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界资讯

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印度宗教流派中的地位
时间:2004-03-25 00:00:00  来源:  作者:

瑞斯·戴维思(Rhys Davids)在论述佛陀在古代印度宗教及哲学主要流派中的地位时曾作如下论述:

  乔答摩佛陀土生土长在印度,一生过着一个典型的印度人的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印度教还没有出现,他与当时存在的并占主要地位的宗教也没有诤议。他的目的是要把这种宗教建立起来,并使它发展,而不是要它毁灭。诚然,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那种理论——即在人身当中存在着一微妙(微细)的叫灵魂的东西——他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这种理论对宗教而言是不究竟的教义。他用来取代这种“灵魂”实体理论的教义是多种精神因素之组合的理论,在这一点上他确实超前于他的时代。此外,乔答摩佛陀所富有的开创性在于他采纳了前人的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升华而自成一体系;他的开创性还在于他将一些早期大思想家所主张的有关平等、公正的准则提升到合乎逻辑的高度并付诸实践。

  几十年以后,拉德哈克里珊那(Radharkrishnan)引用瑞斯·戴维思的这段论述时却极大地歪曲了他的思想,牵强附会地将与戴维思的观点精神不相符合的说法加于他的头上。拉德哈克里珊那是这样引用戴维思的:

  瑞恩斯·戴维思说:乔答摩佛陀土生土长为一个印度教徒,他的思辩哲学大都可以在传统的思想体系中找到,他大部分的道德学说也和其前其后的印度教书典相近。乔答摩所拥有的开创性在于他采纳了前人的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升华而自成一体系。

  而且在同一页上他援引瑞斯·戴维思的话说:佛教是在传统宗教信仰的范围内发生发展的。其脚注显示这段话的出处是瑞恩斯·戴维思所著《佛学》第85页。而找到原著我们却大吃一惊地发现,瑞斯·戴维思的原话是:佛教是和传统的宗教信仰并行出现和发展的。拉德哈克里珊那好象是在以篡改瑞恩斯的论断来为自己的得意理论寻找学术根据——他的得意理论就是,佛学不过是奥义书的一个副产品而已。像拉德哈克里珊那这样的大学者居然有如此不端行为真是令人吃惊。就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取得了瑞恩斯·戴维思的理论支持之后,他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论断:从对于早期佛教的论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奥义书的精神实质是佛教的生命之源。拉德哈克里珊那当然可以自由发表他所谓佛教是依赖于印度传统哲学而兴起的个人见解,这无可非议。但是,任意曲解他人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声望的学者的理论,以服务于自己的目的,这至少是不合学者之道的行为。我必须指出这一点,因为拉德哈克里珊那曲解戴维斯的说法也延用于之后的著作当中。

  所谓“佛陀采纳了前人的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使之自成体系”这一说法似乎使人认为,佛陀拼拼凑凑地发展了一种哲学,似乎佛陀只是捡了些印度哲学主旨,把它们删删改改后而建立了一个思想体系。但是读一读巴利经典我们就绝不会产生这样的谬见。据记载,悉达多在他三十岁以前曾过着奢华的生活。可当他意识到人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宿命时,他的生活享乐毁灭了,“生老病死”这一沉重的问题是如此烦扰他的心,他终于斩断一切世俗牵挂,开始隐居生活,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寻找对人生问题的最终解答。

  不错,乔达摩隐士最初曾试图从当时存在的哲学体系中汲取启示。他曾师从当时的两位禅定大师——阿罗逻伽兰(A^la^ra Ka^la^ma)和郁陀罗摩子(Uddaka Ra^maputta)。他将两位大师的功夫修炼得炉火纯青,连大师自己也视他为同辈,并把自己的徒弟派给他教授。但他并不满足,因为他心中的问题并没有从两位大师那里得到解答。于是他开始彻底的苦行,当时认为这种方式可使人达到心灵的纯净。可是他在极其认真刻苦地试行之后却摒弃了这个办法,他意识到这种方式是盲目、痛苦而无效的极端手段。据佛经记载,他试图受益于当时的哲学宗教体系也就到此为止,之后他就潜心开拓自己的路了。

  据记载他终于找到了答案,解决了烦扰他如此之久的人生之苦这一问题,获得了前人未曾领悟的真谛。这一大彻大悟是如此地包罗一切,并达到如此的极致,它可以用几个字来表述:“眼慧”(Cakkum udapa^di),字面意义为眼的生起,就是说他已经直接亲证而具足了了知生死苦之谜的智慧;“智慧”(Na^nam udapa^di),是知识、简择之意,就是说他已具足了完全了脱生死之境的智慧;“般若”(Pan~n~a^ udapa^di),具足了现证法境的能力,即具足了如实知或如如慧;“明慧”(Vijja^ udapa^di)即“明”,明慧生起则不但具足了亲证的遍知,并能将之教化他人;“明遍慧”(A^loko udapa^di),是光明遍满之意,这种明遍慧生起才能照彻人类心灵深处的痴暗。他自己曾在黑暗中求索,现在终于找到光明。他对人生问题获得觉悟的经历体现于这几个字,这一点就无可怀疑地说明他的觉悟是其前任何哲学家都未曾经验过的。他看到了人生的实质,也找到了超越它的途径。就像一个登高俯瞰大地的人,他看到了人生的全部。在他之前的思想家都不过如盲人摸象,他却完全不同,他不是凭想象,而是凭他切身的体验和觉悟来解说。当其他哲学家对人生问题也有一些领悟时,他赞许他们的正确的认识;当发现别人的谬见时,他详细清晰地指出他们的错误,给予他们有益的开导。他的方式是告诉他们,其观点可以如何得以发展、升华而成为一个体系——如果他们的观点还可能与问题的实质相符的话。如果他的信念是完全错误的(如《狗行者经》),他必告诫他们摒弃那样的观点。这就是巴利经典对佛陀的记述,谁要是说佛陀不过是采纳、发展、升华了印度思想家的观点,那是本末倒置。

  在人们经常引用的《阿罗逻迦罗摩经》(Kalamasutta)中,佛陀告诫他的弟子要依靠独立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单是相信佛陀和他的教诲也不足以获得最后的解脱,每个教徒必须沿着佛陀所指出的途径去亲身实践,把信念转化成亲身获得的真知灼见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所以,即使是佛陀的弟子单凭把佛陀随时随地所授之“法”拼凑到一起也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更不可能靠东摘西捡佛教前的哲学思想去获得什么。

  时而有人宣称,佛陀将佛教前就有的业与轮回的理论收入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象耆那教所宣扬的业与轮回的理论是以假定灵魂之说为基础的,至少它的有些理论是通过逻辑推理提出的。这一点可以由辛塔哈巴提(Cittagahapati)和尼乾子(Niganthana^taputta)的谈话来证实。据《心相应经》记载,尼乾子不相信达到不再有寻伺的二禅的可能性。他打比方说,这种企图好象用网子阻止风的流动,用拳头截住恒河水流。而根据佛教,一个人的业与轮回只能通过内观和直证得以验证,如理现观只有到四禅才可以获得。可见耆那教所说的“业”其前题完全不同于佛教理论,佛教也不以灵魂之说来解释这些理论,而是把它们看作是遵循因果法则的一个流动过程,它不是单靠理智而能掌握的。缘起也是佛教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哲学发现,以至于必须发明一个新名词表示这个全新的概念。

  佛教对于心理的分析也是印度哲学中的全新事物。在佛教前的思想体系中从未有过佛教著作中所出现的那样丰富的心理学用语。伽亚提莱克(Jayatelleke)等学者认为,“下意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佛教引入到心理现象的研究中的。像漏(a^sava)及随眠(anusaya)这些概念显然是指下意识这种心理现象。佛教还认为人的意识流从现世到来世是没有间断的。可以说,没有“心理”二字的心理学是从佛陀开始的。

  佛陀曾随佛教前禅定大师学习禅定,学到非想非非想处,但那些大师所传授予他的仅到修止。佛教以前的哲学大师不重视修观,无论他达到怎样高的禅定层次,这个水平还是未能超越世间法之无常、苦和无我。是佛陀发现了“念”的力量而通过它探索人的精神物质(名、色)之奥秘。《念处经》清楚地说明了怎样通过“念”的修炼获得对人精神物质运作的内观。正是这种修观的技能使人看到在精神物质当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改变的,一切都是能动变化的,所以才有无常之说。正是由于这种可变性,所有的精神物质现象都可以导致痛苦,这就是诸行皆苦。如果把修观的技能练到非常高深的水平则还可以看到,根本不存在“自我”这样一种东西,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人可以控制、可以占有为“我的”,这就是“无我”的理论。修习禅定只能使人进入到一种越来越深的但却是暂时的安祥宁静的境界;而修习内观可使人对自身有了直接的内视和了解而获得永远的解放。

  巴利经典记录了佛陀和他的高徒对佛教超越于其同时代哲学思想这一点的阐释。据《大苦蕴经》记载,一些苦行者问,他们也主张要对感官之乐(欲,kama)、色(ru^pa)和受(vedana^)的本质有透彻的认识,佛陀也是同样的态度;那么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呢?佛陀回答说,真正认识感官之乐要根据它所造成的快慰感及它所带来的恶果。进而他断言除佛教徒之外没有任何人可能对这一问题有全面清楚的认识。

  据《根修习经》记载,帕拉萨瑞亚(Parasariya)的弟子,一个名叫乌塔拉的年轻人曾向佛陀请教这样一个问题:佛教所谓的感觉控制和他自己那一教派所谓的感觉控制有什么不同?佛陀要他说明他那一教派所说的感觉控制是什么意思。乌塔拉回答说,他们主张眼不见、耳不闻以达到感觉控制。佛陀打趣说,那么瞎子和聋子肯定是感觉控制的高手。乌塔拉显然很尴尬。佛陀解释道,佛教所谓感觉控制的含义是修炼一种宁静平衡的心态,能面对任何能刺激感觉的存在,无论这种存在是否令人愉快,都处之泰然。

  据增支部记载,一次苦行僧查那(Channa)告诉阿难(A^nanda)说,他们也认为应根除贪瞋痴,他问阿难佛教徒认为贪瞋痴的恶果是什么?阿难解释说,它们会导致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伤害,它们使得一个人盲目、无知、愚蠢、凶险而不可能有心的宁静。查那又问,佛教有没有根除欲望、仇恨和妄想的途径?阿难指出八正道是根除那些邪恶精神状态的途径。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苦行僧也宣称要根除欲望、仇恨和妄想,但他们并不得其道。

  所以从巴利经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在佛陀那个时代,人们也在探寻佛教在当时印度宗教领域中的地位。佛教的教义是佛陀自亲身体验而领悟的真谛,谁要是将它说成是借他人思想而改造拼凑的哲学,那是对事实极大的歪曲。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佛陀领悟的真谛是前所未闻的。 Vu1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Vu1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上一篇:唐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略谈
下一篇:华林寺21粒舍利子首次公开展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