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大乘佛法的佛子,需要有上等的根器。佛法所说的根器,不是世俗中所谓的谁聪明,谁富有。对于大乘佛子而言,能够发无上大乘心的悲智佛子,自初心发起的时候,就具有了上等的根器。
佛子修持大乘佛法,须有利他功德的菩萨行。如果佛子觉得利益众生是非常难的事业,进而相修成声闻,早离苦海。佛子的这种表现,是菩提心退失的结果,退失菩提心,也就意味着根器下堕。声闻弟子,虽然可以证悟阿罗汉果位,不再受轮回之苦。但阿罗汉不具有大悲心,并且还有所知障的无明障惑没有断除。
在佛陀住世的时候,佛陀与舍利弗尊者一同去化斋。此时路旁有一只小鸟在栖息。此时,舍利弗尊者的影子,遮蔽了鸟儿栖居的位置,鸟儿遂感到惊惧不已。随后,当佛陀的身影覆盖到鸟儿的居所的之后,这只小鸟顿时感到轻快自在,不禁发出清丽的鸣叫。
这个故事是般若经论中的知名典故,在声闻弟子之中,即便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尚且还会令生灵感到忧惧,何况凡位佛子?声闻弟子有所知障没能断除,所以佛陀在法华会上,发心要度声闻佛子同趋佛乘,共成佛果。因此来说,佛子能发无上大乘心,修持大乘菩萨道,才是圆满的功德事业。
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就要知道众生与自己的关系。在《弟子书》中,有这样一段偈颂:“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漩涡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离无愧何过此。”这是在说众生在无始以来,都曾做过自己的尊亲。现在自己既然修佛证道,就应该去发心救度累劫的父母,因为他们正在六道轮回的苦海漩涡之中。既然认识到了累劫父母轮回苦海的现实,如果不能发心救度,那是实在不应该的。自己为了自己的解脱,而视累劫父母于不顾,这种自求多福的怯懦,并不是大乘精进无畏的菩萨精神。
佛弟子,必须要有知恩、念恩、报恩的意识。报众生恩,也就意味着报累劫父母的生养之恩。善报众生恩的最大善法,不仅仅在于对众生的爱护,更应发大悲心,誓度众生出离苦海。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佛子躬行大乘善法的初心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