丹法为负郭田,不能如庄复
真之直下舍彼而取此耳。光岂好辩哉,诚恐含糊其词,致阁下二门皆
不得其益矣。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
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虽则常现
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即常侍弥陀
,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应
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陀山者,乃菩萨应迹之处,欲
令众生投诚有地,示迹此山。岂菩萨唯在普陀,不在他处乎。一月丽
天,万川影现,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名各皆现全月。若水昏而动,
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
,便令冥显获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此义甚深
,当看印光文钞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
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
音也。普门者,以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根性,令其就路还家
,不独立一门。如世病有千般,则药有万品,不执定一法,随于彼之
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
证圆通。以故法法头头,皆为出生死成正觉之门,故名普门也。若菩
萨唯在南海,则不足以为普矣。阁下于佛菩萨不思议事理,概未究心
。故于此浅近之事,悉皆迷闷不了耳。此上所说,乃以阁下所问而谈
,实非阁下究竟得益之净土法门之事也。若欲详说,则太费笔墨。当
请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彻悟语录,看
之。自知其若何修,若何证也。又徐蔚如居士,裒集印光应酬笔扎,
两次排印于京,名印光法师文钞,二本。所代来者,已经散了。今春
又令商务印书馆另编重排,兼令留板。而本馆又谓凡各处分馆,皆为
代售。现在尚未出书。或年终春初出书,祈购而阅之。虽无大发挥,
而于初机颇有小益。以故蔚如为之屡印,而期其广传也。阅此,则禅
净之界限分明,自力佛力之利益大小,明如观火。自不致欲了生死,
不知路头。并于一切法中,见其法法圆妙,不至无所适从耳。
复尤弘如居士书
阁下宿根深厚,慕道心切。又与弘一大师向为挚友。今又欲扳光
为莲池会中法契,不胜欣忭。但以晒经因缘,不暇即复,歉甚。光少
失问学,老无所知。近三二年,每有谬听人言,有所问讯者,然祇以
己之所知所能者告之。至于佛法之精义,禅定之实证,则非光所知。
亦不敢以不知为知,而妄为谈叙也。弘一师博学多闻,以光虽固陋,
而其居心颇真实,其修行彼依固陋者之本分,故相与周旋,实未一觌
其面。今发心掩关,拒绝一切,当必亲证念佛三味,以之饷一切有缘
也。不胜盼望之至。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
众前,清谈高论,令人悦服。少有为了生死特学佛法者。阁下若欲作
第一等人,则光之知见,了无裨益。当请益于当世缁素中之大通家,
则可不孤所期。若欲即俗修真,以有限光阴,兼营世事,又期即生定
了生死者。则光不妨以闻于古人者,转以告阁下也。梦东云,真为生
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
的为净宗指南。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
仅有之良导。倘能于此二书,死心依从。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但
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
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已复礼,慎独存诚
。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
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
如于净土一法,不能死尽偷心,决志修持。于主敬存诚,克已复礼等
,犹欲以不执著,为疏散放逸作遮护之巧符。则其所得之利益,固非
光劣知劣见所得而知也。余则光芜钞中已备言之,故不多渎。看经一
事,惟恭敬方能得益。若不恭敬,纵得,亦不过依文解义之益。而其
业消智朗,彻悟自心,断断无此侥幸。况亵慢之过,有不可胜言者乎
。此举世通病,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
复戚智周居士书一
既在杭州,便可息心办道。何须待香会过,又来普陀。大士无刹
不现身,何处不好礼拜供养。即曰特为见光,亦不必来。文钞此番所
印,有九十余篇。光满腹中草料,通通倒出矣。岂更有口传心授之秘
诀,以私授于汝乎。光学识褊浅,无大发挥。然能依之而行,决定有
益无损。决定能了生死于现生,侍弥陀于没后。诚恐视为卑劣,则卑
劣矣。譬如金木泥彩所造之佛,以真佛敬之,即可成佛。以金木泥彩
视之,则亦金水泥彩而已。然亵金木泥彩,则无罪愆。若亵金木泥彩
之佛像,则罪过弥天矣。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鸦鸣鹊噪,水流风
动,无不指示当人本有天真。(禅宗所谓祖师西来大意)况光之文钞
,文虽拙朴。所述者皆佛祖成言。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说之,岂光
所杜撰乎哉。光乃传言译语,令初机易于晓了耳。然虽为初机,即做
到极处,亦不能舍此别修。以净土一法,乃彻上彻下之法。非如小乘
之法,大乘便不用以修习也。
复戚智周居士书二
光顺师至,持汝手书。并夏布莲子交光。言汝已住伊庵等情。窃
念汝资非余裕,何须效世谛人情,作投桃报李之仪。尔我以道相交,
当以直道而行耳。兹既寄来,当以为作福之资。谢谢。令严,令岳母
,既生信向。当时以净土利益为之启迪。令其信心,由微而著。倘能
信愿真切,决定可生净土。其为孝也,岂世间之孝所能比拟乎哉。汝
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半日学解,半日
学行。必期于彻头彻尾,了无疑惑而后已。楞严正脉,且作缓图。纵
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亦不能即了生死。见性是悟,非是证。证则可
了生死。若唯悟未证,纵悟处高深,奈见思二惑不能顿断,则三界轮
回,决定莫由出离矣。若不通楞严,倘净土法门,能仰信佛言,决定
无疑。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则决定往生,为极乐世界中人。况兼现
世国界危岌。尚欲以危险时际,有限精神。作不急之法务,企得大通
家之名闻,以充体面。致自己专修一事,竟成瞒盱乎哉。倘净土法门
,悉皆谛信深知。不妨再研楞严,及各经论。汝昔求光开示,光以文
钞相寄,尚不一一全阅。光固知汝不知缓急,泛泛然学时人研究佛经
,只期作一通家而已。光文钞文字虽劣,颇能示人修持门径。昔大智
律师,深通台教,严净毗尼。行愿精纯,志力广大。唯于净土,不生
信向。后因大病,方知前非。嗣后二十余年,手不释卷,专研净土。
方知此法,利益超胜。遂敢于一切人前,称性发挥,了无怖畏。虽则
三岁孩子,亦会念佛。汝此法门径,尚未认清。又非讲期见逼,如讲
家之拟撑门庭,何须先研楞严,不以归家识路为急务乎。至于光之所
说,不过塘塞差事,不致负彼来意。岂真能显示楞严之要义乎。如来
欲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故令二十五圣,各陈宿因。末世众生,无
论上中下根,皆当以势至念佛法门,自利利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此居士所当致力者。至于徵心辨见,破
阴超浊。且待念到心佛不二,心佛两忘,亲证念佛三昧后,再商量。
则可如世尊拈华,迦叶微笑矣。否则入海算沙,脑晕心迷。说食数宝
,饥寒莫济。知好歹者,决不以吾言为河汉也。
复戚智周居士书三
光意欲令阁下,安居己家,即俗修真。上可感发上人,发生净信。
下可率其妻子,同沾佛恩。如必欲寄居他寺亦可。至于听经,不须往
灵隐去,以慧明法师,脱略文义,专以援引宗门公案为事。大达之人,
或得其益。初机之士,将茫无所从。稍聪明点,或致宗教混滥。其过
诚非浅鲜。普贤十愿,文殊一行,若能精修,一切经论即不贯通,亦
可顿脱烦笼,高预海会。若于此仗佛力一法,信不真,靠不定。即深
通宗教,亦只是口头三昧。欲以此口头三昧了生死,真同欲以画饼
充饥。必致途穷深悔,而毫无裨益也。现今世道,不知将来作何相状。
尚欲以将尽之光阴,作不急之务哉。光虽有修山志之愿,若非大士冥
加,俾目力明了,断不能从事。倘目力有余,何地不堪纂集。而必欲
往杭,借居他所耶。祈专心念佛,即是真法门眷属。切勿来山,以致
彼此为难。至于必欲出家,当另礼高明知识,断勿以光为隔碍,不便
另拜余师,致失巨益也。宁波观宗谛法师病未好,亦不须往彼听经。
古人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寸。真心
为巳者,其绎思之。
复范古农居士书一
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真信切愿,方有笃行。祸
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然当今之时,
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其身。转
瞬则全体炽然,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
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佛法诸宗修持,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不独净宗修观为然。宗家以一无义味话头,置之心中,当作本命元辰。
不计时日,常为参叩。待至身心世界,悉皆不知,方能大彻大悟。非
行起解绝乎。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非行起解绝乎。愚
谓起之一字,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故致能所双忘,一心彻露。
行若未极,虽能观念,则有能有所。全是凡情用事,全是知见分别,
全是知解,何能得其真实利益。唯其用力及极,则能所情见消灭,本
有真心发现。故古有死木头人,后来道风,辉映古今,其利益皆在极
之一字耳。又今人多尚空谈,不务实践。劝修净业,当理事并进,而
尤须以事为修持之方。何也,以明理之人,全事即理。终日事持,即
终日理持。若理事未能大明,一闻理持,便觉此义深妙。兼合自己懒
惰懈怠,畏于劳烦持念之情,遂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只成空谈
矣。愿阁下以圆人全事即理,为一切人劝,则利益大矣。
复范古农居士书二
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
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
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论也。中阴受生,
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初
死之人,能令相识者,或见于昼夜。与人相接,或有言论。此不独中
阴为然。即已受生善恶道中,亦能于相识亲故之前,一为现形。此虽
本人意念所现,其权实操于主造化之神祇。欲以彰示人死神明不灭,
及善恶果报不虚耳。否则阳间人不知阴间事。则人死形既朽灭,神亦
飘散之瞽论,必至群相附和。而举世之人,同陷于无因无果,无有来
生后世之邪见深坑。将见善者则亦不加惕厉以修德,恶者便欲穷凶极
欲以造恶矣。虽有佛言,无由证明,谁肯信受。由其有现形相示等,
足徵佛语无妄,果报分明。不但善者益趋于善,即恶者其心亦被此等
情理折伏,而亦不至十分决烈。天地鬼神,欲人明知此事。故有亡者
现身于人世,阳人主刑于幽冥等。皆所以辅弼佛法,翼赞治道。其理
甚微,其关系甚大。此种事古今载籍甚多。然皆未明言其权之所自,
并其事之关系之利益耳。中阴虽离身躯,依旧仍有身躯之情见在。既
有身躯之情见,固须衣食而为资养。以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
仍与世人无异。若是具大智慧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
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其境界虽不必定同,不妨各随各人之情见
为资具。如焚冥衣,在生者只取其与衣之心。其大小长短,岂能恰恰
合宜。然承生人之情见,并彼亡人之情见,便适相为宜。此可见一切
诸法,随心转变之大义矣。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
阴。若已受生于六道中,则不名中阴。其附人说苦乐事者,皆其神识
作用耳。投生必由神识与父母精血和合。是受胎时,即已神识住于胎
中。生时每有亲见其人之入母室者,乃系有父母交媾时,代为受胎。
迨其胎成,本识方来,代识随去也。欲海回狂,卷三第十二页,第八
九十十一十二行,曾有此问。原答颇不中理,光为之妀正,当查阅之。
原答云,譬如鸡卵,有有雄者,有无雄者。未有识托之胎,如卵之无
雄者也。不知卵之无雄者,即令鸡孚,亦不生子,何可为喻。光只期
理明,不避僭越。故为居士陈其所以。圆泽之母怀孕三年。殆即此种
情事耳。此约常途通论。须知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如净业已成者,身
未亡而神现净土。恶业深重者,人卧病而神婴罚于幽冥。命虽未尽,
识已投生。迨至将生,方始全分心神附彼胎体。此理固亦非全无也。
当以有代为受胎者,为常途多分耳。三界诸法,唯心所现。众生虽迷,
其业力不思议处,正是心力不思议处,亦是诸佛神通道力不思议处。
光近十余年,目力不堪为用,故于经论不能广引以证。然其理固非妄
出臆见,以取罪戾也。死生,众生之大事。因果,教化之大权。愿阁
下不惜广长舌,以因果报应为转烦恼生死,成菩提涅槃之一助。则法
门幸甚,众生幸甚。
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
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
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
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
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
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
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
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
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
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颺,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
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
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
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
复吴希真居士书二
得预楞严法会,何胜庆幸。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
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至于实相
念佛,乃一代时教,一切法门,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
上等皆是。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楞严一经,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
要法。然又为持名念佛,决志求生极乐,无上大教。何以言之,最初
徵心辨见,唯恐以妄为真,错认消息。迨其悟后,则示以阴入界大,
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头头,咸属实相。既悟实相,则觅阴入
界大之相,了无可得。而亦不妨阴入界大行布罗列。所示二十五圆通。
除势至圆通,正属持名,兼余三种念佛之外。余者总为念实相佛法门。
以至七趣因果,四圣阶位,五阴魔境。无非显示于实相理,顺背迷悟
之所以耳。如是念实相佛,说之似易。修之证之,实为难中之难。非
再来大士,孰能即生亲证。以此之难,固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劝赞。
了此而犹欲仗自力以断惑证真,复本心性。不肯生信发愿,执持佛号,
求生西方者,无有是处。以实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
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于持名识其当体
实相,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
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犹其上焉者。了生脱
死一事,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哉。宜自详审。是知实相之理,不
可不知。息心研究楞严,则凡圣因果迷悟修证之若事若理,明如观火。
而自力佛力,持名实相之利益大小,亦明若观火。固当若自若他,皆
期以即持名而实相。决不致以好高务胜,离持名以修实相。致使徒有
修心,而无证果也。
复吴希真居士书三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故随顺
机宜,为之说法。俾得消除妄业,亲证本有。即一切众生皆得究竟涅
槃,了不见我为能度,众生为所度,以彼原是佛故。众生视佛皆是众
生,故西天九十五种外道,及此方拘墟儒士,莫不竭尽心力,多方毁
谤。必期于佛法断灭,了无声迹,而其心始快。然杲日当空,只手焉
遮。适足以彰佛法之光明,而形自己之浅陋而已。有宿根者,由谤佛
辟佛因缘,遂复归依佛法,为佛弟子,代佛扬化。无宿根者,当乘此
业力,永堕阿鼻地狱。待其业报尽时,往劫闻佛名之善根,当即发现。
由兹方入佛法,当即渐种善根,以至业尽情空,复还本有而后已。甚
矣,佛恩之广大深远,莫能形容也。一句染神,永为道种。譬如闻涂
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能如是生信,是谓正信。尔
宜勉之。又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今之人
每以世智辨聪之资,研究佛学。稍知义路,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
藐视古今。且莫说现今之人,不入已目。即千数百年之高僧,多有古
佛再来,或法身菩萨示现者。彼皆以为庸常,不足为法。未得谓得,
未证谓证。听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习
染,切宜痛除。否则如贮醍醐于毒器中,便能杀人。若能念念返究自
心,不但如来所说诸法,即能得益。即石头碌砖,灯笼露柱,以及遍
大地所有种种形色音声,无非第一义谛实相妙理也。谓古今无人者,
何曾梦见。祈谛信而勉行之。
与陆稼轩居士书
昨晚鹤年居士,持来庄居士所书法华经。见其笔法坚劲精秀,不
胜钦佩。但其用笔,犹有文人习气。于流通法道,似有未合。如俗体
帖体变体等,则有从俗之弊。又有执泥古体,如魔作磨,悬作县,玛
瑙砗磲作马脑车渠,阵作陈等,则有违时之失。如必曰悉依古文,即
时行正体,皆不堪用。则字字皆须更换,无一字可用矣。杨仁山破泥
古者曰,字须遵时,何必泥古。如必欲从古,且请先从人入二字改起。
古人字作(),入字作人。如人入不能改,则余字何须特改。且古体
亦非当日苍颉所制之字,不知几何变更,方成此体。君既好古,宜从
虫文鸟书为正体,则吾无由置喙矣。否则毕竟为无事生事,劳而无功。
生今反古,圣有明训。如庄居士志在流通,当一扫文人习气,字字遵
时。凡诸破体俗体等,一概不用。俾一笔一画,皆可为法。则刊而传
之,令见者闻者,发起信心。光虽固陋,当为序赞。此本且请保存家
中,以为后世子孙作遗念可也。又凡书经,中缝必须书经名卷数页数,
俾阅者一目了然。即纷乱亦不难整理。何可不依此法,以致后遇不通
佛法之人,便成颠倒错乱之咎。祈将中缝宜书之字,按页补足。则书
经功德,方堪圆满矣。光目力不给,兼以略无闲暇,未能逐一齐阅。
其中有三四字,随便标出。余未阅者,不能知也。
复刘智空居土书
昨接手书,知久病始愈,不胜欣幸。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耳闻
者之惊惧,远不如身历者之痛切也。当发起大菩提心,以教家亲眷属,
外及朋友故旧,及有缘者,则其利溥矣。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
此汝不善用心所致。夫念佛一事,当随各人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
声小声,皆无不可。何得一向大声念,致令伤气受病耶。然汝此大病,
虽由伤气而起,实无量劫来业力所现。以汝精进念佛之故,逐转后报
为现报,转重报为轻报。即此一病,不知消几何劫数三途恶道之罪。
佛力难思,佛恩难报,当生大庆幸,生大惭愧,生大净信。以净土一
法,自行化他。俾家中眷属,与一切有缘者,同生西方。则可不负此
病,及佛为现身也。普陀可不必来,以来往用费,动须数十。居家念
佛,一易进功,二不需费。甚好甚好。
复周智茂居士书
周木居士鉴,接手书,知生净信心,欲皈依佛法。然皈依佛法,
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力敦伦常,恪尽己分,生信发愿,念佛求
生西方。并须戒杀护生,吃素,如不能净素,亦当以不贪食为是,更
须持六斋,或十斋,否则便舆佛相背矣。今为汝取法名为智茂,以心
性如木,由烦恼障蔽故,心性不能显现,如木枯槁。既有智慧,则烦
恼不生,而心性之木自然茂盛也。所言五戒,且自考心,如能受而不
犯,则向化三问其佛前受之规矩,彼当教汝,光不备书。既皈依佛法,
当熟读文钞,依之而行,自不致受庸人所误,致求来生福报,及外道
炼丹运气,以求成仙等。汝果能领会得文钞义,纵百千外道,亦不能
摇动汝心。且勿谓此系光所说,恐不足依据。须知光乃取佛菩萨祖师
善知识之意而说,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祈慧察,则幸甚。
汝心高如天,志劣如地,口虽云依光所说,实则全依自己偏见。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极,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
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汝既不能通宗通教断惑证真,仗自力以了
生死。又不信佛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不可思议,若具真信切愿念佛
求生西方,无一人不得生者。净土法门,乃即生了生死之无上直捷圆
顿法门,于此法门方向尚未知,便以好高务胜之狂妄心,去研究起信
论。起信论实为学佛之纲要,然于劣根,及初机人,亦难得益。即研
得起信论通彻无疑,其用工尚须依念佛求生,方为稳当。况法相禅教
之精微奥妙高深而不可企及乎哉。汝心如此其高,乃不知分量之高。
其志又谓根性劣弱,何望生西,但能不堕恶道,此堪自慰。不知不生
西方,将来必堕恶道。此系违背佛教,及舆光说,何可云始终奉行教
诲,一心持念弥陀乎哉。今以汝之身,膺人之职业,又非上等资格,
其所立之心与志,真令人可叹可笑。汝且息彼做大通家之狂妄心,专
心研究净土法门中书,文钞与高邵麟徐女士书中备说。随所开示,依
之生信发愿,不以自己根器下劣,高推往生于度外。且常随动随静,
将一句弥陀,当做本命元辰。其居心行事,须要与诸恶莫作,众善奉
行之宗旨合。傥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
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
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效实益,况决难透彻乎。法
相禅教,毕生研究,也难得其旨归。即得,谁能不断惑业,了生脱死。
欲断惑业了生死,恐梦也梦不著。汝于光文钞尚未详阅,故其所说,
高则冲于霄汉,卑则入乎沧溟。文钞中屡屡说所当看之书,及看经等
法则,并法相禅教之难以得益处。以净土法门,仗佛慈力,其余法门,
皆须己力。一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一为特别教
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地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二种法门,不可并论,
而具足惑业之凡夫,可不慎所择哉。流通基金,纵欲增益,何可作募
缘办法。有信心有财力者,与之商量,俾其补助,即可矣。又经典甚
多,汝心欲大开门庭,郑州有几个人请。但取普通人能看者,请以备
购。有大部普通人不看者,须预订,转为代请,则省资本,亦不至请
来售不出,将钱占到不得受用耳。汝自谓来日无多,实力有限,光故
作如此说。傥不以为然,仍依自己心相而行,则光亦不强汝。能做得
一个大通家,亦是佛门之幸。恐汝大通家做不到,净土法门又信不及,
则两头落空。今生稍修点功德,来生必定生于富贵家。汝试细思之,
富贵人有几个不造业的。今日之国运危岌,民不聊生,皆是一班无智
慧修行人之来生福报所捣乱而成者。汝打甚么穷妄想,欲不堕恶道。
不生西方,则一生不堕者或有之,二生不坠者便少也。
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早则楞严大
悲十小咒心经,念毕,则念佛若干声,回向净土。晚则弥陀经,大忏
悔,蒙山,念佛回向。今丛林皆图省工夫,早则只念楞严咒心经,晚
则单日念弥陀经,蒙山,双日念大忏悔,蒙山。汝言禅门日诵经咒甚
夥者,不知乃朝暮课诵外之附录者。在家居士,功课亦可照禅门朝暮
功课做,亦可随自意立。如早晚专念弥陀经住生咒念佛,或早则专念
大悲咒念佛,晚则念弥陀经往生咒念佛。或有持金刚经者亦可。然无
论诵何经持何咒,皆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合修净业之宗旨。汝之所
说,乃见异思迁,虽是好心,实为心无定主,随境所转。何经何咒,
不称赞其功德殊胜。依汝知见,则看此经必废彼经,持此咒则废彼咒,
以力不能兼顾,势必如此,是尚得名为明理真修之士乎。再推广言之,
汝若遇参禅者赞禅而破斥净土,必至随彼参禅。及他天台,贤首,慈
恩,秘密各宗,每遇一知识提倡,必至舍此修彼。不知汝是甚么根性
要做法法皆通之大通家,但以业深智浅,大通家做不到,并将仗佛慈
力带业往生一法置之度外。到临命终时,不向镬汤炉炭里去,定向驴
胎马腹里去。即幸而不失人身,以今生尚无正智,颇有修行之疑福,
以兹享彼疑福,便造恶业一气不来,直入三途,欲得知天地父母之名
尚不能,况得知净土法门乎。汝看光文钞,作么生解,须知一句阿弥
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
乎。佛法如钱,在人善用,汝有钱则何事不可为。汝能专修一法,何
求不得,岂区区持此咒念此经,得此功德,不得其余功德乎。善体光
言,自可一了百了,否则纵说的多,汝仍是心无定见,有何益乎。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屡信屡退,屡修屡造之迹。亦由最初
教者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从浅近因果等起,便不至有此迷惑颠倒也。
然已往之罪,虽极深重,但能志心忏悔,妀往修来,以正知见,修习
净业,自利利他,而为志事,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故经云,世间
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从心起,心
不真悔,说之无益。譬如读方而不服药,决无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
药,自可病愈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坚,一暴十寒,则徒有虚名,毫无
实益矣。
复某居士书
易本圣人观象立法,示人以明明德亲民之道,非徒只为卜吉凶已
也。后世学者,舍本逐未,遂成艺术,可哀也已。试观每卦之大象,
其语言多剀切详明。如乾卦,则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
则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六十四卦之大象,可录之一幅,以为
立身行道之准。将由此以继往圣,开来学,岂区区然只成一算命之艺,
以求糊口而已哉。吾言不足为轻重,试熟读各卦之大象,自可悉知,
况各卦之全文,及一部之全文乎。易乃圣道之源也,故孔子读至韦编
三绝。年将七十,尚期天假以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其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为何如哉。愿深长思之,则幸甚。
复黄智海居士书
接手书,知修持严密,欣慰之至。五旬外人,兼以事务多端,只
好专修净业。若泛泛然研究,或恐经论不能大通,净业反成副事。所
言性心意之分别。心,多约体而言。意,即念虑,乃心之用。性,则
约心体之不变动者为论。若泛言之,心性皆可通称,而意则必指其念
虑而已。然心有真心,有妄心。言约体者,乃指真心。妄心亦属念虑,
乃心体上之妄念耳。藏通别圆四教,乃如来随众生根机,说相契之法,
有此等义,故智者依义而立此名目。藏教,为小乘根性,说经律论之
三藏,故名藏教。大乘亦有三藏,此单指小乘说耳。通教,乃大乘初
门,以根机不同,钝根则通前藏教,利根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别
者,各别,此教独菩萨法,所有教,理,智,断,行,位,因,果,
一一各别,未能如圆教之圆融互摄,故名别教。圆者,圆满,圆融,
以法法圆融,法法圆具,故名圆教。此教为最上佛法,乃佛以自己所
证所悟之理,与一切大根菩萨所说者。当看教观纲宗,自知其义,若
欲用笔墨叙说,不但太费力,且不如看彼之为得也。末世众生,根机
浅薄,欲于教义禅宗,得真利益,甚难甚难。唯净土法门,方可依怙。
试观显荫之死,远不如愚夫愚妇。而显荫之所知,非愚夫愚妇所能企
及,而愚夫愚妇之所得,又非显荫所能企及。正光所谓性水澄清,由
分别而昏动,识波奔涌,因佛号以渟凝,故致上智不如下愚,弄巧翻
成大拙也。愿居土专志净业,勿歆羡于宗通说通,庶可于了生脱死,
不成画饼。周德广,二月初二,念佛坐逝,无悲恋之情,有悦豫之色,
当必直入莲邦,为弥陀弟子矣。去年病中,发愿以所积万金作善举,
因以七千元交光,三千四百元,印大士颂一万部,一千六百元印不可
录,二千元印新排之增广文钞。余三千元,作别种善举。其子四人,
俱不甚丰裕,而能以亲所积者,为亲作功德,不肯自己受用,亦可谓
难行能行矣。祈专志净宗,勿被密宗现身成佛之语所动。现身成佛,
乃理性,非事实。若认做事实,则西藏东洋之佛,不胜其多。且勿说
平民,即班禅之心行作为,佛气尚无,况说成佛乎。以彼于民不聊生
之时,犹然不惜百姓脂膏,任其铺排耗费,而钱到己手,便当命宝贵。
毫无慈悲喜舍之念故。显荫自命得密宗正传,谓佛法东流中国。唯弘
法大师教理圆妙。历斥中国各宗祖师,皆不及弘法大师之正传。而死
时竟成一业识茫茫,无本可据之人。其已现身成佛矣,何又结果如是
也。祈洞察是幸。
菩萨之心,犹如太虚,无不包括。欲利益众生,作种种方便,先
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不得以凡夫知见,妄生测度。以彼已证法忍,
了无人我之可得。唯欲摄受一切众生,入于如来大觉法海。若有计校,
便属情见,便与无人我之道,不能冥契矣。云布施头目膸脑,则诚然。
至于妓女彩女等,不过扩充菩萨布施之心,不可以词害意。若死执其
语,则愿令阿僧只世界妓女充满之文,又将如何安置乎哉。此显菩萨
内外俱舍,了无贪惜。内而头目膸脑,外而国城妻子,无一法生贪著,
故能于生死中独得解脱。彼受施者,由菩萨愿力摄持,或于即时,或
于后世,无不亲蒙利益,了生脱死。如歌利王之割截身体,后为最初
得度之憍陈如。此种如太虚量之大菩提心,何可以凡夫小知小见测量。
须知未得法忍之凡夫,心中当慕菩萨之道,其行事当依凡夫常理。否
则便于住持法道,或有妨碍。若未证无生法忍,即不住持法道,亦不
宜学菩萨之舍头目膸脑等。以自力不足,不堪忍受,若自若他,俱无
所益。凡夫须按凡夫能行者行之,则可矣。
复潘对凫居士书
前者大梦未醒,致有冲突,不胜惭愧。今梦醒矣,本欲无言,然
恐阁下或有未喻,且略陈之。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
子此语,极确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说一切利,衰,毁,誉,称,
讥,苦,乐,各有前因,致获现果。了此,则只宜自忏宿业,何暇怨
人乎哉。所以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
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受宠若惊,受辱不怨,
逆来顺受,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此传作于民国十三年,彼在青岛悦
来公司,函告于(光),实未寄文来。(光)极力呵斥,令毁其稿。至
今年四月,彼持其自作之年谱令(光)看,于十三年谱内,有此文。
(光)即将传文撕作粉碎,极力呵斥,谓彼是甚么人,何得自作年谱。
而又何得妄造谣言,陷(光)于以凡滥圣,藐视天下宗教知识,及贤
士大夫之极大罪中乎,令永勿再录。至八月,因催印观音颂到申,于
友人处,见彼油印之文(光)持回撕之。时彼亦寄居太平寺,谓之曰,
汝以此恭维(光),甚于持刀杀(光)百千万倍,令勿流布。岂知彼
早已寄于海潮音令登报矣。及阁下寄来,(光)意谓才印未久,尚可
收拾,所以祈蔚如劝阁下尽行焚毁,务成爱我之实。又令上海居士林,
净业社,各于林刊月刊声明,免致不知者谓彼承(光)意而作耳。及
阁下来书,方知不可收拾,遂悟孟子,子思,及佛所说之各事理,而
心中已于此了不介意。是盖宿业所使,只可自怨宿生少栽培,何暇怨
彼之妄造谣言乎。马契西此举,(光)于一切前境,皆悉无烦计虑,
或可完我天真,卒能无愧于自心耳,则是因祸而得福,实为大幸。阁
下所印之传,随阁下意,烧之也好,散之也好。如其爱我情殷,略将
(光)诫彼之意,撮略叙百数十字,印于皮子里边之白垫纸中,以免
无知者之效尤更好,并非为洗雪此诬,免人唾骂也。何以故,唾骂者
愈多,(光)得利益愈深,以非(光)自为,而(光)受唾骂,则其
消业障而增福慧,有如金刚经十六分所说者。(光)色力衰弱,冗事
繁多,以致净业工夫,徒惭疏略,得此因缘,用作不修而获益之据,
幸何如之。
与聂云台居士书
接贵家语,不胜钦佩。文正公心法,阁下得而传之,故能脱离富
贵习气,乐我天真,不随物转也。致某君书,实为振兴颓敝之妙法,
恐某君无此志向,则了无所益。然公之众览,必有肯取法者。盗窃因
缘,推至其极,则可以为圣为贤,实为救世至文。由是知因果之道,
至深至远,彼以因果为权渐小乘者,皆道听途说之流也。光常曰,因
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之世,若
不提倡因果报应,虽佛菩萨圣贤俱出于世,亦末如之何矣。又曰,善
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又曰,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
操得一大半。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
有贤妻贤母,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彼学堂提倡男女平
权,直是不知世务。须知男有男之权,女有女之权。相夫教子,乃女
人之天职,其权极大。
光之愚见如是,不知阁下以为然否如其不甚悖谬敢祈大加发挥亦
未始非挽回世道之一助也。
复乔智如居士书
凡人做事,当认真做,不可潦草塞责。况佛弟子为监狱之教诲师,
有感化人心,成就正器之责任乎。语云,君子思不出其位,既膺此职,
必期于令监犯革心服化为事,则功德大矣。所言三女居士,既欲归依,
当与彼说,要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必须要诸
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善教儿女。儿女虽小,万不可任性憍
惯,必须对彼常说因果报应,使彼心中常存畏惧,自然不至将来作伤
天损德之事。此提倡因果报应,及善教儿女,乃天下太平之根本法轮,
对一切人,皆当以此相劝,非但为女人言也。陈吴氏法名志清,康金
氏法名志净,倪康氏法名志澄,总以出此浊恶世界,生彼清净佛国为
志而已。祈为函致,兼说光所嘱之意,令彼作一真实修行人,并教儿
女亦修行,庶不愧归依佛法之一大事也。天下治乱,在于家庭中操之
有道与否,此根本上之切实议论也。
复江易园居士书
接手书,知贵地净土法门,由阁下提倡,得以大行,慰甚。光徒
张虚名,毫无实德,但愿有益于人,即属虚张声势,其损在我,而人
或得益,亦所乐为。如谈梅口酸,想崖足战,虽无实事,人起斯心。
亦非无益。至于阁下拟以慈觉故事,直令光惭愧无地耳。光愿再寄二
十包文钞,以期送有缘,并留图书馆以长供阅览又今之提倡佛学,须
注重于净土法门,及因果报应。并令入社之人,各各戒杀护生,各各
善教儿女。国之荒乱,由乏贤人,其源由家无善教而始。而家庭之教,
母教更为要紧,故教女比教子关系更大也。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
人少有贤母,长有贤妻,欲不为贤人,不可得也,此正木清源图太平
之良策也。愿阁下于提倡佛学时,谆谆以此告之,庶佛法世间法皆振
兴也。
复唐大圆居士书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御医,
凡医书,病源,脉诀,读得熟如明镜映现,及至临证,则茫无所从,
不知该用何药。汝之所问,与此医生见识,毫无有异。佛法原是教人
了生死的非只当一种高超玄妙话说说。彼下劣知见之当哲学研究佛法
者来,必须先对彼说佛说法之所以然,是要人对治习气,洗心涤虑,
敦伦尽分,慈悲仁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自利利他,共证真常,渐次修习,至成佛道耳。所有经教,皆为发明
如上所说诸事理故。若唯求明了,不欲实行,岂非优人作戏,尚得谓
之为学生乎。如其天姿聪敏,不妨研究性相各宗,仍须以净土法门而为
依归,庶不至有因无果,致以了生脱死之妙法,作口头活计,莫由得
其实益也。必须要主敬存诚,对经像如对活佛,不敢稍存怠忽,庶几
随己之诚大小,而得浅深诸利益也。至于根机钝者,且专研究净土法
门,果真信得及,守得定,决定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校彼深通
经论,而不实行净土法门者,其利益奚啻天地悬殊也。如上所说,无
论甚么资格,最初先下这一味药。则无论甚么邪执谬见,我慢放肆,
高推圣境,下劣自居等病,由此一味阿伽陀万病总治之药,无不随手
而愈。汝学到一肚皮佛法,于此二种学生,便没奈何。可知汝但知说
药,自己也未实行,使汝实行,断不至怀此种疑。而以昔某某为文殊
普贤之俦,此皆由不能监别真伪,遂致茫无所从,或至以伪为真也。
汝父之不能吃素,由于不细心体贴,反身而观。设使自己作了食物之
牲,断不至愿人杀而食我,今有五谷养命,尚欲助其贪馋,生死不了,
到了被人食时,诚可哀闵,而已无可救援矣,哀哉。念如已剃发,受
戒固为正理,何必又待。但须审其本心,及察其平日对境之感想,果
能具足清操,便当成就僧相。如或虽近此种气象,难具百折不回之真
切铁心,则还是从夫为嘉。念光亦然。汝于某报中,载念如念光二人
之论,(光)绝不以为然。即使实是九岁童女所说,不登报有何所损。
傥代为作,则成欺世欺人而令作伪。即彼自作,或致自矜自恃,遂
成我慢。此等皆汝不知临证下药之实案。汝既不以,(光)为无知,
(光)不妨以无知为有知而与汝言之。汝绝不知教小人之法则,故有
此举。使汝知者,断不登报。显荫之天姿极聪明,自己本好胜好名,
谛法师不能下抑彼矜张之药,至于短命而死。汝于念光亦然。无得居
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要出家。使不出家,无由闻法修行,尚有可
原。今藩篱大撤,在家人研究修习者其多如林,得利益生西方者,亦
常有其事,何得要离亲出家乎。此事(光)绝不赞成。按实说,当今
修行,还是在家人好,何以故,以一切无碍故。出家人之障碍,比在
家人多,是以非真实发道心者,皆成下流坯,无益于法,有玷于佛也。
复汪雨木居士书
(附来书)
雨木念佛十年,略知旨趣。窃谓灵峰,梦东诸大师,及我师文钞,
所示念佛方法,大抵皆就愚夫愚妇通途立说。若吾辈能通文字,心思
复杂之人,仍用彼愚夫愚妇之念佛方法,断断不能往生净土。鄙意以
为念佛求生之人,当先求知念佛的是谁,盖既见主人翁,则念佛方有
用处,往生方有把握。不特念佛应当如是,即念经持咒,亦何莫不然。
今人动谓老实念佛,死心念佛,即可往生。不知苟不能识得念佛的是
谁,则念佛何能老实,何能死心。纵使日夜十万声,于生死有何相干
哉。有以古人多专主持名,不参是谁相诘者,雨木曰,此乃古德罢参
以后之事,初心非可效法也。雨木见今日念佛之人,十九不明此旨,
实可哀愍。尝时时苦口劝人,而居士中竟有谓我为邪见者。佛法真义,
沈晦至此,曷胜痛叹。兹特披陈所怀,敬求印证,并乞详加阐示,众
生之幸,非仅雨木一人之幸也。
详观来书,不胜钦佩。阁下欲令一切人亲见本来,直登上品,观
经所谓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劝进行者,其阁下之谓乎。
虽然,说法当须观机,若不察机,妄投法药,则与庸医以药杀人无异。
须知禅净二宗,归元是一,修法各别。禅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宗,净以
信愿念佛求生为宗。使世皆上根,则阁下所说,诚为有益。而上根甚
少,中下甚多,不教以信愿求生,而教以参究是谁,参而得之,固为
大幸,尚须重发切愿,以求往生。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
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而今之参
者,其能真到大彻大悟地位者有几。夫知念佛的是谁者,乃大彻大悟
明心见性也。勿以余人论,即阁下亦未曾到此地位。何以知阁下未到,
以到则决不敢说灵峰梦柬为就愚夫愚妇立说,而不知是谁,即老实念,
死心念,亦不得名为老实死心,纵使日夜十万,于生死有何相干,及
谓古人专主持名为罢参后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语。由是言之,阁下之
心,实欲自利利人,阁下之语,实为自误误人矣。切请缄默莫说,否
则如来普度众生之一大法门,被阁下关塞锢蔽,莫由开通,其罪当与
谤佛谤法谤僧相等,可不慎乎。阁下之见,以不知契理契机之所以然,
妄执利上根之法,而普劝一切修习,遂成偏执谬见。以不合机之法,
妄行劝修,谓为佛法真义。光虽庸劣,敢与阁下同陷谤佛谤法谤僧之
咎,而妄为赞许乎哉。如谓不然,祈付丙丁,各行各道即已,光岂能
强阁下舍己所学而从我乎。不过以阁下见问不得不直贡愚诚耳,祈洞
察是幸。
复盛机师书
昨接汝书,不胜慨叹。汝学佛者,何得以自己知见,测佛境界,
测之不得,遂生疑惑乎。夫证真如者,则三际坐断,十界平沈,有因
缘故,亦可于一念现无量劫,于无量劫作一念,念劫圆融,两不混滥。
汝谓六十小劫,犹如食顷,五十小劫,只如半日,无此事理。然则经
中所有大小互入,念劫互现之说,皆为妄语乎。如来初成正觉,现圆
满报身相,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华严经,二乘在座,不见不闻。
所见之佛,乃老比邱相,所闻之法,乃生灭四谛。故维摩经云,佛以
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汝将谓无此事理乎。须知时无定法,
随人所见不同,佛菩萨境界且置,姑以凡小之境明之。周灵王子子晋,
学仙,过七日,于缑山出现,已到晋朝,故有诗曰,王子去求仙,丹
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几、读平声、近也。从周灵
王至晋彼出时、将及一千年耳。)又吕纯阳遇锺离权于邯郸逆旅中,
锺劝其学仙,吕意欲得富贵后方学,锺与一枕令睡,则梦见由小至大,
以至宰相,五十年富贵荣华,世所罕有,子孙满堂,其乐无央,后以
一事与上意不合,遂自引退,乃醒。睡时逆旅主人煮黄粱米粥,梦中
出入将相,做许多大事,经五十年之久,及醒,黄粱粥尚未煮熟,此
不过仙人所现,尚能于一念中作五十年境界事业。佛为天中天,圣
中圣,诸大菩萨已证法身之境界乎。故善财入弥勒楼阁,入普贤毛孔,
皆于十方世界,行六度万行,经佛刹微尘数劫,汝看此文,又将何以
测度乎。须知三际无实体,而在凡夫分中,只见凡夫所应见之境,不
得以凡夫所见之境,谓佛菩萨亦复如是,了无有异也。今为喻明,如
镜照数十重山水楼阁,实无远近,而复远近历然。世闲色法,尚能如
是,况已证唯心自性之心法者乎。故曰,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
尘裏,转大法轮。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
于毫端也。汝既发心闭关,当恳切至诚礼拜持诵,以求三宝加被,令
其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属不思议境界,但当仰信佛言,勿妄测度。
果能恳切至极,自可悉皆明了,亦不须问人也。若不在恳切至诚礼拜
持诵上致力,终日取非凡夫所能测之境界而妄测之,则与幻人法师同
一覆辙,欲不受谤佛谤法谤僧之罪报,何可得乎。祈慧察是幸。
与方远凡居士书
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之病,乃不知慎口腹,
贪食水果凉物之所致者。及乎有病,不能从善养上令恢复,而一味靠
医生转移。医生每遇富贵人之病,便大喜过望,遂用种种方法,令其
阔张,而后始令收敛,则金钱自可大得矣。然医之善者,亦只医病,
不能医业。即如子重病肠痈,医云非开剖不可,汝四婶不放心,遂不
医,与德章拌命念佛念金刚经,五日即愈,此病可谓极大,极危险矣,
然不医而五天即愈。子庠之颠,乃属宿业,汝四婶以至诚礼诵,半年
即愈。汝父既皈依佛法,当依佛所说,不当信从洋医,特往彼医院去
医也。使一切病皆由医而始好,不医便不好者,则古来皇帝,及大富
贵人,皆当永不生病,亦永不死亡。然而贫贱者病少,而寿每长,富
贵者病多,而寿每短。其故何哉,以一则自造其病,二则医造其病,
有此二造之功能,欲脱病苦,其可得乎。祈为汝父说,不必往上海求
西医,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之大医王,则自可勿药而愈
矣。求西医好否参半,求大医王,或身躯上即好,即身躯上未好,而
神识上决定见好。若妄欲即好,完全废弃先所持之戒,大似剜肉做疮,
有损无益。西医未入中国,中国人有病皆不治乎,固宜放下妄想,提
起正念,则感应道交,自可全愈矣。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
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是不知惭愧
之人,以所杀蚕命,实非小可。至于服阿胶,更非所宜问者,此与吃
肉有何分别。阿胶吃了就会不冷乎,倘日常礼拜,身体自然强壮,何
用阿胶为哉。彼贫人亦曾过冬,谁曾用丝绵阿胶乎。一言以蔽之,曰
不知惭愧,与不知自己是甚么人而已。祈洞察是幸。
复慧朗居士书
接手书,不胜感愧,(光)粥饭庸僧耳,何可与诸君论外典事。
然既见托,只得略说所以,欲知此义,及所主,先须知命为何物,力
为何物,并列子意中将二子认作何物,然后再讲所主,则便成有功于
世道人心之言论。若俱不知,则此力命之说,皆非儒佛所许。命者何,
即前生所作之果报也。又依道义而行所得者,方谓之命,不依道义而
行所得者,皆不名命。以此得之后,来生之苦,殆有不忍见闻者,如
盗劫人钱财,暂似富裕,一旦官府知之,必至身首两分,何可以暂时
得乐,便谓之为命。力者何,即现生之作为之谓。然作为有二,一则
专用机械变诈之才智,一则专用克己复礼之修持。列子所说之命,混
而不分,所说之力,多主于机械变诈。故致力被命屈,无以回答。
以孔子困陈蔡,田恒有齐国为命,是尚可谓之知命哉。孔子不遇贤君,
不能令天下治安,乃天下群黎之业力所感,于孔子何干,颜渊之夭,
义亦若此。田恒之有齐,乃篡夺而有,何可为命。现虽为齐君,一气
不来,即为阿鼻地狱之狱囚,谓此为命,是教人勿修道义而肆志劫夺
也。吾固曰,列子不知命。不观孟子之论命乎,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方为真命,则不依道义而得,不依道义而失,皆非所谓命也。列子论
力,多属于机械变诈之才智,圣贤之所不言。圣贤所言者,皆克己复
礼之修持也。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
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木从绳则正,
后从谏则圣。惠迪吉,从道凶,惟影响。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欲寡其过而未能。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人皆可以
为尧舜,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皆力也,此儒者之言也。
至于佛教,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令其忏悔往业,妀
恶修善,必期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戒执身,不行非礼。以定摄
心,不起妄念。以慧断惑,明见本性。皆克己复礼修持之力,依是力
而行,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下焉者。故楞严经云,求妻得妻,(求
妻者,求贤慧贞静之妻也,否则妻何得向菩萨求。)求子得子,求长
寿得长寿,求三味得三味,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大涅槃者,
究竟佛果,皆由依教修持而得,其力之大,何可限量。袁了凡遇孔先
生,算其前后诸事,一一皆验,逐谓命有一定。后蒙云谷禅师开示,
兢业修持,孔生所算,一毫不应。然了凡乃一贤者,使其妄作非为,
则孔生所算,亦当不灵。是知圣贤训世,唯重修持,如来教人,亦复
如是。故所说大小权实法门,无非令众生断除幻妄之惑业,彻证本具
之佛性。故世有极愚极钝者,修持久久,即可得大智慧,大辩才。列
子以一切皆归于命,则是阻人希圣希贤之志,而奖人篡夺奸恶之心,
俾下焉者,受此祸害于无穷,即上焉,者亦颓奋志时勉之气,以致终
身不入圣贤之域,作一碌碌庸人。此一篇文,完全于世无益,有何可
研究之价值乎哉。(光)少不努力,老无所知,偶因问及,任已意说,
其是与非,任人所指。又(光)年近七旬,精神衰颓,兼以冗务繁多,
直是不能支持。祈勿再以此种事来问,再来问,则原函寄回,决不答
复,以免于人无益,于己有损也,祈慧察是幸。
复庞契贞书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
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
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
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
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世间善人,尚不饮
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
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彼吃了死的,会
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
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
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
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
当日实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
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
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
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
复袁闻纯居士书
接大圆书,谓居士与夫人,并令郎,皆欲皈依于光。夫光一迂
腐不堪之粥饭僧,大圆不详察而谬为皈依,何居士又踵袭其谬,而不
以为浼乎。虽然,泥塑木雕之佛,敬之亦可生福。汝既发心,且即将
错就错,一旦翻然悟其非真,不妨再转而敬真佛,固未始不可也。今
为汝取法名为智纯,令夫人为智本,以众生本具佛智,由烦恼夹杂,
则如金在矿,不得真实受用,则此本具之智,变而为妄知。虽此妄知
依本智而起,而本智之体用全失,若反而念佛以自摄其心,则其智渐
归于纯而得其本矣,此与令夫妇命名之大意也,不知有合於于汝心否。
又智本既能持月十斋,年三斋,何不长斋,食彼之肉,养我之身人固
习而安之,试一反思,则将战惧不安,况实杀之食之乎。孟子谓如知
其非义,斯速已矣。夫与子皆长斋,汝何忍不长斋,净业正因,以慈
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
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扶球当名福球,以环球之祸,由于不知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遂致任自己野蛮心,行弱肉强食,互相残
害之惨事。汝既皈依佛法,当以此事此理,由自行而渐及于他,俾一
切内而眷属,外而乡党邻里与一切相识之人,同知此理,同皆诸恶莫
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则杀业消而风俗淳厚,神人和
而天下太平矣。诸恶莫作二句,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切勿浅视,当
从举心动念处审察。若能推致其极,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余福慧果
位乎哉。佛于大乘经中屡言之,非出于阴骘文,乃文昌帝君引用佛经
耳。其余修持净业之说,文钞中具说之,此不详书,今之世道,乃患
难世道,若不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为依怙而常念之,则祸患之来,
或所不测,及其卒遇,徒唤奈何。倘能预先持念,必有冥为转移。况
生死到来,人各有此日,故宜常作临终想,则一切非分之妄想,与不
能资之以了生死之诸法门,自不致力驰骛,而令此决定仗之可了生死
之法荒疏不修也。愿汝夫妻父子,同不以光言为迂腐,则幸甚。
末世众生,根机陋劣,不依净土法门,决定无由了脱。一班好
高务胜者,多多越分自命,觉得禅教之理性渊深,逐不以净土为事。
从兹弃佛力而仗自力,弄到结局时,皆成种远因而了不得其实益耳。
智本与汝夫妇也,汝能实行,彼久而久之,则相观而化,固无所用其
忧虑也。谭磬云之著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
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
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磨
镜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医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
垢未净,医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
决非镜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复袁福球居士书
所言由佛学撮要,顿生正信,一以宿有善根,一以令严慈之熏陶
使然。印光一介庸僧,于法道无所知晓,唯谛信净土,以期带业往生。
有志愿相同者,随便酬答以自分之事业,意似有可取者,而文笔肤浅,
实为贻诮高明,不禁惭惶无地。何得以理圆词妙等以誉之,不惧膺以
凡滥圣之愆乎。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
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
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
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
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
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当过细看印光与永嘉某居士之极长
一信,则可知。至于悟无生以后,护持保任,销镕余习,彼自了明,
何须预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否则纵令饮者说得十分的确,而未
饮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将此悟无生忍,看得容易,恐自
己或悟而不知保任护持,致余习复蒙,得而复失,故有此问。真无生
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菩萨,即别教之
初地也,谈何容易。祈且依印光文钞所说而行,待其悉知净土法门之
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异说所夺,此后若有余力,不妨
兼研诸大乘经论,以开智识,以为宏净土之根据。如是则虽是凡夫,
可以随机利生,行菩萨道。且勿妄意高远,恐或于事理不清,则难免
著魔。永嘉某居士之长信,专治此病,彼病与汝病,名目不同,性质
是一,光固不愿多说,祈于彼信领会之。须知悟后之人,与未悟之人,
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则别。未悟无生者,境未至而将迎,境现前而攀
揽,境已过而忆念。(攀揽二字,赅摄好恶憎爱,勿谓好爱为攀揽,
憎恶为不攀揽,)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
所黏,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
想。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网常伦理,与
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
于境无心,便于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则是深著空
魔,堕于顽空,由兹拨无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滥圣,坏乱佛法,
疑误众生之阿鼻地狱种子矣。此中关系,甚深甚深,光固不得不为略
陈其利害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世间之乱,乃众生同分恶业所感,彼邪僻
诸说亦然。世风之变,最初皆一二人为之发起,治乱邪正,无不皆然。
何可不于人力转变处讲,而专归于佛菩萨显神变乎。佛菩萨非不能显
神变,奈众生业重,亦无如之何。譬如浓云厚雾,渺不见夫天日,将
谓天日已无有乎。而人与天地,称为三才,僧与佛法,名为三宝,其
如此称者,以参赞化育,宏扬法道之义而名之。汝专欲弃人力,而任
佛菩萨天地之力,是尚可谓知道者乎。大乱之世,大悲菩萨示现救护,
亦救其有缘耳。以乱乃同业,其宿因现缘乃别业,有感菩萨之别业,
则蒙菩萨加被救护,何可笼侗而论。菩萨逆顺方便,救护众生之事,
非胶知板见者所能知。今为汝说一例,由此而推,勿道是菩萨,即真
怨家,亦好作入道成佛之基。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
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
阿罗汉,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北俱卢洲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
道。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世间绝
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
心,以求了生死乎。至谓拥强兵踞高位,作种种苦恼众生事者,或亦
有大悲示现者欤。此义唯可与通人言,不可与无知无识者道若是通人,
即真恶魔,亦可得益。无知无识者若知此义,则不知发心修行,反去
毁谤佛法。譬如用药,小儿不肯吃药,涂之于乳,则不吃而吃矣。汝
欲作通人大张此义,则害人处多而利人处少矣。且祈缄默,勿妄谈说。
佛菩萨之境界,非凡夫所能测度。中国之贫弱,由于不依礼义,依礼
义何至贫弱。试问贫弱之因,何一不是贪赃受贿以利外人乎。汝未认
清病源,便谓药不见效,可谓智乎。外国之强,以国小,不同心协力,
不能自立。中国则人各异心,纵有同者,外人以贿诱之,则随贿所转,
不但不顾国与民,并将自身亦不顾,谓为奉行礼义之失,其可乎哉。
昔林文忠公之驱夷,即是其证。以后大小事,何一非中国代为周旋令
成乎。中国之人,多半皆属亡八字,故致外国如是之强,中国如是之
弱,使皆守礼义,则外国之无益各货,将无处可消,而中国一年当保
全数千万万金矣。中国人之下作,诚可谓下作之极矣。孟子曰,独孤
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汝虽读书阅世,未知读书
阅世之道,故有此问也。为今之计,当以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及改恶修善信愿往生,为挽回劫运,救国救民之第一著。谈玄说妙,
尚在其次。然欲救世,非自己躬行,断无实效。由身而家,由家而邑,
由邑而国,此风一倡,或可有意料不及之效,否则便难梦见矣。
与周法利童子书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
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精力强
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
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
直说,好领会。宜常读常思,改过迁善。于暇时尤宜念阿弥陀佛,及
观世音菩萨,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切勿以为辛苦。古语云,少
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光阴,后来纵然努力,亦难成就。
以年时已过,记性退半,所学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第一先要做好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第二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勿
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
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坏心,即有罪过。要
想得好报,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物,无害于自他
方可。倘不如此,何好报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决定
莫有好像现出。所现者,与此丑像了无有异。汝果深知此义,则将来
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祈审慎思察,则幸
甚幸甚。
与马契西书
人生世间,须安本分,越分作为,及与赞誉,皆为招祸取辱之本。
光一庸劣粥饭僧,汝为甚么为我作传,胆敢以去圣时遥,真修日鲜等
四句下,便以我承之,令我得罪于天下宗教知识,贤士大夫。汝意谓
说得好听,便为荣幸乎,不知以凡滥圣,罪在不原。汝亦曾看楞严经,
何不知犯大妄语,其罪重于杀盗淫罪,百千万亿倍乎。汝如此妄为,
不但汝自己罪过得不得了,且令光现在受明眼人唾骂,将来受阿鼻地
狱之苦报,无有出期。譬如庶民,妄称帝王,罪必灭族。良以大妄语
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汝以此当架子摆乎。祈将其稿焚之,以后不
得另有所述。我只要得生西方,要传做甚么。汝将谓由此便可留芳百
世乎,而不知瞎造谣言之传,不但遗臭万年,且复受苦永劫也。若以
吾言为非,则是魔王眷属,请从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