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指佛之弟子。舍利子,也称舍利弗,以其母之眼似舍利(鶖鹭)鸟之眼,故名其母为舍利,其子即为舍利子。
五蕴何以是空?以两层意思解:粗浅者,“不异”;深入者,“即是”。“不异”者,虽为两事而相辅相成,如灯与烛,虽为异物而同具相同之功用也。又,“不异”者,色是幻色,其相似有而其体本空。色由空生,随缘而生,空在色中,色在空中,互不相碍,互不相离。“即是”者,直下便是一事,更无分别也。如汽、水、冰,相上虽似三物(气体、液体、固体),本体却是一个。色外无空,空外无色,色空一如。“观”即“照”之因,“照”即“观”之果。观与照之详述,可请参阅拙著《金刚经白话》一书中的“《金刚经》总论”一文。能悟此“不异”、“即是”者,则可明深般若也。色空为一事物之两面,空为其体,色为其相。一切诸法皆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空寂无相也,此则为“空观”。“空观”有四教之别:藏教分析诸法而观空理,故谓“析空”;通教不须分析,以万法譬之幻梦之体,而直证空,故谓“体空”;别教于假、中之外观空,故谓“偏空”;圆教观假、中即空,故谓“圆空”。可见“不异”者,乃藏、别之析、偏也;“即是”者,乃通、圆之体、圆也。佛说之“空”,非偏空、非顽空、非与有相对之寂空,乃不空而空,立时即空也。所谓万象宛然而不碍其空也。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者,“不空”为“有”,“空”为“无”。不空者,为人心息相依之正觉妙有;空者,为人性情合化之浑然真空。此以观照法观五蕴皆空。外境知空,依外境之内心亦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四句,正是断疑生信,正断小乘疑,兼断菩萨疑。
断小乘疑者:一者,小乘修我空观,照见五蕴无我(析空),但得“我空”观,而执五蕴之法不空。今明“色不异空”,则五蕴法皆空。二者,小乘人灰身灭智,住偏空涅盘,视色空互异。今明色空相即,“空即是色”,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则破色空互异之疑。
断菩萨疑者:一者,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今明色空不异。二者,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今明色即是空,非灭色后方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明空即是色,不可以空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