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关于《金刚经》中“离四种相”的问题(无我观)
所言“四相”者,即是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种“有我”的表相,如来说此四种相不可得者,即能令众生悟入“无我”的境界,认识到诸法自性本空不可得。这里所说的“相”是指人们从内心对外界的分别认识之相,此“相”是众生的虚妄分别而已,事物的一切事相只是一种假名,并没有真实的实体和自性。所言我相者是说众生之自相,也就是说众生执著认为有个实在的“我”存在。正因为有个“实我”所以众生也起贪著之心,生起人们对外界物质上的贪著和追求。所言人相者是说众生之他相,也就是说众生执著于有个实有的对象存在。正因为人们认为有个实我和实他的存在,所以就有我人的分别之心,而起贪嗔痴的烦恼。所言众生相者是说世间一切众生之相,也就是指众生世间之总相,是人们对世间诸法生起执著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有世间众生相的存在,所以人们生起对世间的追求和执著。所言寿者相者是说人们生命永恒相续不断的相续相,正因为众生有相续不断的寿命之相续相,所以人们生起对美好丑陋的分别执著之心,而起好坏善恶的执著。
为什么在《金刚经》中要说“离此四相”呢?因为我们凡夫众生以虚妄分别心认识诸相,不能见诸法自相的本性,所以便认为自己所见一切诸相皆是实有,生起对诸法假相的执著贪著之心。而《金刚经》正是说明我们凡夫众生用肉眼所见一切诸相皆是诸法的因缘假名相,当人们认识到诸法的因缘相时,即便能舍离此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是众生我执的实相,众生之所以认为有我者,就是以此四相而执为实有。不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自性本空,如果众生能够认识到诸法自必本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非相者,即是真正见到诸法实相。所以经中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非相;若见非相者,即见如来。”因为所谓如来者,即是本来如此,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就是说如来者,即是一切诸法的自性,诸法的本来自性即是如来相;而诸法的自性是空寂不可得,所以“无所得”也就是如来实相。所以经中也就说:“凡所有相,皆是非相;若见诸法非相,即见如来。”
在这里要说的是“我相”即是“诸法实相”,所言离四相者,为令众生达到“无我”的境界,以无我心观世间一切诸法。如果我们能以“无我心”认识分别诸法者,则不会执著于“我相”实有,也就认识到了诸法实相的“无自性”。所以“无我心”才是菩萨修行菩萨道的重要行为,如果不能以无我心观诸法者,则不能认识到诸法的实相。因此,对于我们修菩萨道的人来说,“无我”是非常的重要,无论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皆能以无我对待者,那我们的自心自然也就不会有善恶好坏的不平等事了,世间一切法也就自然皆是佛法了。所以佛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万物皆是如来法身。如此说者是要我们修菩萨道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于喜事而不得意忘形,于坏事者而不灰心丧气,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以慈悲之心救济一切众生,对于一切众生不弃不舍,尽一切力量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