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陈如尊者是诸罗汉之首,也是佛陀第一个渡化他证果的人。橋陈如是佛母的亲属,常年住在王宫服侍太子。后来太子出家修道,净饭王焦虑不安,于是就派橋陈如等五人前往寻找太子,并且要求太子放弃修行回到王宫。橋陈如等人跋山涉水终于在一处丛林中找到太子,橋陈如等人对太子交代了实情后,太子依然不从,求道的心坚定不移,并且吩咐橋陈如等人回去禀报父王,说他已经淡泊名利,决定在此修行,直到找到解脱生、老、病、死的大道。
橋陈如等人发现太子求道之心不可回转,五人又无法完全净饭王的使命,回去也无法交代,于是他们四人决定留下来,一起照顾太子,跟随太子一起修行。净饭王知道后大怒,使用各种方法也无法换回太子修行的心,最终还是答应了太子的决心。
橋陈如等人一同追随太子修“苦行”,经过长达六年的修行始终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于是太子发现,长年修“苦行”并非获得安乐的境界,只会使身体处于劳累状态,如果身体坏掉了,又如何找到修行的大道呢?最终太子放弃了修“苦行”的方法,选择了中道修行。
橋陈如等人发现太子改变了修行方法,认为太子这样是不会得道的,于是他们五人心中产生怀疑,并离开太子之后到了鹿野苑修行。橋陈如等人离开不久,太子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得正觉。
太子成道后,在菩提树下感受正法的喜悦,于是,他想起了橋陈如等人,太子便起身前往鹿野苑渡脱他们,当太子走进鹿野苑时,发现他们还在修苦行,橋陈如等人看见太子朝他们走来,并不理会,太子说:我已经觉悟了宇宙真谛,成就佛果。橋陈如等人看到太子头放佛光,非常的惊讶,最终相信太子已经悟道了,他已经不是以前的悉达多太子,而是一位伟大的佛陀。佛陀为橋陈如等人讲起“四圣谛”之法,橋陈如听后立马证得阿罗汉果位。
为什么佛陀成道后第一个来渡橋陈如呢?而且他还是听到“四圣谛”就能证得阿罗汉果位?原来佛陀和橋陈如在前世有一段这样的宿世因缘。
佛陀前世是一位修忍辱的仙人,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歌利王,这个歌利王平时喜欢打猎,有一天,歌利王带着宫女们去山上打猎,这时山上出现很多的猎物,歌利王心生欢喜,不断的忙于追赶着猎物,于是就抛弃了跟随打猎的宫女们,这些宫女发现山上景色优美,就决定到处观赏美景,于是她们走到一处深山时,发觉了有一位正在修行的忍辱仙人(即现在的释迦牟尼佛)。
宫女们出于好奇心,便走进看个究竟,当她们靠近忍辱仙人时,被忍辱仙人的庄严面相打动了,她们都称赞从未见过如此相好的男子,心生仰慕,个个围绕在仙人旁边。当时追赶猎物的歌利王想起了丢失的宫女们,心中非常焦急,到处寻找她们的下落。后来,最终找到了那些宫女,歌利王被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怒,走进一看宫女们团团围绕着忍辱仙人,便大声狂道:你是什么人?敢调戏我的宫女。忍辱仙人说:我没有调戏她们,更不会对你的宫女起异心。歌利王说:那你在这里干嘛?忍辱仙人答:我是一个修行人,我在这里修忍辱。歌利王听后大笑:忍辱?你真的能忍吗?仙人说:能,即使你骂我、打我、甚至把我杀了,我也会忍着,并不会怪你,心中不会起任何的怨恨。歌利王不相信,于是拔出手中的宝剑往仙人砍去,把忍辱仙人的手臂砍了下来。
这时忍辱仙人和原来一样心情宁静,并没有怪歌利王,也没有恨他。歌利王为了见证忍辱仙人的志气,再决定挥刀砍去仙人的另一只手臂。就在这时,天龙护法看不过去,非常震怒,刮起了狂风暴雨,乱石砸向歌利王。歌利王见状得罪了天龙护法与仙人,于是发心忏悔自己的过错,不应该这样对待仙人。这时的忍辱仙人并没有怨恨歌利王,而是发下大愿说:在未来世,我若成就佛道,第一个渡脱的就是歌利王。忍辱仙人以这样的愿望,成佛后便第一个渡了歌利国王。然而当初的忍辱仙人便是如今的释迦牟尼佛,当时的歌利国王便是佛陀所渡的橋陈如。所以,佛陀第一个渡橋陈如,就是这样的宿世因缘所现的。
《金刚经》之离相寂灭分第十四说:「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比丘不但没有瞋恨心,还发愿于成道后,先去度他。
佛陀慈悲大度,伤害过他的人,佛并不会因此产生怨恨,而且发愿成佛后还要渡他,佛的胸怀是无量的。如果我们能有佛的慈悲与胸怀,那世间就没有什么怨恨可言了,所谓的娑婆世界也会因这样的功德成为极乐净土。我们做人应当向佛陀学习,感恩伤害你的人,以慈爱化解仇恨,人生就会充满温暖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