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0318
元 铜鎏金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像
高35cm
RMB 1,500,000-2,500,000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声闻,是佛的得道弟子,是以小乘佛教修习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即“阿罗汉果位”。据说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断绝一切嗜欲,破除一切烦恼,永远解脱生死轮回而进入涅槃。罗汉信仰最早源于印度,但在印度尚未见到系统的罗汉造像,基本上可以看做中国佛教艺术的创造,是佛教美术本土化的重要产物之一。公元437年译成中文的《入大乘论》中初次提到十六罗汉,公元653年,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翻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最早将十六罗汉之名详译成中文。
龙门石窟看经寺
中国最早出现的罗汉雕塑也出现在唐代,建造于武则天时期(684—741年)的看经寺是龙门石窟东山诸窟中最大的洞窟,与唐代其它石窟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主像,只有不规则的零星造像。它的南、北、东三壁下方,刻有高约1.8米的多尊传法罗汉,堪称是存世最为精美的唐代罗汉雕塑群了。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由玄奘译出后,十六罗汉受到我国佛界尊奉,而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则渐渐演变成了十八罗汉,这种演变的说法很多,主流的说法是因为在中国“十八”是一个吉数,更容易被中国的大众信仰所接受。十八罗汉由民间信仰对象逐渐转变为正统信仰对象,十八罗汉图像也由此进入佛教寺院殿堂。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
元 夹杂 十八罗汉 洛阳白马寺藏
在中原的寺庙中,罗汉是佛陀的得道弟子,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随缘教化度众。如洛阳白马寺大雄宝殿供奉之三世佛、罗汉像和护法神像,原系元大都大能仁寺的遗存,明代后移入皇宫,一直藏于慈宁宫佛堂,1973年为迎接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恩来总理批示,调拨到白马寺供奉,为不出国外展的文物之一。
和洛阳白马寺的元代夹伫十八罗汉比对图式,可知本次大羿拍卖呈现的这尊罗汉为十八罗汉中的伐阇罗弗多罗尊者,苏轼在题十八罗汉中——“扬眉注目,拊膝横拂。问此大士,为言为默。默如雷霆,言如墙壁。非言非默,百祖是式。”和此尊的形象也完全一致。
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
元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高27.3cm
成交价:3507.5万元
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上拍了一尊罗汉像,和本次大羿春拍的罗汉像同为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十八罗汉位列于五(由于元代宫廷广泛信仰藏传佛教,故依照藏教习惯对此件伐阇弗罗多罗尊者排位定为“十八罗汉位列第五”),为梵语 Vajraputra 的音译,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守护正法,乃证不死不坏金刚子之果位。终日静坐,固然不动,博学强记,通晓经书,闻思究竟。至元十二年,元廷工部始设“诸色人匠总管府”,下统“梵像局”(于延佑三年升提举司)等十八司局,并由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统管,主理宫廷专供造像制办事物。这尊造像与北京故宫所藏的一尊带有“大德九年五月十五日”题记的文殊风格完全一致,被视为是元代宫廷造像的典型。
元代的中国重新实现了大统一的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与融合,也带动了佛像艺术的交流融合;同时,统治者对各宗教采取兼容并取的政策,又给佛教和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元代的内地传统造像,继承了宋代写实之风,但在造型上比宋代更具气势,造像躯体厚重,肌肉饱满,神态飘逸,气势雄浑,集中体现了元代强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貌。
此尊作比丘形象,额际高广,眼睑低垂,法相静谧。肩胸宽厚,肢体圆浑,魁梧健硕,具有元代佛教造像的遗韵。
身着交领僧衣,衣纹曲走流回,体现出匠师高超的写实技巧。
双手原持拂尘,跏趺端坐,元代造像之风更接近宋代的写实风貌,虽然身穿密不透风的袈裟,仍让人感到骨骼的凹凸、肌肉的起伏和温度。
在一些细节的刻画上,显得十分的生动写实,栩栩如生,而相比之下明代以及之后的罗汉像就会显得更加的程式化,线条也不如宋元时期的飘逸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