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博物馆里有个《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看了以后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佛竟然如此美妙,还如此温柔。
佛造像是佛教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儒、释、道传统。我们学习“儒”学的机会很多,但了解“释”—以释迦摩尼为主的佛教文化的渠道并不多。但佛教文化对我们生活、思维及审美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
平常我们说的“刹那”、“作业”,均来自梵语。平常用的天花乱坠、借花献佛等成语也是来自佛教典故。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耳朵大耳垂长时,会赞叹他长相富贵。这也是受到了佛教审美的影响。
为什么每当进入佛寺、参观石窟、面对着精美的造像时,我们觉得如此的陌生呢?那是因为我们无法了知这些图像的视觉符号及其隐藏的历史文化信息,当然也就无法和这些造像对视感应了。
辽宁博物馆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不仅仅梳理了我国佛教造像的渊源、艺术风格特征,更是通过历史的变迁、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经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使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佛教艺术、佛教文化。当我们再面对这些造像的时候或许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当你再面对一帧造像时,就可以很容易感知和了解他了。中国的古佛造像是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瑰宝。不管齐白石还是张大千的画卖出的天价,如果和这些瑰宝比起来都是十分的渺小。这也是西方的博物馆早早就垂涎这些大美瑰宝的本意。
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佛像的造型不断融汇吸收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鲜明时代风格与不同地区特色的中国佛造像的艺术体系。
新疆是佛教传入的必经之地,公元四世纪左右,该地区的佛造像已经脱离了印度佛造像的风格影响,手法上以泥塑和彩绘为主。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受大型石窟造像的影响,石雕佛像成为佛造像的主流。
明代以后讲究铜铸佛造像,内容丰富,工艺精细,装饰繁缛。十一世纪,藏传佛造像主要是印度和尼泊尔的风格,十四世纪,藏传佛造像趋于本土化。到明清时期,从宫中开始又专造了鎏金的藏传佛造像,在藏传佛造像中融入了汉传佛造像的技法和风格。
譬如菩萨头戴高花冠,面目清秀,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身披帔帛,帛带绕臂飘逸身边。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饰。菩萨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极富生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居神坛的神,而是可亲近、可交流的一位心灵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其信仰自3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很快便在各地发展起来。为适应中国文化和信仰的需要,还出现了一些融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式观音经典,观音信仰成为中国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观音由宗教性的菩萨逐渐演变成与人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救苦救难的菩萨,其造像由印度佛像中的男相菩萨变为如慈母般的女性菩萨,就连观音的圣地也由印度迁到了中国的普陀山。
中国的观音形象有一首二臂、手持莲花、净瓶、杨枝等物的显宗观音和一首多臂、多首多臂的密宗观音以及白衣观音、送子观音、南海观音等。观音信仰中国化的轨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佛像艺术的出现,是公元一、二世纪的事情。那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罗”文化的产物。
当佛教东进阳关以后,逐渐地被汉族文化所融合。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佛的面庞也逐渐汉族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渐低了下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汉族人心目中的“福相”而出现在善男信女们的面前。
在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供奉者和制作匠人把他们的精神寄托,对来生的向往,以及他们认为的神圣形象,都凝聚在佛像上。有的巨大坐佛,两眼目光锐利,俯视尘世,嘴角凝结着一丝令人莫测高深的微笑。
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政治上推行汉化政策,在雕刻的佛、菩萨身上也得到了反映。这一时期制作的佛像,都是短衫长裙,同汉人的服饰一样了。其原因在于,北魏统治者拓跋氏所属的鲜卑族,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依附于匈奴。北匈奴向西方迁徙后,鲜卑族占有了匈奴原来的地区,势力才强盛起来。
公元398年,鲜卑族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次年称帝,即北魏道武皇帝。由于鲜卑族文化落后,人数较少,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并下诏禁止穿胡服说胡语,把鲜卑姓改成汉姓。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从这一时代塑造的佛、菩萨身上所穿的短衫长裙服装上也得到了反映。
到了唐代,洛阳龙门营造佛像的活动达到了高潮。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便是代表作。佛像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这已不像普渡众生的佛教偶像,而是大唐帝王的化身。武则天为了替自己歌功颂德,广造寺庙佛像。主持营造工程的和尚以佛像美化武则天。
新建的辽宁博物馆庄重典雅、华丽时尚、气势恢宏。走进《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专题陈列,令人眼前一亮。一尊尊古代佛像呈现一种慈悲天下,普渡众生的光芒。顷刻间,让人仿佛时光倒流,穿越千年时空,一尊尊佛造像,引人走入久远历史......
《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以馆藏文物、近年来新征集文物和部分商借文物为主,以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和雕刻手法逐渐民族化的脉络为主线,充分展示了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佛造像艺术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观者既可领略到佛造像的艺术风采,又可从中体味佛造像艺术所蕴含的深邃佛教哲理。
佛造像,是带着宗教情感的艺术创作活动,其工艺手法多样。这些佛造像艺术精品,既有简洁质朴的古印度造像,又有华丽庄严的藏传佛像;既有中亚遗风的彩塑泥像,又有中土气韵的木雕造像;既有窖藏出土的石刻精品,也有海外回归的石窟瑰宝。
古代佛造像特点:北魏的“秀骨清像”、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典雅秀美”等风格迥异的佛教造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融合力,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灿烂的篇章。
宋代以后,木雕佛造像流行,注重形象塑造,工艺精巧。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观音造像由印度佛像中的男相菩萨变为如慈母般的女相菩萨。
三彩菩萨坐像明(1368-1644年)此坐像于2002年国家文物局利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从海外购回,请注意这尊佛抬的是的左脚。
请注意这尊佛抬的是右脚,这是两件同样大小不同姿势的佛造像,国家花重金回购的。
贴金石雕佛头像,高肉髻,面相清秀,眉眼细长而舒展,嘴角两侧雕刻成浅凹状,传神地表达出佛像惬意、睿智微笑的神态。
早年被日本山中商会盗凿流失海外,近年回归国家的山西太原天龙山唐代石刻菩萨坐像,是利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抢救回来的流失海外的重要佛造像,其姿态生动,衣纹流畅,是盛唐石窟雕塑的杰出代表。
现代人生活在大都市,面对生活节奏、内心的浮躁、各种诱惑、还能有内心的安静?你看了这一尊尊菩萨后,心是否平静了许多?舒缓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