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开无舌之口,成无迹之文。无迹之文,集成一册,名曰《明心见性》。
凡有言说,皆无实义。这是告诫世人,莫向那文字上着意,只向那文字发生处而见。若也见得这千言万语的发生处,则一切言说,皆是实义,形形色色,无非菩提,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到得这里,十方世界,无非净土,哪里更有什么娑婆?
问:真实义,在何处?
答曰: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如何是灯火阑珊处?
答曰:形形色色是灯火,音声言语是灯火,起心动念是灯火。形形色色,音声言语,起心动念,这一切万相,是在哪里生灭闪烁?
诸人的灯火,只在诸人的妙明真心里生,只在诸人的妙明真心里灭。这个妙明真心,即是诸人的灯火阑珊处。世人学佛,只须识得这里。
借着这生灭闪烁的灯火,识得这灯火阑珊处,识得这妙明真心,识得这自性虚空。识得这里,则步步莲花,处处菩提。
无上妙道,人人本具,个个不缺。
未证据者,舍本逐末,自造娑婆。
已证得者,步步莲花,处处极乐。
法尔本幻,不劳捕捉。一切唯心,不用取舍。
心本无名,虚立其号。性本无相,徒劳言说。是故释迦佛云,一代时教,未说一字。若言有说,即为谤佛。
据此而观,三藏教典,古今圣言,皆是应病与药,以幻度幻,实无一法与人,只令诸人识得他自己。
临济三玄,曹洞五位,沩仰圆相,云门三关,法眼六相,皆是门庭设施,一期方便。以幻度幻,有甚实际?
当下明心,直了见性,万德庄严,一切现成。若不然者,纵然多闻,通达古今,也只是个痴狂外走的人。
若不能直下顿悟,则不妨借用密法,证得禅体。所谓“以密为用,以禅为体”。
证得禅体后,倒驾慈航,自性自度,待到皮肤脱落尽,唯露一真常,是名十方净土,亦名华严净土,所谓“以禅为体,以净土为归”。
以密为用,就是借用密法,打破识锁,顿证禅体。借助于结印、持咒、观相,脱落根尘。根尘脱落时,认出这个妙明真心,这是密宗的善巧,也是密宗的敲门砖。除此心外,更无别密。
以禅为体,就是一门深入,意在明心。这个心,是释迦拈花所传的禅体,亦名正法眼藏,亦名涅槃妙心。心中心密法,以这个涅槃妙心为体。除此心外,更无别禅。
以净土为归,就是证体之后,习气还在,故常须觉察,损之又损,直至无损处,即是真净土。除此心外,更无别净土。
“以密为用,以禅为体,以净土为归”,这是心中心密法修行的三个阶段。心中心密法,一期方便,与一切万法,平等无二。
佛陀的正法,不分门派。明心见性,不落彼此。无论修习何种法门,只须借着大善知识的开示,向自心上体认,向自心上回归。
自心之外,更无少法可得。若有少法可得,则燃灯佛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心外求法,即是外道,是故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经义显然,即心即土,即土即心,离此心外,更无别土。心外求土,即是外道,不是佛法。
万望诸有缘者,无论修习何种法门,当须抱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根本见地。依此见地,绵密用功,但证此心,更无别求。
证得此心,唯心是从,是名悟后牧牛行,亦名倒驾慈航的人,亦名上契诸佛、下合众生的人,亦名大修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