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798 [cf. No. 867]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卷上

此瑜伽经大分为二。初偈颂总相归赞。次长行等自他利行。于诸颂中复分为二。初偈四句普归命三宝(应知)次下别归圣会。于中复为二。先十句归命五分如来。后十句归四大菩萨。初十句中金刚身语意等四句归赞毗卢遮那佛。次雄猛阿閦已下六句归四方如来(应知)后十句归四大菩萨。于中初二句赞礼金刚藏菩萨。次二句赞礼虚空藏菩萨。第三两句赞礼观世音菩萨。第四两句赞礼毗首羯磨菩萨。第五两句结德总归(应知)此上两句等西方集瑜伽者大阿阇梨先以胜相赞礼置之经首。一切经首皆随彼门先安赞礼偈此方先德略而不译(应知)次我今于百千颂金刚顶等总四十字述经题目。此经有百干颂广本。非此土所闻。并是诸佛大菩萨等甚深秘密境界相。亦非声闻缘觉及人天小智之所闻知。此地梵网经两卷从此经中出浅略之行相也。其中广相根未有堪。此略瑜伽西国得灌顶者说授相付。而其广本亦不传之。其百千颂本复是菩萨大藏经中次略也。其大经本。阿阇梨云经夹广长如床。厚四五尺有无量颂。在南天竺界铁塔之中佛灭度后数百年间无人能开此塔。以铁扉铁锁而封闭之。其中天竺国佛法渐衰。时有大德先诵持大毗卢遮那真言。得毗卢遮那佛而现其身及现多身。于虚空中说此法门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写讫即灭。即今毗卢遮那念诵法要一卷。是时此大德持诵成就愿开此塔。于七日中绕塔念诵。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门乃开。塔内诸神一时踊怒不令得入。唯见塔内香灯光明一丈二丈。名华宝盖满中悬列。又闻赞声赞此经王。时此大德至心忏悔发大誓愿然后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寻闭。经于多日赞此经王广本一遍为如食顷。得诸佛菩萨指授所堪记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门还闭如故。尔时书写所记持法有百千颂。此经名金刚顶经者菩萨大藏塔内广本绝世所无。塔内灯光明等至今不灭此经百千颂本此国未有。此略本至此土者于开元之初金刚菩提三藏阿阇梨云。我从西国发来度于南海其有大船三十余只。一一皆有五六百人。一时同过大海行至海中逢于大风。诸船及人并皆漂没。我所附船亦欲将没。尔时两本经夹常近于身受持供养。其时船主见船欲没。船上诸物皆掷海中。当时怖惧忘收经夹。其百千颂亦掷海中唯存略本。尔时我发心念作除灾法大风便止。去船周回可一里余风水不动。船上诸人皆归于我。渐渐发来得至此岸来到此国。于开元七年中至于西京。一行禅师求我灌顶。闻有此异希有法门乃令伊舍罗译为汉文。一行等乃亲自笔受。一依梵本次第而述其意不失句义未圆。此以窃观诸修行者纵有寻读莫知所从。又浅智愚识亦为难入。今以此承旨授颇得其趣。秘密之旨略在文言属。法流行强开方便。分别门标其旨归即此经长行自他利行中复分为二。初从若修行者下乃至修习瑜伽结加已来总门。为秘密庄严内证大智。见法成就得如来处自利也。第二从修习瑜伽下至经末已入总门。为善巧建立秘密智相摄取众生令入佛位利他行也。亦可通为一门并皆俱有自他利行也。于前自利门中复分为三。第一从初乃至或大菩萨坐结加已乃至随意作之等。总是三业四仪净除业障法。第二从行者欲自清净下乃至复自思惟所持秘密明至已来。总是入智三摩地门诸佛境界实相智印法。第三从复自思惟下乃至修习瑜伽已来。总是融愚入智成等正觉住大菩提法。于第一门中而为颂曰

 师资共受行  摄引劝修法  次初起行住  加持语门法  洗面嚼齿木  便易结护法  [口*束*頁]口洗浴法  并浴部尊法  想严身内外  次入道场法  普礼忏随向  别归献愿法  随乐四威仪  除增降坏法 

第一师资共行劝修等行法者。此中六段。第一简器教授。经从若修行至护摩等法。是第二发心利益。经从金刚弟子至一切罪障皆得消灭等。是第三摄取邪见。经从或有众生深入至离恶趣故等。是第四劝修得益。经从若善男子至所求者等。是第五付嘱所堪。经从金刚阿阇梨若见有人至信令发其心等。是第六示居胜处。经从其作法处应在胜地至如法修行等是此之六段。释述无量恐繁不委应知

颂初起行住法者。经从凡修瑜伽者每于眠寝乃至一切众生应广利益等。此名初起法。释曰谓修习瑜伽者常想自身常为普贤金刚身。若寝息时想入金刚三昧。谓心寂静如入涅槃。当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意也。是名身三昧想应。若起时想从金刚三昧起。故此秘密义云金刚生起也。拔折罗者金刚三昧相名。底瑟吒者生起义。唵者诸佛法界顶。此是秘说而其妙观唯以口传。其印名金刚三昧。金刚三昧名为觉者。了知诸法自性清净离于自性。因业所转种种变异。故令思惟伽陀义也。既知此义行饶益行。故云应广利益等

经云若起欲行及真言等此名行法。释曰。所谓行三昧也。其秘密义云金刚三昧行步也

经云若住此处及真言等此名住止法。释曰。秘密义者止住金刚三昧也。唵义如上。下亦准之

颂云加持语门法者。经云欲共人语及真言等。释曰以囕字法界心置于舌端。想放种种光明。复以真言而用加持言音。若圣人秘密义者金刚三昧圣力声也

颂云洗面嚼齿木者。经曰若洗面时及真言乃至皆生欢喜等。释曰此水从金刚三昧出生。以用洗面。面如金刚。诸魔不敢正视也。一切如来皆悉欢喜

次嚼齿木法者。经云若嚼杨枝时。至加持然后嚼之等。释曰。若如法作者能令行人成就金刚微笑三昧。故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笑三昧加持故云能破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以观羽作金刚拳者。以右手急握大指并把杨枝即是

颂云便易结护法者。经云若欲往便易处即以左右手作甲胄印乃至出洗净讫等。释曰。此经阙金刚甲胄印也。今以叙之。其甲胄印者。先以二手合掌当心。即以二头指附二中指背。二大指并竖捻二中指中节文。即是真言曰

唵拔折啰迦伐遮吽

秘密义者。被佛德金刚三昧甲胄。以用加持以此秘明印印身二肩左右胁腰髀等。想之自身如被甲胄。复以印置于顶上。各分为二金刚拳。拳者头指已下四指各握大指。顶上并拳以即直竖二头指如针锋。头相跓想为头锋。复分手缘二肩下至心上。以头指相跓即以唵啅吽(二合)二字加二头指。想二头指出五色光成金刚带。然后于身上下遍绕如系甲状。是名庄严甲胄法。如经所说。次加持土复住法界心。左右金刚护。所谓此三字护身。放大光焰赫炽外发。复以明印而用加持。印相如经。故云三界所有诸恶皆得消灭。若不能用前明印唯诵后一切通用秘明亦得。若二俱寂胜。后之真言兼用前印。一切处用结护(应知)

颂云[口*束*頁]口洗浴法者。经云以此秘明加持金刚水及真言至[口*束*頁]口讫等。释曰。秘密义者佛德金刚大悲三昧水净持口秽。令口业清净。寂智门开发也。是名[口*束*頁]口法

次洗浴法者。经云便当洗浴洗浴者有四种每日随意乃至随能任作等。释曰。一具持三种律仪者。谓令住三三昧显发三身故。二礼忏发露等者。谓净除业障得无碍智故。三结印供养言。谓令诸佛欢喜增福寿命故。四以香水洗浴者。谓令支分柔软合法性故。随此修行是洗浴义也。思之可解。三律仪义广如别经所明

颂云并浴部尊法者。经云若入池水浴时先想为诸天欢喜池。于水中央想有如来最胜上轮坛。乃至想彼轮漫荼罗尽入己身中等。释曰。想五字等为种子。出生各各部会尊众等。即以香水满掬以为供养等。其掬水法经不具明。今以具述。先以并两手侧著如掬物势。以二大指入于掬中。三度向外拨水令至尊所。想灌尊仪一一别浴。或普想都浴之。余文可解

颂云想严身内外者。经云如是想已出立岸上乃至秘明真实义理等。释曰。如常束带者随自庄严。又以头冠等庄饰其身者。经无此印。今更叙之。以二手右押左向外相叉。二中指头相跓。如莲华叶举安顶上。即便各为金刚拳。分手从头两畔向下缘身散之。想成鬓带及天衣等。结印时复诵此真言曰

唵拔折罗钵踏摩呵毗诜者三漫多嚩日哩

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莲华冠于我心顶上也。作是法随乐本尊想合一体。然后想执拔折罗等。乃至秘明真实义理等。随自持者思之。余文可解

颂云次入道场法者。经云然后往道场所欲入之时乃至擗诸不祥等。释曰。如上[口*束*頁]口真言是结止。羽拳者左手握大指为拳。兼出金刚声。以拳辟门令开也。嗔怒眼者慈心圆晴左右傍视也

颂云普礼忏随向者。经云入已正念十方常住乃至如法作已等。释曰。此初入时普皆想礼毗卢遮那法界常住会也。此合有忏悔劝请随喜回向等法。阙者为略修瑜伽者常住金刚身语意。即旋入普贤遍一切行愿身。此法满故故不广列之。若有乐者随意所作。五体及胡跪等可解

颂云别归献愿法者。经云即从座起复以右膝著地乃至于四方如上作法礼已等。释曰。此有四义。一为成就一切诸佛金刚普贤行位故。二为成满一切诸佛金刚灌顶位故。三为速令成就一切如来转法轮位故。四为同得一切如来金刚善巧业用故。此四种三摩地或一时运入或次第入。或随乐入一。随作已时皆先结初金刚三昧耶已。然后合掌随方作礼。其真言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三昧最胜也。故令先结其印。如经所说。尊重礼拜等余文可解。欲入四种三摩地门。先总举次别列。经又应以身至各礼一拜等总举也。其义可解

第一金刚普贤三昧者。经云于其东方全身著地及真言乃至哀愍加持等。释曰。其秘密义者想于东方尽虚空界纯以金刚而为庄严。名曰金刚庄严藏世界。于中如来满世界中。如一切世界微尘数。一一如来皆入金刚三昧。结加趺坐。展垂右手于右膝上。横仰左手于趺上。一一如来皆有执金刚等诸大菩萨而共围绕。即运自身心于一一诸佛及诸菩萨前承事供养。复想一一身中出生无量上妙香华及种种供具。复想己身成金刚座等而奉献之。令心眼见了了分明。佛菩萨等而为纳受。尔时行者于三昧中便作是愿。愿一切如来金刚萨埵守护于我。以此金刚三昧加持我身。所谓吽字。若能如是入者速得金刚普贤三昧也

第二灌顶位者。经云又金刚合掌置于心上面向南方及真言乃至与我灌顶等。释曰。其秘密义者作金刚合掌一心归命。想于南方尽虚空界纯以妙宝而为庄严。名曰宝光明藏世界。其中如来遍满世界。如一切世界微尘数。一一佛所皆想有虚空宝藏菩萨宝幢等无量菩萨而共围绕。其诸如来等皆入宝光明三摩地。所谓结跏趺坐。仰右手于脐上现掌向外。于其掌中现妙宝相。左手横仰安加趺上所居宫殿皆大宝庄严。诸菩萨等各执宝幢及杂宝供具。了了分明。复运想。自身奉献等一一如前说。尔时于三昧中便作是愿。愿一切如来及金刚宝等。菩萨以宝三昧灌于我顶尔时即便想见佛菩萨等。一时俱以宝性光明而为灌顶。如是行者应时即满灌顶之位。莫作是念。我是凡夫也云何即是诸菩萨灌顶位耶。何以故。与宝光明三昧等一性故

第三法轮位者。经云又以金刚合掌置于头上及真言乃至为我转金刚法轮等。释曰。其秘密义者合掌归命一心西向。想于西方尽虚空界纯以净妙金刚宝莲华而为庄严。复想一切如来及观自在文殊等大菩萨众围绕说法。想一一佛菩萨等如一切世界微尘数一一佛结加趺坐入于三昧。诸菩萨众各执莲华。华中有法轮及法螺等了了令见。复想自身供养承事等如上。尔时于三昧中便作是愿。愿诸如来及金刚法华轮菩萨等。以此三昧灌于我顶。是时行者即便想见佛菩萨等法轮光明而为灌顶。入是观时应时即授一切诸佛转法轮位。便能转于一切法轮。勿生疑念

第四诸佛业用者。经云又以金刚合掌从顶下置于心上。及真言乃至为我作金刚事业等。释曰。其秘密义者合掌归命一心思惟北方种种妙庄严世界。尽虚空界种种杂色华鬘璎珞音乐歌赞奇妙佛事而为严饰。复想一切如来及菩萨众如一切世界微尘数。广大众会而为说法。又想自身于一一如来等所承事供养等如上。尔时于三昧中一一身口意当发是愿。唯愿一切如来金刚业等诸菩萨众。以种种业用佛智光明灌于我顶。应时想见佛菩萨等以此光明而为灌顶。是时行者入是观时。便得无碍业用佛智光明三昧。能于十方一念一时广作佛事。如上次第如广经所明。此经略故随义述之。应知此法门入者甚难。若住初方及余三方。随一增上余方皆劣。若入如来部一时圆满亦无胜劣

颂云随乐四种仪除增降坏法者。经云于四方如上作法礼已随行者所欲。乃至或大菩萨半结跏趺随意作之等。释曰此门有四种差别法。今广料简。一为除灭灾害。谓行人修福多被诸恶鬼神而作障恼。令其功德福业破坏不成。欲盛建立先后俱作护摩等法。坛法者坛炉皆圆。坐亦如之。坛相白色。身居华座。其心寂静以诵真言。其柴用树半已上者。横量十指或以八指。齐头截之。木用甘果李子墙微迦耽婆木(未详)等。但有甘果树木皆充此用。有香之华及白檀香苏乳麦糗乳粥茅牙并充火用。衣著茅服。其焰相者先起赤焰次如金色。复如融金色或如灯明。时时变色。又如牛苏焰色润泽。或如辫索条列相次。有此相者当知。作法所求之愿皆得成就。又相者盛出香气炽焰无声。或焰上重焰如赤金色。或焰头分散如伞盖形。是名第一相。又声者如牛声又如螺贝雷鸣等声。又人所乐闻之声。余诸声色等应知。障碍不得成就。第二增益者。所谓行者成就三昧开发智力。尔时多有内障。烦恼所覆愚闇所遮不能进修。纵经多时勤苦不止。佛菩提智终不可得。是故应修增益护摩。增炉俱方。而作黄色。结跏趺坐于茅草(此经坐莲华坐别耳)慈心念诵欢喜顾视。衣以刍麻而作法事。其木相者取树中心肥枝如生之柴。苏乳酪蜜又乳粥酪饭胡麻稻谷。及三白食胜妙黄华龙华香等。天水香香附子天门冬尾卢婆果等。而充火用而作护摩。柴长十二指齐头截之。炉深一肘四方作之。广亦如是。起四重缘如法泥饰。此诵大愿解脱出离法。成就之相如上所说第一好相等是。第三降伏法者。谓行道之人须有威胜。彼不降伏爱乐归依法轮难转。是故应修此护摩法。坛炉俱方而作赤色。叠以双膝如贤之坐。亦可如经蹲坐臀不著地也。衣以赤服。其心超踊而诵真言。其所用木于一树中直上独生。出过余枝无横生枝。横量十二指齐头截之。应用有乳汁者。谓桑谷之类又以乳酪苏蜜及三白食及七谷种子胡麻稻谷之属。用紫檀香赤色华苏合安悉薰陆等以充火用。其相如上。又说如上所不堪之木。树上干枯无皮。短曲瘦恶经剥皮者。或太长太粗曾被斧斫破有疮病者皆不堪用。若作第四法则得用之。又说如上火恶相者。其火气冷又无润色。火星迸出其焰如烟。或焰射入灰中。又出臭气或无烟焰。又焰和烬起复入于地。有是相者当知内外人鬼障碍。或是烦恼业等诸障不灭。得是相者当须改修作前初法。若作第四法得此相者是名成就。顺恶法故。第四破坏法者。或有人言诸佛菩萨具大慈悲。云何教诸众生作斯恶法。答诸佛菩萨说此法者。为智者说不为愚人。所以然者。佛灭度后多有恶人。恃大势力顺于邪道。不信正法破灭三宝住持之相。令诸众生失涅槃眼。悲哉可愍。以此法治菩萨之心。行此法者为利益故有大功德。审观无利起于恶心损害众生获大重罪。佛所制之不令辄作。若修三昧人远离愦闹心常寂静。观于三宝性相常住。住三昧处入佛境界。成就智用作大佛事。摧坏之法自然成就。其此法者坛炉俱黑。三角为之。所用香华皆悉臭黑。柴用棘刺屈曲之木。树根傍生无枝苦恶驼骡之粪以为烧香。炉土相和充为火食。白芥子油或用脂血以为灯明。用骨发棺木等。长六七指尖头截之。著青黑衣或血涂衣。嗔怒蹲踞如经所说。而作火食。恶相现时法即成就。又案瑜伽大秘密教中说。秘密火法相应有二十种。云何为二十种。此二十种从三法出。所谓一者扇底迦。二者布瑟致迦。三者阿毗遮罗迦。能除一切罪圆满功德。身寂静不可坏。是名扇底迦(此中四法)诸愿力速成增长财命等。一切自调伏。见者皆敬念。种种相端正游行虚空中。成就雄黄等。是名布瑟致迦(此中九法)禁缚摧灭等。降伏诸难调怨家及魔鬼。是名阿毗遮罗迦(此中七法)是名二十种护摩法(此中更广一百一十种火法秘而不译)应知复说二十种炉相。若欲摄一切炉内作金刚杵相。若欲调伏恶人等炉内作莲华相。若欲除一切罪其炉圆作须作门。炉内作宝相。门亦如是。若欲种族得增长炉内作羯磨印相。谓三股十字形。若为长命色力炉内置甲。周回墙渠等。若欲积聚一切财物炉内作牙印。若欲一切善好成就处处安乐。炉内置轮形印。如车釭相。炉四边亦如轮相。如是二十种印次第置。如后坛印等。是或置种种诸印。随彼成就。又于炉外庄严相者。其炉先以绳量四肘。四边安置界道色地。或方或圆或如莲华。四面平正四门渐为阶级。门之八分画网及半月形。近门阶级处作金刚夜叉形。如法画之于炉外东面画万字胡旋子澡罐鹿皮等。南面画螺捧月刃刀马师子野猪等。西面画半月形妙发髻印牛幢印等。北面画铜磬子幡孔雀羊鸡等。复于四门以金刚印等庄严。东门安金刚热恼印。南门安金刚宝印。西门安金刚莲华印。北门安金刚唬迦罗印。又置十六大印等。四角竖柱庄严华树。如法布置供养于佛。佛金刚智大方便法能除诸恶。若有见者灭一切罪。作是法时即想自身为观世音或执金刚。复自想戴头冠。冠中有佛及金刚杵等。或复有宝随于本法令心坚固。观世音者即一切诸佛净妙法身智也。执金刚者即一切如来诸菩萨等坚固菩提心也。以六波罗蜜诸佛净戒大色而画六根清净相应。面向东方作如上法。是名最胜佛菩提扇底迦法。余法思惟准可解。若布瑟致迦用金刚宝法。若阿毗遮罗迦用金刚嗔法。复次以金刚甲摄一切法。以金刚长命药印命行者长命足力。以金刚吉祥印积集一切财物。以金刚甲印护身。用金刚成就印乘空而行。以大莲华药印成就一切财物。成就一切法坛用金刚坛印。成就一切吉祥。用金刚王印。以左手执印右手烧火。复次若欲家宅增长。以甘美木为柴及以粳米烧之。若欲一切资具圆满以七谷子或七宝等相和烧之。若欲最胜拥护用甘美木及茅草茎涂油烧之。若欲长命以甘美木及俱卢草和苏及果子等。以左手结执金则棒印。右手烧之。若欲调伏恶人用苦练棘针白芥子及墙土烧之。若以醋苦果子等烧之。一切怨者远去。若欲一切归信伏从以紫檀木及赤华烧之。若欲所使者皆依命不敢违。用苦棘木极须嗔想为之。若欲成就一切法取白芥子烧火。即得吉祥最胜。已上净除业障内外光泽法竟

次下第二入智三摩地诸佛境界实相智印法。而为颂曰

 自他欲清净  兼除垢障法  次入三摩地  坚心通智法  先持三摩耶  次结坚智法  见法及极喜  字为智门法  秘印开心殿  摄入菩提法  智印法身字  坚牢菩提法  大力秘印明  护身摧障法  结莲华三昧  随乐部尊法  想依智种子  严成佛会法 

初颂云自他欲清净者。经云行者欲自未清净及真言乃至亦自性清净等。释曰。长行经可解其义。秘密义者。先以思惟佛功德身清净境性。即了一切诸法自性清净。了一切法自性清净。故此一切清净法性入我身中。我同法性。是故清净(余可知)

颂云兼除垢障法者。经云复应思惟是诸众生。及真言乃至息心攀缘勿令散乱等。释曰。此中三段。初段长行可解。其秘密义者。佛智德藏一切如来各已成就。诸有情类皆有此藏成就。亦等愿诸如来遍皆建立为作加持。令诸有情皆得解脱。故云作是思惟能除一切障碍等。二经云。又作是念凡所障者乃至忆念菩提心等。释曰。三垢所缠实难除断。佛智菩提一念相应即便灭尽。广赞菩提心如华严等。此经所说直入直修直满直证。即于此生得如来地善巧智故。三经云。又诸世间一切众生乃至无量差别等。释曰。众生妄业所熏邪网所覆。见善知识翻成怨对。闻甘露法谤讟俱兴。造种种恶业受种种苦身。犹如工巧能成众相。自造自怖不知自致其然。如是众多故云种种妄想工巧所成无量差别

颂云次入三摩地者。经云见诸众生有如斯过。乃至勿令散乱等。释曰。余文可解。此中云阿婆颇那伽者。阿之言无。婆颇那伽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等障。故云不应动心及身支节。唇齿俱合两目似闭。息心攀缘勿令散乱也。问曰入此定者有何利益。答曰若内识散乱外尘所牵。识随诸尘起种种妄见。随见随念即为无量诸垢之所缠缚。以是因缘沦溺生死。故以此定而止息之。又问曰。此定唯止识不起。不与世尘而相和合。如诸佛境界。出世实相百千三昧出入自在动不动等。入有不有入无不无。有无常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而复炽然广大建立常住其中不碍不没。如是智用胜妙功德自他利行云何得之。答曰前之定门渐学大乘及小乘等。及于外道同由此定。小乘以之为毕竟。外道不深各各有异。渐学大乘者以为方便。息攀缘故。若顿入者亦不由之。一切色尘为佛事故。色相境界智所转。故智性无碍无量用故。若怖于尘境爱乐空寂智无所用。愚拙之深网也。如此之徒其类非一。或作声闻或为外道。悲哉可愍痛惜之甚。是故佛说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若欲入者如下经中广宣说耳

颂云坚心通智法者。经云谛观虚空无量诸佛及真言等乃至常得随顺等。释曰。欲入智门当观智相。欲成智用加于智种。是以仰观诸佛身加唵字。唵字者佛德藏也。又以眼置么吒字令智慧明发。智慧明发故诸佛所赞。故云常得随顺等。于中可解其加持真言。秘密义者所谓佛德金刚三昧智慧眼也。以此三昧通智慧门能令智慧内外和合。谁不降伏谁不随顺故。悉帝耶等尚得随顺。悉帝耶者无情物等。共秘此名故不显说也

颂先持三昧耶者。经云作此法已即结三昧耶及真言乃至是名金刚合掌等。释曰所以结此明印。谓自智器开发与佛智同光。彼此和合一味无二故。此明印能和合之。其秘密义者名佛德金刚三昧合也。其印相如经所说可解

颂次结坚牢智者。经云又即此印诸度尽本及真言等。释曰。此明印者能成就智身。智虽和合当令成就。是故以此而加持之。秘密义者金刚三昧牢结缚也。欲令成就不可坏故

颂见法及极喜者。经云又如金刚缚及真言乃至佛子等秘印等。释曰佛我智合。复已坚牢成法界宫。自性圆满。即以明印而显发之。由明印力了见实相。此名见法三昧耶印明也。其秘密义者。三昧耶者等引也。平等引发令明了见故。萨怛梵(三合)者入我等我入等也。一性相故(下皆准此)佛以此明印加持有情。能令觉悟故名佛子

颂见法及极喜者。经云又结极喜印及真言乃至度如针是等也。释曰。由前加持了见智性。无与等故念持希有便入极喜三昧。即以明印而用加持。故名极喜三昧耶。秘密义者。萨怛梵(三合)者我入入我。护者喜跃也。苏啰多者妙极也。三昧耶者等引也。谓等引入我我入彼等喜跃妙极也。佛加持故智印印之。印如经说可解

颂字为智门法者。经云复结金刚缚印乃至为心门户等。释曰。以法界智相坚明无际将严其德。非门不从故以怛罗(二合)吒字为心门户。字性宝体光为其门。若欲开者加于智印。是故即结开门印也

颂秘印开心法者。经云三遍诵此秘明三摩心上及真言乃至有大殿堂等。释曰。印相可解其秘密义者。佛德金刚坚智印能开智宝门。怛罗吒者宝门也

颂摄入菩提法者。经云复想面前有一闇字及真言乃至句义皆自悟了等。释曰。智门开已当严智德即便摄入菩提种子。所谓闇字也。故云谛观字上遍有光明辉赫照曜也。谛想成就便当摄入。故云结金刚召入印。是印力故佛德菩提安住心殿。既安住已了了明见。犹如月轮普照法界。是名智德菩提相。其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三昧中安菩提种也。谓明见闇字变如月轮住心殿中。其印如经所明也。犹智德菩提住心中故。故云能了过去未来现在乃至皆自悟了等也

颂云智印法身字坚牢菩提法者。经云复结金刚拳及印相乃至意密以能执持故名金刚拳等。释曰。印相法可解。其秘密义者。谓佛德金刚三昧法界智印。以印印之。由印力故能令成就法界菩提身。[金*(离-禸+ㄆ)]字法界种。相形如圆塔名法身塔。金刚拳者佛坚智相也。以佛坚智持于法身。印智菩提能令成就坚牢德藏。故名封闭心殿。乃至名金刚拳等

颂以大力印明护身摧障法者。经云复分金刚拳为二。及真言乃至皆得清净等。释曰。谓已上初净身口。次住坚智。又与菩提和合。德藏圆成故。加大力明王护身摧难故。云以此印头上右旋等如经可知

颂即结三昧耶随乐部尊法者。经云复结金刚莲华及真言乃至得为尊主等。释曰。如上结护已。随自乐为部主三昧耶印于心顶。然后念诵本部真言。经中唯有莲华部三昧耶明印。余四所无者。略故不列。若欲解者。唯改钵头摩句安金刚句宝句羯磨句法界句。即是余句皆同。思之可解。印相亦随句改之如经下文具说其相也。若乐广大观察如来实相无尽庄严藏三摩地者。应当如后次第安立善观察之。于此门下妙庄严相依智种建立佛会。而为颂曰

 妙智净内外  依种子建立  世界妙相法  想诸佛所依  成等正觉法  如来神变相  秘密三昧相 

颂妙智净内外者。经云复次净妙智慧乃至等同虚空等。释曰六尘六识等性空为体。一切所有皆悉一如。众生执心于中对碍。欲建妙相先智除之。故云观察内外皆无所有也。自性平等无初中后。故云又观三世法等同虚空。入是空三摩地时不见身之与心。内外寂能观所观皆同一大空。若声闻种姓多者于中沉住智不起动。外道于中起恶寻求。或见有边或见无边或见非有非无边等。乃至各各别生于见等。菩萨于中智慧善巧建立种种微妙相用。入佛境界得佛加持。佛加持故于百千三昧出入无碍。即能遍至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大会之中供养礼拜咨问法义。而身心不动不没。即能遍入众生界中教化无尽诸众生类。而其身心不著不碍。若能如是心不间断正修行者。一念一时无前无后与如来等。即于此生满足佛地。法如下说随所乐为

颂依种子建立世界妙相法者。经云即于下方想有琰字。乃至既想如上诸部座已等。释曰。如上入大空三摩地已。即以决定妙智于下方空际想有琰字。黑光流布变为风轮。风轮大力持于地轮。轮皆黑色。是名风地种也。此中与毗卢遮那经文安立世界别也。应如彼说具足修行。如前想已于地轮际布列剑字。放杂色光成轮围山。名为甘露海岸也。以[金*(离-禸+ㄆ)]字法界种子字大白色悲光。想成如来毗卢遮那于虚空中名法身种也(注雨相。如经)。想钵罗(二合)字。字放金色光变为金龟广大无际吉祥种也。想[口*紇]哩字。放黄色光为黄金莲华。莲华藏种也(其相如经)想钵啰(二合)吽[金*(离-禸+ㄆ)]等三字。放杂宝色光成妙显山(旧云妙高)名坚胜法界座种也(其相如经说)今人共号为须弥座者从此立名。非是须弥卢山四宝所成者。此妙座高显犹如彼山。故以喻之。山有八面面各有门。于中空同八大菩萨常所居宫也。而诸菩萨各据一面而演说法。于其室内乃有十方诸佛微尘大会。此经略故不列。三藏教授次第具安立之。故云而有八面等。又想[金*(离-禸+ㄆ)]等五字者。谓于台上以此五字。上随位而安布之。五字放光和合共成四方大殿。于大殿中随于字位结成五峰楼阁。名为五峰大殿也。其中庄严如经广明之。乃至莫呼罗伽等王奏妙歌舞等。各于楼阁下随五字位成金刚轮漫荼罗等。一一轮内各有三种子字以为佛座。如经所明于五座中[金*(离-禸+ㄆ)]字轮中种子所变成师子座者。师子者诸兽中王。于诸兽中游行无畏。故卢舍那佛亦复如是。诸法之王于诸法中变化无碍。故据师子座也。于吽字轮中种子所变为象座者。其象力用诸兽力用无能过者。金刚部王共据其上表以坚力。无挂碍故。于怛罗字轮中种子所变为马座者。其诸世间尊贵吉祥莫先于马。马有慧用世以为宝。灌顶法王以之为座。表以灌顶具吉祥故。于缬哩(二合)字轮中种子所变孔雀座者。其诸世间以孔雀鸟而为瑞禽。此禽丽状具种种色。复有明慧善应时宜。转法轮王以之为座。表以转大法轮不非器故。于阿字轮中种子所变加楼罗座者。此鸟威力能降诸龙。诸龙所居四大海中。迦楼罗鸟随所向方龙即降伏。不空业王以之为座。表以智用。随方羯磨摄引人天一切诸龙。无不归者。谓佛菩萨随摄随归无有违者。如是次第应深知之。故云既想如上诸部座已等

颂想诸佛所依成等正觉法者。经云次想诸部一切如来及十六大菩萨乃至无碍事业巧方便智等。释曰。此一段经文安立不次也。应云于前五部座上各想有月轮。于月轮中想有微妙莲华台蕊圆具。即于师子座上月轮中想有四面毗卢遮那佛。以诸如来所持之身坐彼座上。又想阿閦鞞等四方诸佛各据本座也。及十六大菩萨并四波罗蜜施设。四种内供养四种外供养及四摄菩萨等。及贤劫千佛菩萨诸大金刚二十八部等诸神。皆以本三摩地各各想彼差别记契等。此等事相皆从毗卢遮那佛法界身圆轮光内而现。如是阿閦鞞佛诸如来等坐此未久成等正觉。悉得一切如来普贤之心。乃至获四灌顶智等(如经广说之)初云四面毗卢遮那者。释曰。所谓鑁字轮中法身如来四面圆满。向四方作三昧相也

次下颂如来神变相秘密三昧相者谓已下诸门五方如来十六菩萨四波罗蜜及内外四供养四摄诸菩萨等。一一皆有无量甚深智用智门秘密境界无碍神变三昧之相。广如下明

第一一切如来普贤金刚三昧门。颂曰

 诸佛普贤心  秘密神变相  亲承普教示  授五菩提智(不别释之) 

初颂诸佛普贤心者。经云尔时金刚界至秘明末。于中四门不同。一举报。二显体。三明行。四护念。经尔时毗卢遮那佛此举报也。释曰所谓行大日如来事遍满法界纯以大金刚王而共围绕以为宫殿毗卢遮那处中而住。梵云毗卢遮那。此翻最高显广眼藏如来。毗者最高显也。卢遮那者广眼也。先有翻为遍照王如来也。又有翻为大日如来此并略而名义阙也。又此如来亦名佛菩萨眼如来。亦名诸佛菩萨母。亦名诸佛菩萨最上广博清净藏也。所谓诸佛菩萨依之明见故。诸佛菩萨于中出生故。一切贤圣于中住故。又此大日如来常住。满虚空法界量微尘等诸佛身相。一一身相皆无中边。又无增减。故毗卢遮那大经说。为无尽庄严藏三昧也。经云持一切如来身以为其体。第二显体也。释曰。无缘智明遍满虚空。一切佛身即一佛身也。经即入一切如来至三摩地等。第三明行也。释曰。此中云三昧耶者正翻为等持三摩地。地者正翻为等念(旧云等至)谓遍一切处等持自智。即入一切如来智也。即入一切普贤智。持此智行犹如金刚。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故。华严经云。佛身普放大光明。色相无边极清净。如云充满一切土。处处称扬佛功德。光明所照咸欢喜。众生有苦悉除灭。各令恭敬起慈心。此是如来自在用(如彼广说)经从其至拔折罗萨埵等。此第四护念也。释曰。此中云阿毗三昧耶者。正翻为无上等持。旧翻为护念也。如金刚般若云善护念。是谓从诸佛一切普贤金刚智中出此秘明。故云无上。以此秘明加持有情令最坚牢故。秘明义者。一切有情皆是金刚也。故称拔折罗萨埵。谓修行者起大悲心以一切智愿入普贤海住有情界。复以明心三业秘密加持令诸有情住坚牢身。能如是入者。尔时行者身不至彼。亦不住此。心不住此亦不著彼。满法界量无前无后。以明智观察令无障碍。入出相用分明不滞。如是入者是名得入普贤金刚最初行海。若展转能入神变境界不滞不碍。是名入于一切如来普贤功德无尽藏海也

颂秘密神变相者。经说秘明时至既示现己等。此中智用境界不同有十二门。一依因。二显本。三应实。四显相。五显力。六还源。七显智。八示相。九明德。十显实。十一普现。十二感应。经云说秘明时从一切如来普贤之心。此第一依因也。释曰。一切诸佛现神变时非无因。故谓从如来智入普贤心。若不尔者碍而不遍。无智故有碍。无行故不遍。经云为众多月轮至菩提心已。此第二显本也。释曰。谓菩提心者万德之源众行之本。是故如来先显心相。清净圆满犹如月轮。即大菩提相也。以此心相遍有情处。诸有情类数乃无量故曰众多。一切有情遇菩提光皆得清净。故云出现普净一切众生界也。发菩提心者应如是行。若越此者非菩提心也。经云于诸佛所围绕而住。此第三应实也。释曰。诸佛菩提胜相圆满体性凝寂。离空不空。从佛心生还依佛住。以智力故不散不没也。又佛加持故不出于彼有情之心。而复等于诸佛。法界身轮周围而住。尔时诸佛菩提不增。有情菩提不减。入佛菩提应如是住。经云于月轮中至拔折罗等者。此第四显相也。释曰。佛心菩提依由智起圆凝而住表空不空。各于其中现差别智相也。故云出现一切如来种种智拔折罗也。所谓于诸轮中一一智相也。即普贤菩提轮内现五股相。不空菩提轮中金刚钩相。第三弓相。第四欢喜相。乃至十六大菩萨等各各智相。及四波罗蜜四摄四供养等。一切眷属差别之相也。如是之相皆是法界菩提。周围月轮之所出现。如是智相于诸月轮所出现者。各欲显有实相力变。又表如来智菩提业身无碍成就。令诸有情有胜修证。故如下门次第一一别明。经云以其普贤至坚牢故等。此第五显力也。释曰。谓各一切如来智菩提心有无碍用者。谓由如来普贤行遍一切处坚牢加持故。而能成就种种相用也。故云以其普贤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也。经云如来神力故入毗卢遮那佛心至一体等。此第六还源也。释曰。所谓如上佛心菩提及与智相。本从心起还入佛心。以表相用一体性故。以佛神力出入无碍。为欲成就一智相用遍一切处。故一切智相从此建立。应知一智即一切智一切智即一智也。是故已下诸门皆云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经云又从心流出满虚空界成立五峰光明者。此第七显智也。释曰。谓如来一心一法界智遍一切处。常光照用应世分位。现五峰光明。光明者智也。即五智门也。显法次第入有由故。五智门者初金刚三昧智。次宝印灌顶智。三清净法轮智。四羯磨妙业智。五如来法界智。此五智光即一切如来普贤藏相也。若有入者从普贤心起菩提行。入如来处住五智相。念念遍法界光明。于四威仪念持不间。是人名为常住如来法界金刚三昧也。经云时彼光至住佛掌中等。此第八示相也。释曰。谓一切如来五峰光明如法界尘数。各各体无中边。佛神力故成就坚牢五股智相。住佛掌中。此五智相从三轮生。即此三轮有十行相。一一行相皆佛智菩提之所成就。是故五峰上下十住位。此十行相摄诸有情常无动坏。是故令住如来掌中也。所以者何。欲令众生所得坚牢等此无异故。若有有情见此相者。即见如来普贤菩提三业法界常住五智秘密光明也。是人以为一切如来共所护念者也。经云复从拔折罗至世界等者。此第九明德也。释曰。如来智德无量无边差别庄严遍一切刹。谓众生无量故诸佛智德亦复无量。如是无量从一心三业。五智光生起。令破有情种种五欲。成就有情无碍五眼三身五智。故云种种色相及遍照等也。经云于光明五峰至如来身心者。此第十显实也。释曰。此诸如来三业法界身轮实智妙相无量无边。故以一切世界未为微尘。此诸世界尚不知数。况复为尘一尘一佛如是众多。一心智光遍照而住。如是观者是人得入一切诸佛现前三昧也。经云遍周法界至种种神变及成等正觉者。此第十一普现也。释曰。一切诸佛五智光明法界实相不共无碍。善巧智力普于有情等救度故。现此神变。神变者名为普现一切色身三昧。谓众生界无边无量等云海。故诸佛悲智亦遍众生界如云海。随彼彼众生类自在转故。故云种种神变及成等正觉也。如是种种神变皆是如来平等性智五峰光明法界实相之所成就也。佛子修行者亦如是入。经云能令众生至悉地智者。此第十二感应也。释曰。由佛神力应众生心。一切众生感而自发也。经云能令众生发菩提心者。普贤菩提遍摄受故。能令众生成就普贤无量行愿者。普贤行海遍成就故。能令众生奉事。一切如来眷属者。于善知识悉遍求故。能令众生趣向大菩提道场者。于诸佛会念念入故。复能摧伏一切诸魔者。成就大智自在力故。速悟一切平等性智证大菩提者。佛功德藏悉圆满故。转正法轮教化成就无量众生者。转化转化不断绝故。令入如来神通最上悉地智者。一切众生成就大智等佛力故。故云最上悉地。悉地者此云成就。成就如来最胜智故。所谓众生性欲种种差别。如来示现最上神变成就之相。欲令众生皆自觉知具足已有诸佛普贤无尽功德庄严藏海。或有众生。于佛法中见说诸法空无所有。不解佛意即为已得已证已满。有因缘时闻佛说此实相宝藏。心怀怯怖惊愕疾走。犹如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或有众生闻佛说有庄严智藏实相境界。虽知此说不解佛意由不欣乐。犹如长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尔时穷子即授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希取一食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或有众生闻佛说此无量智慧实相宝藏。便自思惟作是念言。诸佛既有我应可得如经云父知子意渐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乃至广说。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如法华经广说。或有众生闻佛所说。如是秘藏更无疑念。日夜精勤专心修习一切诸佛秘密宝藏希有神变。念念观察无前无后。一时遍入佛普贤海自在无碍游戏神通。如彼长者顿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娱乃至广说。如上四种众生。初二谓二乘种姓。第三谓渐次回心入大乘者。第四一门谓从初发心便成正觉。常住佛乘智用无碍。能于十方作大佛事。是人即名真住佛乘入佛位者。故梵网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颂云现受教指者。经从既示现已至悉地果故等。此中智用。出入不同义分为六。一摄相。二还源。三现请。四念应。五现法。六显益。经既示现已为普贤故金刚萨埵至菩提萨埵身。此第一摄相也。释曰。谓大日如来普贤身心三摩地轮遍空尘界。其中有情即与如来智光明相和合一味。故梵网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诸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如是有情亦名为佛亦不名佛。功德智慧未明显故。亦名普贤亦非普贤。随分行愿未淳醲故。名为有情亦非有情。如来藏性生缺减故。又普贤神力合无量身为一体相。一切众生不出不没。住佛心时亦复如是。故云为普贤故及萨埵身等。经云住毗卢遮那佛心至偈末等。此第二还源也。释曰。此普贤菩萨现住佛心者有二意。一表知普贤即是毗卢遮那。二令诸有情觉知自身不离佛心。如是觉已当作此念。云何我等于佛心中造种种恶业。是故一切众生皆是一切如来普贤神力而持摄之。乃至如经说偈现萨埵身等。思之可解。经云尔时普贤至请教示等。此第三现请也。释曰。谓普贤菩萨住佛心中得佛加持。佛加持故从心出现。住月轮中。月轮者菩提心相也。表以菩提心即为法界故。即一切有情普贤菩提心之所摄持。为诸有情请佛教示也。普贤授教一切有情亦复如是。故梵网云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经尔时世尊毗卢遮那入至三摩地已者。此第四念应也。释曰。谓如来设教皆不非量。欲令普贤及诸有情具一切智故。先入此三昧令其所应。故云入一切如来智三昧耶金刚三摩地。谓以诸佛等持之智护念有情。入是智三昧耶已现调伏事。经云现一切如来尸罗乃至大智三摩地等。此第五现法也。释曰。所谓此现法者是法名为大方便力精进大智三摩地也。其中具有一切如来十波罗蜜诸力不共等。以诸行次第戒为首。故先举尸罗也。又此尸罗佛相授。故云现一切如来尸罗等持也。所谓一切如来等持此戒。此戒光明等持众生。一切众生即从此戒发生定慧。定慧发故便能解脱。解脱知见。知见无碍故转正法轮。于是利益无尽众生界。故云大智三摩地等。经云尽一切众生界至悉地果故等。第六显益也。释曰。谓一切众生得利益者。皆是如来等持智力。普贤菩萨普现色身三昧之力。此三昧力故尽众生界随彼彼类应现其身而得自在力用。故云尽一切众生界为自在救护主。皆令安住所乐之门。故云令得一切安乐悦意受用故。又令成就一切智果故。云乃至得一切如来平等性智神通摩诃衍那阿毗三昧耶。此具梵音。正翻应言大乘无上等持。所谓等持无上大乘护念众生。一切众生如佛住。故云克获最上悉地果故等

颂云授五菩提智者。经云尔时一切如来至复持金刚等。此一段意者。欲令众生具足如来普贤菩提心金刚法界秘密神变实相智印无尽庄严藏故。以五智印三昧耶灌普贤顶及一切众生。授以智印。五智印者。一金刚智三昧。二宝印智三昧。三法轮智三昧。四羯磨智三昧。五一切如来法界智三昧。经尔时一切如来为欲授彼悉地拔折罗故与普贤大菩萨。此第一金刚智三昧也。释曰。谓一切诸法自性清净无诸垢染。以此智印决定印之。满法界相圆凝坚牢不可动坏。入此三昧者名为诸佛普贤菩提金刚智印净法界轮。若先入此一切智业金刚三昧。一切所作随所堪任。犹如白素诸色之本。修此三昧亦复如是。诸佛智用功德依之建立。经云受一切如来转法轮位。此位名转法轮智三昧也。释曰。从金刚三昧即授法轮位。此超胜也。但授此法轮位即具足一切法故。是故其次即云以一切如来宝冠缯彩而授与灌顶。此即法身灌顶相也。据实相般若经次第。亦初金刚三昧。次即法轮。若不授与法轮三昧不堪展转为教授主。若有菩萨具大乘见。通达方便善巧业用。不要次第一一别授。审察堪任即应为作传法灌顶教示。犹如世尊教示普贤。当如是知。经既灌顶已至偈末。此第四羯磨智也。释曰。谓一切加持威德智用皆名羯磨。故云既灌顶已而授与之乃至号为执金刚。是名加持也。既加持已威德智用出过一切。故云尔时执金刚菩萨屈其左臂。乃至唱偈以我金刚复持金刚等。所谓普贤菩萨具足智力能转法轮。是故如来以五智印而授与之。此五智印具足五相。所谓五股也。其中一股如来法界。其余四股各属所部。如上所说五智印门。一一复别五相灌顶之法。一者光明灌顶。谓诸佛菩萨放光加持也。二者甘露灌顶谓以教主真言加持香水也。三者种子灌顶。谓部尊字门想布身心。四者智印灌顶。谓部主所执持印契加持。五者句义灌顶。谓部尊真言及思中义理想布身心。能解如是甚深次第。想念运用加持自他。是人堪授大阿阇梨位也。如灌顶门所说。题云此是金刚萨埵三摩地一切如来菩提智第一。释曰。此题目也。梵本皆列于后。谓一切如来等持有情。金刚菩提不动智轮也。具足正题应如是说

第二金刚不空王大菩萨钩召三昧门。述此意者。所谓一切诸法体性空寂。诸佛妙智依空而转自在无碍。一切建立及不建立依空不空。智相常住犹如虚空。遍一切处。照用无歇故。大空自在。无智无用无缘无依。为智所依。智唯实相空非实相。空性唯空无所得故。妙智不空善巧用故。是以大日如来以一切智现其智相名不空王也。极智妙相空称之为王。此意者。欲令众生具无碍智。而于空有不滞不碍。以五智相屈曲如钩。能钩众生出空有海。能钩诸佛圣智入众生心。一切诸佛共加持故。若有菩萨作佛事时。执持此钩往于十方界。诸佛菩萨如风疾至无能违者。若人持者持如来智。若人见者见如来智。有能观想此契相者。是人速得一切如来大自在智甚深三昧。此智印力随心摄召。皆悉成就一切如来及菩萨等所有三昧。以此智印普用摄持。无前无后一时满足。是人即能受用诸佛及菩萨等无碍智力。是人即得无尽庄严秘密之藏。入此门者生决定心无疑惑心发希有心。何以故。一切如来智愿加持所成就故

次下随文释意大分有四。而为颂曰

 如来不空心  秘密神变相  亲承请教示  现授菩提钩 

初颂如来不空心者。经云尔时世尊及秘明等。此中义分有四。一举报。二显体。三明行。四护念。经尔时世尊毗卢遮那此第一举报及显体也。此文略。具足应云尔时金刚界毗卢遮那佛持一切如来身以为其体(如普贤观所列)阿阇梨集此经意务取行取相广本重者皆略而不出。毗卢遮那佛如前已释。后亦准之。经复入不空王大菩萨至三摩地已。第三明行也。释曰。此中云三昧耶及三摩地如前已释。后亦如是。所谓如来先入普贤心又入不空智。故云复入也。如来智相遍洽微尘身心。微尘身心一身心故。此一复入一切。一切皆入此一。显发智用自在无碍故云所生。加持者。谓从不空王智现其钩相加持有情故。经云从其心出。及拔折罗啰阇等。此第四护念也。释曰。谓从不空王大菩萨心现召请相。此召请相不离佛心。故云名一切如来心等。菩萨及钩皆佛心故。而此佛心坚过金刚。故说秘明云金刚王。金刚王者梵云拔折罗啰阇也。以此秘明护念有情。一切有情住坚牢心

颂秘密神变相者。经从说此秘明时至种种神变等事已。此中行相如普贤观。出入相同。文略无者准上可知。今如前建立随略而释。经说此秘明时从一切如来心即彼薄伽梵执金刚。此因本二段文也。释曰。前观中普贤菩萨从佛心出成执金刚身。故此观中以佛心金刚为因本。故云即彼薄伽梵执金刚也。薄伽梵此正翻为世尊也。具足正翻应云说秘明时从一切如来世尊执金刚心也。谓此不空王大菩萨从彼一切如来金刚心出故。经云为一切如来众多大钩出已者。此应实显相二段文也。此中无月轮围绕住等者。前门已说。云于诸佛所围绕而住。故此略而不具。但云从一切如来心即彼薄伽梵执金刚也。故前门云于月轮中出。即此执金刚即是普贤遍一切处菩提心轮执金刚也。种种智者。此中云一切如来众多大钩者。即种种智中之一智。一智即种种智也。应知此钩亦在月轮中现。已下诸门准知。经云还同一体入毗卢遮那佛心。此显力还源也。释曰。此中无以其普贤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者略也。上门已说此准知。下亦如是。皆有如来普贤金刚威神力也。还源者谓此钩本依佛心出还入佛心。欲显此钩是如来心故。经云为金刚钩住佛掌中。此示相也。释曰。此段文略应具足云又从心出满虚空界成金刚光明时彼光明化为一切如来金刚身语意所成金刚钩住佛掌中。唯有下句为金刚钩住佛掌中。满虚空明等准上门应知。下门亦如是。有能入此钩三摩地者。应如上次第还入佛心。又从心出满虚空界。光明化如来三轮钩。住佛掌中。如是观者是名入钩三摩地。即得如来召请诸佛智印加持。经云复从钩中出现一切世界至神变等事已者。此段亦略。准上应知。义亦如上。入此观者普现色身也。已下诸门亦皆准知。若入此普现色身观。能令众生发菩提心等感应之行。略而不说。准如上门皆悉具有。下门亦然

颂曰现授教旨相者。经从出不空王故至增上悉地果故等。此中入出不同义分为五。由不空王故及金刚萨埵乃至大菩萨身。此第一摄相也。释曰。谓如来实相智印神变无碍故曰不空。即此智印诸智中胜故称为王。以此智王护念众生。令诸众生受胜安乐。是智至处无能坏者故曰坚牢。以坚牢智摄诸众生为一身相。其中众生入出不碍。住一身中各令所安不觉不知。唯是菩萨了了知见。若有智者住此三昧亦复如是。即能摄受行利益事。经云住于毗卢遮那佛心至偈末等。此第二还源也。释曰。不空王住佛心时一切众生亦住佛心。此一不空王住佛心时。一切世界微尘等不空王皆住佛心中。如梵网经云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即其相也。说此偈言等如经思之可解。经时彼不空王至复请教示。此第三现请也。释曰。谓不空王大菩萨住前所现普贤菩萨周围月轮。为诸有情请佛教示。此一不空王请时彼彼一切世界微尘不空王亦如是请。此中阙感应文。如前门所说更不复出。后亦准之。经尔时世尊入一切如来至为一切如来钩召三摩耶等。此第四现法也。释曰。所谓此法门名一切如来金刚加持钩召。故云钩召三昧耶。此钩从普贤金刚五智印转转现。故能广利益诸有情界也。经尽众生界摄召一切至悉地果故等。此第五显益也。释曰。谓五智印钩召等持力一切如来加持故。若有持念此三昧耶。一切如来及菩萨众一时集会。随彼彼念为作利益。故云悦意受用等。若有众生从初发心与诸如来普贤菩萨等量发者。如是菩萨即是如来。由心等故。诸佛加持。由加持故于佛法界五智印上更增上妙智。广大自在故云增上悉地果

颂授智菩提钩者。经从以金刚钩授彼乃至偈末等。释曰。此中授灌顶法具光明等五种。如前门所列。此中略有二相。余三隐而不出。但作即具用为之。二相者所谓智印及钩。即名号而与灌顶等也。时不空王受此钩已诸佛随集。故云以彼金刚钩召请一切如来已。众生受者亦复如是。有见闻者诸罪消灭圣贤护念。若非授而辄受持求悉地者。于如来智自在力用即不成就。是故佛言是人盗法被诸鬼神之所损坏。说此偈言等如经可解。经此是不空王大菩萨三昧耶一切如来钩召智。第二此题目也。正翻应云一切如来钩召智等持不空王大菩萨观门。义如上释

第三一切如来摩罗大菩萨三昧耶智印实相门。述此意者。谓如来悲智甚深微密。亘无尽界违顺染净。是故如来现其智相名曰摩罗能令乐染净者不得自在。摩罗者具足梵音云摩烂拏。此正翻为杀者。如其智印。所谓弓箭。谓或有菩萨成等正觉。住清净处不乐随于杂染世界成就众生。以此智印力能击射。摄之不令久住。故以染智摄彼净智。故名杀者。或有菩萨发广大心作大佛事。有佛菩萨住于自宫不助其力。而此菩萨即以此智印向弹击之。彼佛菩萨便当随喜而共加持。佛智神力无有违者。此即杀净而顺染也。又诸众生恒为一切烦恼坚牢染缚。而不信受佛清净法。尔时菩萨以此智印而击射之。彼所坚缚即便破坏。以清净法而用染之。一切众生以是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即杀染而顺净也。是故如来以摩罗智于染于净皆能染净也。又此次第者。谓入初普贤金刚三昧耶遍能观察一切如来。遍能了知诸佛境界得不空智。尔时如来便以智印而用加持。得加持已便能集会一切如来及诸如来无尽智藏。严自智界作大佛事。便能承事一切如来。而诸如来护念不舍。是以染智据次而说。如是次第皆是如来普贤金刚三昧智用。一合实相甚深境界。以声字相次故别转耳。后后所说准应知之。次下释文颂曰

 如来奉事心  秘密神变相  现请教旨者  授菩提弓箭 

如来奉事心者。经云尔时世尊复入及拔折啰逻伽等。释曰。谓从普贤菩萨菩提金刚三昧入佛境界。加持众生相续便入不空王相。而作佛事。转住即入此奉事门。故云复入等。如上准知。言奉事及染爱者。谓奉事如来及以众生。以奉事如来故如来爱乐。以奉持众生故众生离苦。又谓由染爱如来故如来护念。由染爱众生故众生解脱。是以名为染爱之智。故说秘明云拔折啰逻伽也。秘密义者谓金刚爱染奉持也

颂曰秘密神变相者。经从说此秘明时至神变佛事已等。释曰。此中神变入出合散皆如普贤金刚行相耳。唯此中契相别者。所谓华器仗弓箭等。是如来弹击智也。其契两头皆有莲华故云华器仗。华器仗即是弓箭也。此智犹如主立弹官弹击非法。谓二乘乐寂自谓究竟。此非法也。菩萨位地悲智不等。此非法也。一切众生常乐诸欲习诸邪道。此非法也。乃至假使有佛及一切贤圣悲智不等。皆是非法也。是故大日如来现此智相。令诸菩萨习正行者持此智印承事诸佛。摄受众生随意无碍

颂曰现请教旨相者。经从由至极杀故至最胜悉地果故等。释曰。谓以诸佛境界入众生界。和合为一成妙智相。在左月轮为诸众生现请因缘。故云为摩罗大菩萨身。而此大菩萨善巧智相奉事如来。如来虽已离于爱染。由善巧故诸佛爱念。如世恩爱不相舍离。故摄为一体。住于自心说调伏偈。如经可解。次菩萨出现请教示相。如来复入念其所应。乃至一切获得胜益故云最胜悉地果故等。此中句义已如上释。更不繁词也。依经思之可解耳

颂授菩提弓箭者。经彼金刚弓箭乃至一切安乐等。释曰。灌顶之法略如前释。授此智相而说偈等者。欲令菩萨及诸有情见闻此法。受持修行不生疑碍。故云此是诸佛无垢染智能以染爱染离爱者。悉能授与一切安乐。是名弹击智印。即弓箭之表也。乃至题目法义准知

第四一切如来善哉智金刚踊跃大菩萨三昧门。述此意者。所谓诸法智性空寂清净。一切如来以此智道纲纪有情。而诸圣贤未达源际以为差别。纵其入者太过。即空见之甚也。其未入者不及。即愚凡之极也。而此二辈行虽殊异太过不及。皆来入故于诸如来功德智藏不生忻乐亦不称叹。大智明见愍斯辈故现此智相。名曰善哉。遇斯光者便生踊跃。故号此智名欢喜王。其次第者。谓成就如来普贤菩提金刚智藏钩弓神变妙庄严相。彼无智住空者。纵令得见皆不随喜亦不称叹。故佛诃言如盲如聋。所以如来大智善巧力故为利斯辈现善哉智。灌菩萨顶及诸众生。若入功德门者持此法印而称秘明。一切诸佛无不称善者。佛称善故彼住空者虽不喜乐亦皆称善。以称善因缘渐当觉悟。由一切圣贤称叹故其修行者踊跃无量。故以渐次第四而说。即此第四智。即前普贤金刚三昧一切用智其中秘密神变境界。更亦不别列。以一相故应知

次下释文文有四门而为颂曰

 如来欢喜心  秘密神变相  现请教旨故  授彼善哉智 

经尔时世尊复入欢喜王至娑度等者。此如来欢喜心也。释曰。谓从前三昧出又入此欢喜王三昧。故言复入也。三摩耶等持义如上释。秘明云拔折罗娑度。正翻为金刚善哉。此声句遍加持故能破不善入善品中。彼不欢喜者皆生欢喜故称金刚善哉。此善哉智极坚牢故

经说此秘明时至神变等事已等者。此秘密神变相也。此中行相一如普贤观法

经以极欢喜故金刚萨埵至悉地果故等者。此现请教旨故也。其中出入行相皆如前已释。此中云无上踊跃最胜味者。谓彼住空之类愚下之徒。如来善巧现斯智相。随彼彼类令生欢喜。由欢喜故获殊胜加持。以是因缘得入如来功德藏海。此是诸佛味故。故云无上踊跃最上味也

经以金刚欢喜授彼至偈末等者。此授彼善哉智也。谓此菩萨以得灌顶智。此灌顶智者从佛普贤金刚心所出生。无退住相故曰金刚踊跃也。佛加持故便说偈言。如经所说可解。下所题目准上应知。次结云已上四菩萨并是金刚部中金刚方。阿閦佛眷属都号为一切如来大三昧耶萨埵。谓此四菩萨住东方金刚界不动如来所前后左右。于菩提轮内现神变已围绕而住。此谓一切如来菩提四智相金刚轮。此菩提轮遍周法界。同而不同纯金刚相而为严饰。内外供养及四摄等皆于其中严持而住。所以此经先东方者。谓起作之初门应物之源序故。诸佛说法先照东方次及余方。如日初出东方先明次照余方一切皆明。又如四洲众生但日出处皆呼为东。东者最初之义。非世方分之称也。此金刚菩提三昧亦复如是。欲入佛法海者皆从此入。便以智入如来境界。此金刚三昧能破坏非法。能成就正法能除灭障碍。能坚牢法界。以无碍智运转观察。无前无后。入此金刚法界相妙庄严藏如前所说令其成就。既成就已复入如来虚空藏三昧。下次第说

 为报佛恩祖德谨开印板传之来叶矣

   正应四年(辛卯)七月十八日

            沙门庆贺

   高野山于往生院

        宝藏院开板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