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些人要苦修,以苦修换得现世或来世的幸福。也就是说,苦修的人在苦修的时候是不幸福的,也是贫穷的。
贫穷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生活贫穷,一种是精神生活贫穷。物质生活贫穷的人要通过苦修来获得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或者暴富也不是不可能;精神生活贫穷的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苦修达到精神澄澈的目的,或者要参透天地人生的真理。两者对比,精神生活贫穷更难摆脱,也更难以实现彻悟的境地。
古代很多书生大都贫穷,从社会分工来看,“穷学文,富学武。”当然也不能绝对化,但大部分穷书生还是要通过学文来获得功名富贵的,也有富人学文的,只是占了很小的比重,并不具有代表性。穷人学武更是不多了,毕竟学武要买一些武术器械,要供养老师,比起学文的笔墨纸砚和几本书要花费多得多。书生们早就看到其中的学习成本,对应自身的经济条件,也就只能选择学文了。学文是一种苦修,要从小就找老师,进私塾,背诵四书五经,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比起舞刀弄棒要难得多。学文的苦修要谋一个好结果,科场高中就可以跻身官场,享受荣华富贵;名落孙山就只能来年再考,有的甚至考到了耄耋之年,真的算是苦修到家了。
书生的苦修是为了换取功名利禄,目的很直接,可是宗教徒的苦修就不同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得不到解脱,想要参透人生的意义,和精神的贫穷有关系。
释迦牟尼是个王子,经常被人生困扰,不知道人为什么会生为什么会死。终于在一天深夜,他抛弃了王宫,抛弃了老婆孩子,到深山苦修。苦修的几年没什么结果,他就走出深山,由于体力不支,晕倒在河边。一个给妇女用牛奶救活了他,他来了精神,坐在菩提树下悟道,终于悟得大道。那么这样的苦修是不是有意义呢?要是没有苦修的铺垫,只是凭借一罐牛奶,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悟道的。毕竟,王宫之内吃的喝的比牛奶要高级多了,那时候他都不能悟道,偏偏苦修之后就悟道了,是不是验证了事物和精神的相对性?后世还有很多苦修的僧人,有的甚至拿蒺藜条抽打自己的后背,以此赎罪,还有的到深山老林苦修,仅凭一点物质资料就能存活下去,其实还是要获得精神的解脱。那么,从物质条件来说,条件好了,人们就会获得精神的喜悦,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行为;从精神层面来看,物质条件不好了,“空乏其身”了,苦修的人就会获得精神的超越。两者是不是正好相反?
物质条件满足之后人们获得的喜悦只是一种表层的喜悦,并不能长久,习以为常之后就会厌倦,当然有的还是“汲汲于富贵”并以之为乐,但这种物质层面的满足并不代表精神层面的顿悟,而是恰恰相反,和精神的超越越来越远。不然,何以古代那么多做了官的大文豪都倾心于禅宗的顿悟呢?就连皇帝也耐不住寂寞跟着参悟,要把自己打造成佛或者菩萨。但大多收效甚微,名利的牵绊让他们难以免俗。虽然有很多人自称居士,但没有经过苦修,精神的超越也就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并不能得到高僧大德的首肯。而苦修的人大多能有所收获,当然也有苦修很长时间只是徒具其表却一无所得的。
苦修只是一种参悟的形式,并非唯一的形式。佛教讲“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当年的释迦牟尼舍弃了一切,也算是“大舍大得”了。人们很羡慕西藏磕长头的人,历经一年半载或者几年,一路磕长头到布达拉宫,在佛前献上最值钱的天珠等物品,然后转身离开。舍去了家里最值钱的,也就觉得好受了。当然,不经历的人无权评判,也不能说值不值得效仿。但是,精神的修为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像慧能那样听人家念金刚经的句子就顿悟的人毕竟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那么,不妨把一切的不如意看成是一种磨练和苦修,看成是唐僧师徒取经过程中的一劫,过了一次次劫难,也就成就了伟大的精神和人格了。其实,人生就是一场苦修,只是人们都不愿面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