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寓禅于农,农中悟禅的修行方式简介
佛教本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但中国的佛教有个“农禅并重”的特色,就是说一边在田里劳作一边修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布袋和尚,著有一首《插秧诗》,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特点: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田中插秧,退即是进,也即禅宗所说的“寓禅于农,农中悟禅”。
这种汉传佛教的“农禅制度”,就是参加各种生产劳动,“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需要全寺僧众参加时则进行“普请”,出牌告示,寺院僧众必须参加。
普请制度,即普遍邀约大众劳作的制度,亦称出坡,在唐代即已行于各地。如四月佛诞节日摘花上供品,六月粮食的晾晒储藏,平时的摘菜,溪边的搬柴,节前寺舍扫除。日本和尚圆仁,在来大唐留学求法时,用汉语文言文写了一本笔记叫《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中记载了开成四年(839)九月二十八日,他到了山东赤山院,庙里开始收蔓菁萝卜,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恰好庙里的柴烧完了,于是所有的僧人则“尽出担柴去”。
二、农禅制度的形成
“农禅并重”最初孕育发端于禅宗的四祖道信。根据《传法宝记》(编者注:此书是唐朝杜方明撰。有敦煌写本三种,现藏于法国国民图书馆。)所记,道信经常劝门人说:“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即闭门坐”。道信提倡大家从事劳动,开垦荒地,通过劳作解决吃饭的问题,并且认为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禅宗祖师把这种独特的参禅方式保留下来,并由百丈怀海禅师完成确立。
原印度戒律中,僧人原本是乞食为生,不得开掘土地,这样就能避免杀死地下的生命,也可以避免滋生烦恼。百丈怀海禅师选择了折中的方式,制定了《百丈清规》(原名《禅门规式》),这也就是“农禅并重”的一次理论实践。
后来经过历朝多代的修订,《百丈清规》得以完善,传播广泛,到了元代,《敕修百丈清规》由朝廷颁令全国,农禅方式从此得以确立。百丈清规是应禅宗教团的出现和不断壮大的形势而出现的。禅宗的真正崛起,是以清规的创建为主要标志,而清规的制定,又为禅宗寺院的普遍兴起起到了根本的推动作用。
三、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故事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的法嗣。生于唐玄宗九年,寿九十五岁,至宪宗元和九年正月归寂。
百丈禅师从年轻时候起,直到坐化之日止,每天都毫无例外地与僧众们一起“出坡”操作,从不间断。而且,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洗衣,日日如此。
一天,大家看他年事已高,每日出坡实在太辛苦,就把他劳动时所用的工具藏起来,让他找不到工具。
百丈禅师仍然坚持要与大家一起出坡工作,但是谁也不告诉他工具藏在何处,都各用各的,一把多余的工具也没有。百丈就不吃东西了。
人们没有办法,第二天只好把工具又拿了出来给了大师,请其与大家一起参加劳作,百丈禅师才又恢复了进食。
农禅并重的方式,是我国独有的佛教文化。
四、这种方式对日常修行的一点启发。
宣化上师在讲解《六祖坛经》时,曾经说到唐朝“农禅并重”制度的作息时间,特摘录如下:
当时六祖大师的南华寺也是天天坐禅,出坡(做工)。当时功课特别紧,早农三点半起身,四点做早课,到五点就坐禅,天一亮就吃早粥,後又坐一个钟头的禅。此时大概八点了,就出坡做两个钟头到十点,在山上种地、砍树、造房子,有两千多人做工,两个钟头就做很多工。
做完工回来休息一个钟头,十一点多吃中饭,吃完饭後又坐禅,十二点坐到两点。从两点钟又出坡,做到四点钟。回来後又坐禅、拜经、拜忏到晚间十点钟,有的到十二点。各人自己用自己的功,天天如此,道风特别严谨,任何人都要守规矩,几千人同聚而听不见一个人讲话。为什麽呢?因一讲话自己的功就用不好了,用不好就打妄想。为什麽你打妄想?就因你没有专心用功。当时六祖大师的道场就这麽严格,所以怀让禅师也来参加这种工作。由知客师引他见六祖後就礼拜叩头。
这一段话,是说早晨三点半起床,12点休息,一天劳作四小时,坐禅至少六小时,剩下的时间听课念经,还要讲解。算上打扫卫生吃饭的时间,一天非常的紧凑,根本没有松懈可言。
我们在家的人,有本职工作,还要拉家带口,洗衣做饭。工作一般是八小时工作制,可以拿出一些别的时间来学习。因为工作本身和出坡的劳作性质有些相似,所以,这个制度,应该能给没有机会去专门的修行之地,只能在家在红尘中修养的人们一些启发,人和人不一样,起码对作息时间来说,可以参考借鉴一下,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