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清净好修行」。从诸多佛经和论著里看到,佛陀对比丘、老师对弟子修行的教诫都是很简明扼要的,比如常说的“善护身口意,谨慎莫放逸”,语言虽简单,涉及的问题可不能简单。身口意就是造业的三大门径,十善业以及十戒所分别对应的,也都是身口意,身口意这方面不可以马虎大意,所以需要更谨慎地梳理。
身口意也叫作三修行,若是密宗就叫三密、三加持。首先就是这个身躯,在身体方面要远离诸种作为,具体来讲,就是世间无意之事。比如打麻将赌博,都是浪费光阴的没有意义的事,这个事情一次都别做,你有做这些事情的时间,你可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呢?没有意义的事情做多了,人的心就不安稳了,要是做多了坏事,心就会产生恐惧了。一个人要保持坦荡安详,稳重宽厚,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多做利益社会和他人的事情,这就属于身修。
其次就是这个口,就是言谈话语方面。你如果经常说笑话,说贬损别人的话,说别人背后的是非,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无意之语。修解脱道的人必须要护持好口业,少事少非少烦恼。古大德提倡“安静如谷”,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呢,一句话都不说,尤其是不该说的时候坚决不说,这就是真正的口德良好。
第3个就是意念、观想,意修其实是比较难的。佛教讲究不思量,对于佛法就是内心不评价、不推论、不炫耀,远离各种对比,远离上下分析,远离种种妄想分别,只有一条:深信不疑就好。观想也是一个方法,比如说观想阿弥陀佛在你头顶,给你放光加持,你的各种业障和污浊都从身体底部全部流走。观想成功结束之后,连刚才观想的相,最后也不要再执着。
禅宗祖师有一句特别好的名言: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做功课的时候内心确实要用真心,但不可以有动念,要直截了当、直奔主题、破除烦琐、不弯弯绕。全神贯注尚且不足以很好的修行,如果还有其它妄念、杂念、散念、分别念、比较念…怎么能修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