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佛教里面最出名,也是影响最大的经书。因为是古文,所以对于接受白话文教育的我们来说,阅读难度非常大。
在这里推荐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这本书是南先生关于《金刚经》的讲解,内容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好的解读书籍。以下3个部分是我的学习笔记:
01 《金刚经》解决什么问题?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金刚经》到底讲的是什么?
其实《金刚经》在一开始就已经点出来了:佛的弟子须菩提(没错,就是《西游记》里面,孙悟空的师父。)问佛说: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意思是说:世尊(就是佛),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求道,觉悟的心,如何降伏自己乱七八糟的念头呢?怎样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停留在清净的境界上呢?
所以,《金刚经》要解决的,就是我们心的问题!
不管你是不是 修行者,只要你是一个人,就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思想念头停不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是散乱的,经常会胡思乱想。比如我们看书的时候,明明自己拿着书,可是心思不知道已经跑到哪里去了,一会想着出去玩多好啊,一会想着去打篮球,一会想着刷手机......反正没一刻消停的。
心思多了,就会心浮气躁,烦恼也就随之来了。比如当我们工作的时候,就想着:自己要是能够躺在家里面,吃着零食,刷着手机,那该多爽啊!
可当我们真的清闲久了,就又会觉得自己想工作了。就像这一次疫情一样,多少人都被困在家里,闲得快发疯了!
这就是人的念头。
02 善护念和四相
那么如何解决呢?须菩提就用这个问题问佛了。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南怀瑾先生认为就是“善护念”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金刚经》的重点所在。
我认为南怀瑾先生讲的非常精辟!其实整部《金刚经》讲的,无非就是这三个字!
但其实我们知道,人的思想念头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醒着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睡着的时候我们就做梦,怎么可能停的下来呢?
这个时候我们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在《金刚经》中,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不管是人的思想念头,还是现实中的物质,全部都是虚幻的!
我们的思想念头就不用说了,没有一个可以永远留住的。
而现实中的物质,也一样。我们的身体,百年之后就没有了。就算坚固如石头,也会风化,所以都是虚幻的。
《金刚经》里用一句话来表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而当我们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误以为自己的思想和外在的物质是真实的,就会产生《金刚经》里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南怀瑾先生书中对相的解释是现象,按照人的思想来说就是观念!
我相就是我的观念,凡人总是执着有一个我。
有了我相,就有相对的人相,人总离不开你我的观念。
人多了,就有了众生相。
而且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生命的长短,就有了寿者相!寿者相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的思想念念都不停留。
南怀瑾先生在书里用了一个案例来说明:前排的人同后排的人,只要一坐下来,人相我相就起来了。前排的人很讨厌,头太高了 ,坐在我矮子的前面,使我看不见。人相我相一来,众生相就来了 ,唉!这个环境布置得不大好,管事的人不大对,接着寿者相来了,唉呀!空气不好,有传染病,要短命。
我们人的思想,被这些观念给困住了,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些内容,当然不能清净,不能平静下来。
那么善护念,究竟怎么个善护法?
03怎样善护念
听完须菩提的问题后,佛的回答很奇怪:“就这样住,就这样降伏妄心。(应如是住,如实降伏其心)”
这是第一等的善护念!到这里,南怀瑾先生认为,整本《金刚经》已经讲完了,下面的不需要讲了。
可是,不仅 我们不明白,连须菩提也不明白啊!怎么就应如是住了?怎么就降伏其心了?
于是佛只好继续说了: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的灭度者。
我们不是太执着吗?我们不是心量小吗?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帮助别人,帮助完之后,也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根本就没有我和你的概念!
也就是佛说的:修行的大菩萨们,要想降伏其心,先奉献自己,帮助所有的众生(包括人和其他动物),让他们也解脱烦恼痛苦,达到成佛的境地!虽然这样,也没有觉得自己度了众生,也没有众生被我度了!以此开打破自己对于四相的执着!
所以这才是善护念的方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修行不是躲进深山里,那是一种逃避。真正的修行是敢于走入红尘,这是真正的菩萨精神!
我们可以看看佛教里面的四位大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四位菩萨里,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出家人的形象,其他三位菩萨都是在家人的打扮,标榜的就是这种精神。
这一点,我觉得南怀瑾先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虽然是一个修行人,但是他并没有出家,而是 用一个在家人的形象,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
特别是晚年的时候,在苏州创办了太湖大学堂,虽然南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依然坚持讲课,这就是菩萨精神。
佛在后面还说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也是善护念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体会一下,自己的思想念头是不是这样一种状态:前面的念头过去了,后面的念头就立马接上来了,就这样循环不息!虽然这样,但是没有一个念头是真实的,这些念头都是不可得的。
既然不可得,我们就不需要去管自己的念头!只要全然觉知到它们就可以了,任它们自己生生灭灭,我们只要寂然不动就可以了!不管是打坐冥想,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保持这种状态,这就是善护念!(所以佛回答须菩提说:就这样住,就这样降伏妄心。)
但是,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以为三心不可得,又说心是虚妄的,于是就以为我们都可以什么都不做,不让自己思考,不去做事情,以为这就是空!
这是非常大的误解!南怀瑾先生说:佛说过去心不可得,并没有说过去心没有了。.....他并没有说过去心不能得,现在心不能得,未来心不能得。这一字之差,差得很远!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比如当我们遇到好事 ,当下我们很开心,但是这个念头一刹那就过去了,是不可能保留的,但并不是说我没有开心过!伤心的时候,这个念头也一定会过去的,不可能一直保留的,但也不能说我没有伤心过!这才是真正的空!
我们可以看《金刚经》的开头,描写佛自己如何去乞食,又是如何吃完饭,洗完脚,然后准备打坐的,是在完全觉知自己的状态下进行的。
然后须菩提看他老人家要打坐了,就赶紧提出问题,佛就回答他,这才有了这本《金刚经》。
佛也没有说,因为自己是佛,就让别人帮他乞食。全部都自己做,刚吃完饭了,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要回答弟子的问题了。但是他做过就过了,做的时候也没有敷衍,全都是认认真真的,这就是善护念的最好榜样。
回到我们生活中,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就全然觉知自己在吃饭,好好享受每一口饭。洗碗的时候,也要 保持觉知,洗好每一个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持全然的觉知,就是善护念。
最后,用《金刚经》一句一偈作为结尾: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