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艺术中表现最多的是“佛陀”。“佛陀”也叫“佛”,意思为“觉者”“知者”“觉”。在敦煌石窟的彩塑、壁画中,佛的形象每一窟都有,并居于主要位置。以形式来划分,敦煌石窟的佛像可分为立像、结跏趺坐像、半跏趺坐像、交脚坐像、并坐像、倚坐像、涅槃像等几类形式。
第259窟禅定佛像 北魏塑造,位于该窟北壁下层龛东起第一龛内,坐像高0.92米。塑像坐于圆券形小龛内,结跏趺坐于方形佛座上,双手施禅定印,身着土红色袈裟,通肩裹体,身躯端直雄健,造型厚重,颈稍前屈,俯首下视,嘴角微翘,庄重宁静的神情中露出含蓄的微笑。衣纹阴刻线流畅灵活,疏密适度,随身紧裹,给人以薄纱透体之感,即所谓的“曹衣出水”的手法。塑像面部表情刻画细致,高耸的长眉,微挑的眼角,稍翕又张的鼻翼,上翘的嘴角形成动人的小窝等,表露佛的内心澄心静虑,纯净怡情,可惜眼睛和左腿已略有破损。这身塑像是敦煌石窟禅定像的代表,也是彩塑艺术中的精品。
第263窟禅定佛像 北魏塑造,位于北壁人字披下圆券形龛内,像高0.9米。塑像头顶有圆肉髻,头部略微下垂,俯视众生,面部圆润,双眉细长,双眼睁开,鼻梁挺直,嘴角微翘,面带微笑,身穿通肩式袈裟,结跏趺坐,双手结禅定印。整个塑像颜色鲜艳,表现出了佛禅定后愉悦的心情,可惜双腿残损,甚是遗憾。
第355窟禅定佛像 西魏塑造,位于西壁盝帐形龛内。此像从别处移来,塑像形体高大壮实,头顶有高圆肉髻,头部略微下垂,面部特征明显,面带微笑,可惜眼部略残,内着络腋,外着交领通肩式袈裟,颜色经过后代重妆,手结禅定印,表情沉静,整体造像风格已经属于“瘦骨清像”型。这身塑像是敦煌石窟西魏彩塑的精品。
第427窟中心塔柱北向面佛像 此身佛像具有丰满健壮的体魄,面相方圆,头顶有扁平肉髻,五官明朗,长眉弯曲,眼睛下视,鼻翼坚挺,面带微笑,下巴平整而富态,双肩宽阔,双手结禅定印,手背有贴金痕迹,内着僧祇支,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一角披于右肩上,形成半偏右袒式,袈裟下摆紧裹腿脚,使得双脚塑造简约,同时袈裟衣摆贴于佛座上,形成自然的褶皱。此像表现出了佛慈悲为怀的品格。
第419窟佛像 塑像位于西壁龛内,此身塑像已经完全摆脱了隋代早期塑像体态粗短的特征。造像比例协调,头顶是扁平肉髻,面部丰满圆润,额头饱满,五官整齐,双眉弯曲,双眼略睁,鼻梁挺拔,嘴巴小巧,嘴唇轻薄,面相平和,神态自然,抿嘴微笑,塑造出了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神态。佛像身穿圆领式田相袈裟,内着僧祇支,袈裟一角搭于左肩,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与愿印,左手手指略残,结跏趺坐于佛座上,右脚脚心向上,压在左脚上,脚下及周围袈裟衣摆形成自然的褶皱,褶皱繁多,衣纹仍作阶梯式。此身佛像堪称隋代结跏趺坐佛像的经典,且保存完好,塑像整体形态丰满圆实,塑像手法概括、洗练并略带夸张。
第417窟佛像 洞窟位于第419窟以北,塑像位于西壁龛内。西壁龛内外塑像一铺七身。主尊为结跏趺坐像,塑像头顶有肉髻,面相圆润,一双大耳,耳轮较薄,额头平阔,中间白毫被涂成一个红色的圆点,双眉弯曲,双目呈柳叶形,给人一种半闭半睁之感,面颊丰满光洁,鼻梁笔直,鼻头较小,小嘴薄唇,微撇,形成自然的微笑,双肩平阔,腰肢微束,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交领僧祇支,袈裟衣带结成蝴蝶结,结跏趺坐于方形佛座之上,双手结印,可惜手残,无法判定法印。
第290窟倚坐佛像 北周塑造,位于中心塔柱东向面龛内。佛像头部高圆肉髻,波浪纹,面部丰满,双眼下垂,面带微笑,双耳垂肩,脖子细短,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宽边僧祇支,袈裟衣摆搭左臂,手部均残,衣摆层次重叠,整体感觉头大腿短,褒衣博带,衣服厚重,两侧分别塑一弟子一菩萨,组成一铺五身的造像形式。
第410窟倚坐佛像 位于洞窟西壁圆券形龛内。塑像头部、肩部以及胸部造像比例适中,头顶肉髻为扁圆形,额头低平,面部饱满圆润,双眼细长,给人一种由于微笑而使眼睛微闭之感,鼻梁挺直,嘴唇厚实,面带微笑,双肩平阔,腿部变长;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衣领稍微有交叉,内着僧祇支,袈裟一角搭在左臂上,衣摆下部褶皱较少,衣纹线流畅,倚坐于方形佛座之上,双手作手印,可惜手部已经残毁,双脚踩在莲花之上。这身塑像已经基本摆脱了北周造像那种衣纹线繁复的现象,但是还没有从北周体态厚重的造像特征中走出来。此像经清代重修。
第423窟倚坐佛像 位于洞窟西壁龛内中央。佛像背后绘制火焰纹头光与背光,塑像人体比例塑造适中,头顶为扁平肉髻,面形圆中有方,五官棱角较为明显,比例合适,额头宽阔平滑,双眼半睁,鼻梁挺直,鼻翼匀称,面部圆润,面带微笑,嘴角有两撇胡须,由于微笑而有轻微抖动之感,下巴平滑而不尖削,身躯宽厚而丰满,肩部宽阔,已经注意到人体的曲线。佛像衣饰较为讲究,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一角搭在左臂上,内着僧祇支,衣纹线简单,下摆贴在佛座前,双手结印,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住地印,手指有稍许残损。此尊佛像是隋代倚坐佛像保存最好者,同时也是隋代彩塑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