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界资讯

流浪汉也掏出1英镑 捐款成为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时间:2005-01-19 00:00:00  来源:  作者:

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街头募捐。
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街头募捐。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徐春昕

  流浪汉也为海啸捐出1英镑

  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爆发海啸以来,英国民众一直在为此捐款。英国政府12月底承诺要捐5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5亿元),在美国和日本提高捐助额之前,一度成为当时全

[被屏蔽广告]
世界捐款最多的政府。英国民众的捐款额则比政府提出的还要多,已经达到6000万英镑。按照英国广播公司的统计,截至2004年12月31日,民众捐款还在以每分钟1.5万英镑的速度递增。

  1月8日,在海啸发生两个星期之后,英国的捐款活动仍在进行。伦敦的中国留学生也利用周末走上街头,为海啸幸存者募捐。记者亲眼看到,从上午11点到下午4点的短短5个小时里,在伦敦华人街附近的几个地铁站口,4个捐款点募集了大约3000英镑。在街头慷慨解囊的年轻人居多,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流浪汉,蓬头垢面地抱着被子走在伦敦街头,却掏出1个英镑投入捐款箱。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捐款,但特地走上来告诉募捐的学生他们已经在某地捐过款了,向中国留学生们致谢。

  的确,很多人已经捐过钱了。在英国,电视台一直在播放公益广告:在纯黑色的背景下,一个严肃的义工眼含热泪,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捐款的热线电话号码和捐款网址;在广播电台,为捐款而创作的公益歌曲一遍一遍地唱着,词曲质量很高,非常动人;许多大牌歌星和影星不仅带头捐款,还志愿充当接听捐款热线的服务生。连在有奖竞猜活动里获奖的人也都齐刷刷地当场把上万英镑的高额奖金全盘捐出。捐款箱遍布大大小小的商店,教堂和清真寺更是完全变成了捐款场所。英国红十字会表示,这是几十年来在最短时间里最成功的捐款活动。

  为公益机构提供捐款是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英国,一个捐款活动不管多么成功,都不很热闹。英国民众很平静,想给的就给,不想给的摆摆手就行。究其原因,应该说,英国人对捐款这件事已习以为常。在英国,人们的平均年收入大约在2万英镑出头。有稳定工作的人,无论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很多人每月或每周都要进行固定或半固定的捐款。一位英国教师告诉记者,他没有见过从不捐款的英国人。有调查显示,英国人捐款的比例与收入多少成反比:据《卫报》统计,年收入4万英镑以上的高薪阶层,他们每个月会拿出2%的收入作为各种捐助使用;年收入仅仅5000英镑的穷人,每月则会拿出收入的4.5%去做公益事业。

  记者采访了一个名叫朱利亚的年轻女医师,她告诉记者,她毕业3年,现在每个月的税后收入大约1500英镑,除了供房供车以外,最大的固定开销就是捐款,每月大约要捐120到150英镑,占工资的10%。记者告诉她,她的捐款比例已经超出了英国的平均水平。她有点吃惊地解释说:“我的父母都是警察,从小就知道家里每月要捐10%给各种基金会,比如癌症研究基金、犯罪心理研究基金等地方。朋友们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每个人选择的基金会不大一样,捐款比例都是差不多的。大概是有些人不怎么捐款,或者自己是被捐助者,所以把总比率拉低了吧。”

  退休教授艾德不太愿意告诉记者自己每月捐款的具体数字,但他列出了一串自己参加的公益组织的名单:牛津帆船俱乐部、伦敦某交响乐团俱乐部、莎士比亚故居之友……他告诉记者,这些组织都是交费的,他每个月从工资里固定划出一定数目的钱交给它们。“这是一个人参加社会活动的方式。也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选择。”艾德说。

  不管朱利亚还是艾德,在英国都不算是富人。他们的房子和室内摆设都很一般。朱利亚的房子有20年贷款,家具一律是从“宜家”买的———这在英国算是比较便宜的。为了省电,大冬天白天连暖气都不开。艾德则住在伦敦郊外很偏远的一个小镇上,小小一套房子几年前才还清贷款,夫妇两人靠退休金过着很简单的生活,轻易不到伦敦市区来。由于物价高昂,普通英国人的生活都不算富裕,一有商店打折,人们就深更半夜地排长队,常到餐馆吃饭的人很少见,雇人做家务的事情更属罕见。长期以来,为各种公益机构提供捐款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文化组织、遗产保护活动靠民间捐款维持

  在英国捐款或参加公益活动非常方便。街头总是有人进行捐款宣传、募集现金或支票。在酒吧里也有各种街区性的慈善组织捐款点。各种慈善捐款的账号和电话号码随处可见。电视里常有各种募捐晚会,你可以拨电话捐款。如果你有了旧的衣服和闲置不用的生活用品想捐,也很方便,各种慈善小店满街都是,你把衣物洗干净送去就是了。

  英国有很多文化组织是依靠民间捐款或是主要依靠民间捐款而生存的。加入这些组织也很容易,例如当参观了福尔摩斯故居博物馆后,如果你有兴趣就可以填张表,成为“福尔摩斯之友”,按时捐少量的钱维持博物馆的运营。“福尔摩斯之友”们不仅会得到资金使用的报告,还可以共享关于这个博物馆的最新信息或者定期交换读书心得,甚至一起办个讲座什么的,俨然是一个“兴趣俱乐部”。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或是乐团也有类似的“××之友”俱乐部,喜欢这个文物或是乐团的人可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心意,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

  除了日常的捐助之外,遇到一些特大的灾难或到了一些特殊的日子,社会上还会有专项的募捐活动。记者去年11月在英国见到过公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日时的捐款:在街头或超市的门口,到处有人在出售一种塑料的红罂粟花,几十便士可以买一朵,收入所得将交给参加过一战、二战的英国老兵,帮他们安度晚年。记者也见过掏10英镑、20英镑而只拿一朵花的人。那时,在英国的街头,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与衣服是否搭配,很多人都以佩戴这种塑料花为荣:公共汽车司机戴着塑料花开车,老师戴着塑料花上课,泥瓦匠戴着塑料花装修,电视主持人戴着塑料花播报新闻……

  没有人知道别人的塑料花是用多少钱“买”的。英国人通常不提自己的工资有多少,他们对自己捐了多少钱也一向保持缄默。即使老夫老妻彼此知道对方的工资,也不见得确切知道对方用于捐款的数额。捐款属于非常私人的事情———是自己去尽心。不过,公众人物和大公司的捐款数额是公布的,要是某个名人或公司捐得很多,其余的名人和大公司们会追加一些。普通人之间几乎没有听说过会在捐款数额上进行攀比。

  不捐款的人等于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

  捐款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人们用捐款来表达自己的兴趣、观点和社会态度,也表达自己愿意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愿望。在这样的社会文化里面,一个从来不在任何场合捐钱,尤其是在别人遭受重大灾害时不捐钱的人,是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巨富不积极参与捐款活动,只能被看作守财奴或暴发户,不能真正进入上流社会。即使是普通人,要是所有的捐款活动中都见不着他,邻居们会不清楚他的兴趣爱好,也不了解他的为人处事,对他缺少认同感,在心理上排斥他。一个名叫马克的英国人明白地告诉记者,要是他遇到这样的邻居,“我会给他很低的评价———也就是,我肯定看不起他”。记者被马克的坦率打动,于是问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要是有个国家你不喜欢,但是它受了灾,你会捐款吗?”马克毫不犹豫地回答:“只有不好的政治家,没有不好的人民。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受了灾,却不值得捐款的。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不能不提的是,英国人对募捐机构的信任度很高。在英国,一个人要上街募捐要先获得政府颁发的募捐执照。中国留学生募捐用的是中华慈济总会的执照复印件。获得执照的组织需要在每次募捐后当着所有募捐者的面点清善款,向政府汇报捐款情况,出示善款寄往灾区的汇款证明。政府每年审查慈善机构的财政情况,核发下一年的执照。所以,英国很少发生有关慈善机构出现腐败现象的丑闻。应该说,慈善机构的廉洁也是英国捐款文化的有力保障。ptM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上一篇:南亚浩劫引发宗教热潮 泰国PP岛信徒人数暴增
下一篇:走马观港:闹市中的清修之地——香港佛教寺院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