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790 [cf. No. 672]

入楞伽心玄义一卷

    西明寺沙门法藏撰

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摄。三显教差别。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释经题目。八部类传译。九义理分齐。十随文解释

初教起所因者。先总后别。总谓一事法华云。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解云。佛意欲令以己所得授与众生为本意也。二别显者谓诸圣教起必赖缘缘乃多端数过尘算。智论云。如须弥山非无因缘。非少因缘而令震动。般若教起亦复如是。广如彼说。今别显此经略显十义。一顺古。二满愿。三机感。四破恶。五回邪。六殄执。七酬问。八除疑。九显实。十成益。初顺古者谓如下文。过去诸佛亦曾于此山顶说五法三性八识二空内心所证。我亦同彼。是知未来诸佛亦同此说。此则如大王路三世同游也。二满愿者。谓佛过去曾见古佛。说内证法因则立愿。今既成佛。酬满本愿亦说斯法。下文云。佛告大慧。如来本愿力故当为汝说。三机感者。谓诸菩萨及此城中诸夜叉等根熟宜闻。上感如来应机说法。如下文中罗婆那王劝请品说。四破恶者为破诸罗刹等毒恶心故。断诸杀生食肉等故。如彼品说。五回邪者。为破四宗诸外道等。令邪执永尽归正见故。如下广说。六殄执者。为破二乘诸法执见。乃至令彼定性二乘亦向无上大菩提故。具如下说。七酬问者。谓酬大慧等百八问故。及酬随事别别问故。并如文显。八除疑者。但初学菩萨闻诸大乘经所说深义。未能决了生三种疑。一闻毕竟空执无因果。二闻如来藏具足功德。疑同外道神我。三闻说能所心境。执无唯识。今明真空其必不坏幻有。性德举体不碍真空。虚妄之境皆从心现。为破此等多种疑故。具如下说。九显实者。为显大乘根本实义。所谓五法三性八识二空。莫不皆于自心如来藏立。为学大乘者生正见处正信。正行由此成就。皆如下说。十成益者。令诸菩萨始从正信终至正证。断障得果。坐宝莲华成最正觉。略显由此十种因缘故令此教兴

第二明藏部所摄者。教既兴已。次辨此教何藏所收。略辨三义。初就三藏。二约二藏。三约十二部。先就三藏者。一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契经即藏。持业立名。二毗奈耶此云调伏。谓调治三业制伏恶行。调伏之藏。依主立名。三阿毗达摩此云对法。谓简择妙理明了对智。对法之藏。依主立名。二明所摄者。于此三中正唯契经藏摄。以涅槃中始从如是终至奉行。唯契经故。或亦对法藏收。以瑜伽云世尊自说循环研核。明了法相为摩怛履迦。摩怛履迦此云本母。即对法之异名。此经既有问答研覆。故知亦是对法藏摄。若据遮酒完调心行。亦有调伏义。此说应知。二明二藏摄者。谓前三藏通大小乘故。摄论云。由上下乘差别故。立菩萨声闻二藏。以诸缘觉有藉教者。亦是资声悟道。俱入声闻藏摄。有不藉教者。但由思修得果。亦不立藏故。彼论中不立缘觉藏。又就所证所得理果。不异诸声闻故。唯立二藏。又据教行少异声闻藏。亦别立藏。如普超三昧经及入大乘论。三乘名为三藏。今此经者唯是菩萨收。下文亦说诸小乘义兼摄。应知三十二部中何部摄者。或唯一部以瑜伽中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眷属声闻故。或三部摄。谓方广希法授记。余九是小乘故。如法华说。或九部摄。除论义因缘譬喻。余九是大乘故。如涅槃第三说。或具十二部摄。谓于大乘中自具十二故。或十二所不摄。以小乘亦具十二非摄此故。如法华云。受持十二部未足为难。信受此经是则为难。或于大乘三藏十二总所不摄。以理超言外。故经云言说别施行。真实离文字。又云二夜中间不说一字。以言即无言摄。无所摄故

第三显教差别者。自佛法东流。此方诸德分教开宗。差别纷纠难备说。及西方诸师所说差别并如华严记中说。若依此经宗及通诸教种类相收。或四或五。今且辨四。一有相宗。二无相宗。三法相宗。四实相宗。释此四宗略以六义。一就法数。初宗立七十五法.有为.无为.执实之法。如小乘说。二破彼前宗所立法相。荡尽归空。性无所有。二空真理相想俱绝。如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三法相宗中。立三性三无性有为无为色心等百法。皆依识心之所建立。如深密经瑜伽等论说。四实相宗。会前教中所立法相。莫不皆依如来藏缘起称实显现。如金作严具。如此楞伽及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说。二就心识者。初宗但说六识。二无相宗明六识空。更无别立。法相宗立八识。然皆生灭不同真性。四实相宗明前八识皆是如来藏随缘所成。亦生灭亦不生灭性相交彻。镕融无碍。各如本部经论所明。三约缘起法。初宗说有。二说为空。三亦空亦有。谓遍计空依他有。四非空非有。谓相无不尽故非有。性不碍缘故非空。理事俱融二边双寂。不妨一味。二谛宛然。四就回小者。初宗一切二乘总不成佛。二宗中定性二乘亦不成佛。不定性中已入见道则不回心。自下位中可有回心入菩萨道。三宗中定性不回。不定种性乃至罗汉并许回心入大。四宗中定与不定一切俱回。谓定者要入涅槃然后方回。不定者即身回也。五就乘者初宗唯三无一。二宗亦三亦一。谓三显一密也。四宗唯一无三。谓一乘究竟悉成佛故。六就持法人。其初宗是达摩多罗等论师所持。二龙树提婆等所持。三无著世亲等所持。四马鸣坚意等所持。更有余宗余义。广如华严记中说。此经于上四中。第四所说通亦具前。准思可见

第四教所被机。于中有二。初简机后择器。初者此经及余俱说。众生有五性差别。一菩萨种性。二缘觉性。三声闻性。四于上三乘不定种性。五定无三乘性。若依权教大乘有二义。一于此五中唯菩萨种性及不定性是此所为。余皆非器。以性各定故。二亦兼为令于自位。各得利益。终不能获入大乘益。若依实教大乘有其三义。一现所被。谓菩萨种性及不定性。二转生被。谓定性二乘要入涅槃后受变易身。方入大乘。如须陀洹八万劫乃至辟支十千劫等。如涅槃说。又法华云。彼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云云)。智论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阿罗汉当生其中。彼论亦引此文也。三远被。谓无性众生障重难入。既有佛性久久会当入此法中。如佛性论及宝性论说。又涅槃中凡诸有心皆有佛性等。是故五性皆是所为。悉皆当得大菩提故。二择其器者。虽有种性然由现起障业差别。于此乘法有器非器。于中非器有五。一无信心故。谓尚不信有未来业果。是以广造恶业。何况信有菩提涅槃。是难非器。二著有故。谓知有业果不造诸恶。修诸善品求人天报。乐著三有不求出离故。亦非器。三邪求故。谓虽求出离于外道邪见以求解脱。执见在怀根机未熟。此亦非器。四劣求故。谓虽舍外道而求二乘。根若未熟亦非其器。五错求故。谓虽学大乘不了真空。妄取断灭。或执有缘起。求彼性空。于此圆融无障碍法拒逆不受。遂成非器。次辨法器亦有五重。一证器。谓大菩萨闻此法已即便证入故。二行器。谓地前菩萨观此实法以成正行故。三解器。谓初心菩萨依此实法顺理生解。以成正见。依此起行速成大益。四信器。谓依此法生清净信。发菩提心不求名利。直心趣向。受持领纳。习解习行亦得为器。胜鬘经中正智有三种。一如实智。当此证器也。二随顺法智。当此解行器也。三仰权智。当此信器也。彼云唯佛所知非我境界。但当信向故同此也。五通器。谓前五非器随其根熟悉皆当得入此法故

第五能诠教体者。通论教体。略辨十门。一名句能诠门。二言声诠表门。三声名合诠门。四声名俱绝门。五通摄所诠门。六遍该诸法门。七缘起唯心门。八会缘归实门。九性相无碍门。十圆明具德门。初名句能诠者。若约小乘婆沙论中。亦以名句文等次第行列等为能诠教体。若大乘中维摩等经。亦以文字以为诠表。此经下文随相亦尔。唯识论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准释应知。二言声诠表者。若小乘中依发智论。十二部经以佛音声语音语路用以为性。名句文等显佛教作用。若大乘中以名句依声假立无别体性。是故唯以音声为性。维摩经云。以音声为佛事。三声名合诠门。若小乘中由前两说诸德合为此第三句。若依大乘十地论中。说者以二事说。听者以二事闻。谓音声及名句。耳识闻声同时意识领解名句。又维摩云。诸佛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四声名俱绝者。此义小乘无。以彼法执不归空故。若大乘中音声文字当相即空。无所有故终日说法未尝说也。经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又云如幻说等。良以无说之说。是如幻说前三句显之。说即无说。虽说性空。此第四句显之。合此四句为一教体。是故离有离无并超情表。是谓大乘真实教体。五通摄所诠者。瑜伽论云。依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此二俱是所知性。解云以义因文显故说能依性空如幻。准前应知。六遍该诸法者。非但以此声名及义。然亦遍该色香味触及默然等。并成诠表。如下文扬眉动目等。及维摩云。诸佛威仪进止无非佛事。嗅香食饭皆得三昧。性空幻有无碍准前。七缘起唯心者。此上所说诸教法等。莫不皆是唯心所现。是故俱唯识为体。然有二义。一约本影有无。二说听相摄。前中四句。一唯本无影。如小乘说。但有心外无唯识故。达摩多罗论师所立。二有本有影。谓由众生闻法善根增上缘力。击佛心中利他种因。于佛智上有文义相生。名本性相教。由佛此教增上缘力。击闻法者漏无漏种。于闻者识上有文义相生。为影像相教。是故本在心外影在心内。以此宗许众生心外有佛色声诸功德故。护法等论师皆立此义。三唯影无本。谓离众生心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大悲大愿增上缘力。令彼所化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无有心外如来色声并相功德。龙军论师及坚慧论师等并立此义。四非本非影。谓前心内所现之影离心无体。是故本影俱无所有。龙树提婆多立此义。二说听相收者。亦有四句。一所化众生无别自体。以如来藏为众生体。佛智证此以为自体。是故众生举体皆在佛智中现。佛性论第二卷如来藏品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定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解云。由此当知。所化众生举体全在佛智中。况所说教。是故唯以佛心为体。二能化诸佛无别自体。证真之智同真。一味众生虚妄揽真为性。是则佛体在众生心内。依体起用。佛色声等既从众生心体中起。还在众生缘起心中。是故诸佛色声等事尚是众生心内之事。况言教等。是故一切唯众生心。三由前二义不相离。故无碍双现。谓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中佛说法。众生心中佛为佛心里众生说法。是故全摄各无障碍。四佛唯众生心佛相尽也。众生唯佛心众生相尽也。既形夺两尽说听双亡。何教体之有。此上四句合为一事。全此全彼。即有即无无障无碍。思之可见。八会相归性者。以妄计即空缘起无性。经依此义说一切法即真如也。又云。文字性离。是则解脱。以相虚未尝。不尽。性实未尝不显。是故终日说未曾说也。九性相融通门者。谓虚相尽而不碍存。真性现而不妨用。是则相即真而相不坏。真即相而真不变。性相双融二而无二。经云。众生即法身法身即众生。法身众生义一名异。然义一之旨宜深思之。十圆明无碍门者。先开后合。开者于一教法开为二门。一真性平等。二虚相差别。其真性有二义。一随缘义。二不变义。经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是此二义也。其虚相亦有二义。一不存义。二不坏义。经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是此义也。二合者。亦有二重。一以真中随缘义。与相中不坏义合为一义。是真不异俗。以真中不变义与相中不存义合为一义。是俗不异真。二真中不变义。相中不坏义。真乖俗故是非一义。真中随缘义相中不存义。俗乖真故是非一义。以真中随缘未尝改变。即性不改。无不随缘。随缘不改。一味无二。亦由相中存亡不二。致令真俗亦一亦异及非一非异。思之可见。大乘法味意在于斯

第六所诠宗趣者。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趣。通辨此经宗趣有十。一或说无宗。二或唯妄想。三或自觉圣智。四或说一心。五或开二谛。六三无等义。七或以四门法义。八或以五门相对义。九立破无碍。十显密自在。初无宗者。谓辨诸法性相圆融。心言路绝。既无所立故不可辨宗。经云。一切法不生者。不应立宗。五分论多过故。是故以无宗为宗。此语亦不受为趣。二或以妄想为宗者。以妄想有二义。一病二药。病谓执见。但是虚妄之想。是所对治故是病也。药谓佛语众生言。汝起有无见皆是妄想。众生闻已即离彼见。故是药也。但由佛说于妄想还治妄想之病。是故唯以妄想二字消释一部经文。以妄念若起即是妄想。遂令妄念止息。即到此经处故以为宗。是故以妄想为宗。妄尽为趣。三以自觉圣智为宗者。非直觉一切法唯是自心悉皆平等。亦复觉此能觉智之自体如理一味。妙绝能所离觉所觉。故下云。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觉在初心满在佛果。经文具辨。故以为宗。是故举觉为宗。觉泯为趣。四或说。一心为宗者。以辨诸法皆由心现。谓习气内扰。妄境风起吹击心海。涛波万端。莫不皆是心之所现。下文所说虽有多门。莫不皆显此唯心义。故以为宗。是则举唯心为宗。心尽为趣。下文云。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五二谛为宗者。谓开前一心以为二谛。即心相差别染净缘起。凡圣区分以约俗谛。心体平等染净相尽。一味无二名为真谛。此中真俗相对有其五义。一相违义。二相害义。三相顺义。四相成义。五无碍义。初者谓谈真违俗。以违俗生灭故。顺俗则违真。以乖真一味故。如水静波动。理必相违。若不尔者二谛杂乱。此是非一门也。二相害者。非直二理相违。亦乃互夺其体。谓要由泯俗令尽。真性方显。亦由覆真令隐俗相得成。如举水波无不尽。取波水无所遗。全体互夺二谛方立。若不尔者则二谛别体不成非一。此则非异之非一门也。三相顺者。谓此尽俗之真要不碍俗立。以真非断空故。此覆真之俗要不碍真显。以俗是虚幻故。如尽波之水必不碍波。以水非木石故。动水之波要不隐水。以波虚无体故。若不尔者各乖本位。二谛不成。上是非一之非异门也。四相成者。非直相顺才不相违。亦乃全体相与方各得成。谓真是理实故必不违缘。举体随隐而成俗。以俗是事虚故必不乖理。举体相尽而显真。如虚波揽水成。水彻于波相则无波而非水。成波乃名水。则波彻于水体。无水而非波。动静交彻二谛双立。若不尔者理事不融。二谛俱坏。此非异门也。五无碍者。合前四句所说。为一无碍法界。是故即真即俗即违即顺即成即坏。圆融自在同时俱现。圣智所照无碍顿见。是谓二谛甚深之相。经意在此。故以为宗。观此成行。用以为趣。六以三无等义为宗趣者。一无上境。二无等行。三无等果。初者谓前二谛所观之境。依此令成悲智等行。行满究竟得智断果。如摄论十殊胜义释。论师摄为此三。谓初二殊胜为无等境。以所知依是第八识。及所知相是三性。俱是所观故。次六殊胜为无等行。以四寻.思观。六度.十地及三学等俱是正行故。后二殊胜是无等果。以彼果即是菩提。彼果断是涅槃。俱是所得故。今此经中上下所辨不出此三。故亦同彼以为宗趣。七以四门法义为宗趣者。一五法。二三性。三八识。四二空。初谓凡圣心境随缘为五。克其自实不离三性。三性所依唯有八识。八识义立方显二空。或亦依空性以立诸识。束八识以为三性。开三性以为五法。是则依本起末。凡圣区分不离二空。性唯一味。是故于此四义或随观一门。即起信生解行成得果。或二或三乃至具四。开合无碍。以成正见。大乘法相不越于此。此经盛说故以为宗。余义至文当辨。八五门相对为宗趣者。一教义相对。设教为宗以义为趣。要令寻教得其义故。二理事相对者。谓就义中缘起事相。意令趣入真性故。三境行相对者。说真俗谛境。意欲令成无二正行故。四比证相对者。于行中近说地前次行。意在入地深证。五因果相对者。谓令菩萨顺行万行。令成佛果菩提。此上十事五对。于此一部通皆备足。故为宗趣。九立破无碍者。此经所破略有三位。一邪见外道。二法执二乘。三谬解菩萨。其外道者。谓宗六师乃至九十五种皆悉随机以理征破。务令舍邪归正。如经可知。二二乘二部乃至十八皆亦随此破其所执。务令舍小归大。亦如文显。三谬解菩萨闻说真空将谓断灭。闻有业果谓实非空。闻此二说将谓别体。今并授以正理令舍妄归真。亦如文显。所立亦三。一万法唯心通治三病。二唯一真性如来藏法。三以不动真性而建立诸法。或亦泯事归理理现而事不坏。二揽理成事。事立而理不隐。三理事圆融。不二而二。此法若立无惑而不遣。即立无不破也。障尽方证。即破无不立也。是则立破之破非破也。破立之立非立也。立破形夺双泯无寄。经意在此故以为宗。是则立破为宗无寄为趣。十显密自在门者。但入法根器有其二种。一纯二杂。为彼纯器直示法体令修证得果。若为杂器以覆相密语。亦言异意异。名为密意。如下文。二夜中间不说一字。四种平等此佛。即彼五无间业。证大菩提。如是非一。是则教有显密不同。理无隐现差别。随机显密。经至八万四千。其次统收犹为一百八句。若摄末以归本。唯是一心。真如是归心一性不碍百八宛然。散说八万四千不失一心平等。良以本末无二圆通无碍。是故以显密为宗。泯二为趣。深性宗趣包括多涂。略举十门显斯一部宗趣之义。略辨如是

第七释题目者。略以十义释。一翻名。二指事。三显用。四显德。五表法。六辨行。七表玄。八开释。九合辨。十解品。初翻名者梵言楞伽。此云难入亦云险绝复云可畏亦曰庄严。阿伐哆陀罗此云下入。以梵语中下入上入悉有别名。唯从上下入别有此名。如入菩萨等。解四卷者。翻为无上。此甚讹也。勘诸梵本及十卷中。都无宝字。十卷中翻为入者。当名也。二指事辨者。有二义。此摩罗耶山居南海中。孤峙削成故名险绝。二山顶有城回无门户。名为难入。非直山无入路。亦乃城绝户扉。唯有神通者飞空下入方预其中。故名此城以为难入。佛及大众应机降迹。故名为入。即从天及处用以题名。罗刹居中复名可畏。众宝校饰。复曰庄严。三显用者有二义。一城为难入。佛能入之。二罗刹难化。入中化之。果用垂降至此二难。故云入难入也。四显德者。谓一心真性周绝四句。迥超情表犹崖城绝户故云难入。垂言巧辨宣示悟入。故云能入。此即教入义而义现也。五表法者有三义。一城表理玄。二罗刹表障重。三入显行成。行成离罗刹之障。证难入之城。对法论中转依略有三义。一转成。谓行成也。二转离。谓灭障也。三转显。谓证理也。此中三义当知亦尔。六辨行者。谓真理性融掩绝图度。圣智玄悟妙证相应。故云入难入也。此则以智入理也。七表玄者。谓自觉圣智举体是真。更无余智能证此真故。名难入。还令即真之智证此即智之真。此即无入入。入而即无入。名难入也。八开释者开此一题为六义三对。一通别一对。谓入楞伽经是一部通名。劝请品是当篇别目。二就前通中教义一对。入楞伽是所依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起能诠。三就所诠之中境智一对。谓楞伽是所入之境。入是能诠之智。是故开之有此三对。九合辨者。谓难往之入故即依处难显佛力也。且依义显教依理显德。依境显行。皆依主释也。难即入故境智不殊。持业释也。入之难及入即难二。翻前可知。二合教义者。谓诠入楞伽之经。则教依义立。或依入楞伽城方宣此教。则经名依处而立。皆依主释也。若文字性离。是则解脱。教即义故持业释也。或处能表义。经即处故亦持业释。十释品名者。劝谓劝发。请谓求请。即请佛亲降其处。劝演内证法轮。又亦劝请是一悟。谓诸佛降赴。诸佛说法。品中明此。故以为名。问准余经应题序品。何不尔耶。答若望为经由致理是序品。但以品内事别或题异号。如华严妙严等。何故四卷都名佛语心品者。准下文此经一部俱是楞伽心也。佛语者准梵语正翻名为佛教。于佛教楞伽中。此为中心要妙之说。非是缘虑等心。如般若心等。此是满部之都名。非别品目

第八部类传译者。先明部类依所见闻有其三部。一大本有十万颂。如开皇三宝录说。在于阗南遮俱槃国山中。具有楞伽等十本大经各十万颂。二次本有三万六千颂。如此所翻诸梵本中皆云三万六千偈。经中某品即备答一百八问。如吐火罗三藏弥陀山。亲于天竺受持此本。复云西国现有龙树菩萨所造释论。解此一部。三小本千颂有余。名楞伽纥伐耶。此云楞伽心。即此本是旧云干栗太心者讹也。其四卷本就中人更重略之耳。言传译者其四卷本。宋元嘉年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于丹阳祇洹寺译。沙门宝云传语。慧观笔受。其十卷本后魏季天竺三藏菩提留支。于洛阳永宁寺译。今此一本即大周圣历元年于阗三藏实叉难陀。于神都佛授记寺译华严了。寻奉敕令再译楞伽。文犹未毕。陀驾入京令近朝安置清禅寺。粗译毕犹未再勘。三藏奉敕归蕃。至长安二年有吐火罗三藏弥陀山。其初曾历天竺廿五年。备穷三藏尤善楞伽。奉敕令共翻经沙门复礼法藏等。再更勘译。复礼辍文御制经序。赞述云尔。其四卷回文不尽。语顺西音。致令髦彦英哲措解无由。愚类庸夫强推邪。解其十卷虽文品少具。圣意难显。加字混文者泥于意。或致有错。遂使明明正理滞以方言。圣上慨此难通。复令更译。今则详五梵本。勘二汉文。取其所得正其所失。累载优业当尽其旨。庶令学者幸无讹谬

第九明义分齐者。先义后文。义者然此经中义理浩汗。撮其机要略显十门。一缘起空有门。二诸识本末门。三识体真妄门。四本识种子门。五佛性遍通门。六二乘回心门。七行位卷舒门。八障治无碍门。九违顺自在门。十佛果常住门。初者于缘起性。此土南北诸师各执空有。不足为会。但西域清辨论主依般若等经习龙猛等宗。造般若灯及掌珍等论。确立比量辨依他空。护法等论师依深密等经习无著等宗。造唯识等论。亦立比量显依他不空。后代学人智光戒贤继其宗致。传芳不绝。今谓不尔。前龙树中观无著亲释。提婆百论世亲注解。以龙树所辨明有不异空。无著所说明空不异有。是以二士相契冥合为一。非直理无违诤。亦乃仰称龙树为阿阇梨。后代论师为时浇慧薄。闻空谓断因果。闻有谓隔真空。是以清辨破违空之有。令荡尽归空。方显即空之有。因果不失。护法等破灭有之空。令因果确立。方显即有之空。真性不隐。此二士各破一边共显中道。此乃相成非相破也。若不尔者无著世亲何不破于龙猛等论。而还造释赞述彼空。后人不达其旨随言执取各互相违。非直俱不见理。更增斗诤。得谤人法罪。何者谓怖空恐断励力立有。不了幻有是不异空之有故。是故乖空则失于有。失于有者良为取有。既失空失有。而谓立有。此是情有非是法有。岂非具谤真空幻有。以己所见情有之法称为佛说。是亦谤佛。异有立空。当知亦尔。真空必不异有。立灭色之断空。谓为真空。此是不了恶取空。故性中不了真空。称为佛说。是故亦为人法双谤。或有说言。依他有故非无。遍计空故非有。将为中道者。此乃语是非有非无。见乃是有是无。二见常存将为中道。亦谤人法。或说。断无名为非有。无有可对名曰非无。此亦语是非有非无。见是断灭空见。或说。缘成似有故非无。无实体故非有。此亦语是非有非无。见乃唯是假有之见。此并唯改其语而不破其见。莫若缘成幻有举体荡尽即有非有也。揽荡尽真空以为幻有。即空非空也。以即空之有即是即有之空。泯然一味中道。俱离以有即空即是空即有故。是故非有不堕于空见。非无不堕于有见。是则二见双尽。然无二法体如不二法门品盛明此事。缘起空有应如是知

二诸识本末者。有二义。一据二分。二就八识。初者论师或说。相见二分各别种生。但相由而起。俱不离识故说唯心。有说相分皆是见分所现。无别种性。云前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如三摩地所行影像。又经云。从心相生与心作相。是故随见分行解带彼相。见生故说唯识。今依此经皆是心现。但随其相异说有彼种。理实皆与见分无别。二就八识者。诸论皆说。前七转识虽依第八。然各自种生。非即第八。以识变识无实用故。今依此经非谓第八变起七转。但彼七转皆揽第八为体而起。如揽水成波波无异水之体。下经云。于藏识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故知皆以第八为体。不尔岂浪异水别有自体。波浪同喻深思可见。诸余异说会释可知。三识体真妄门者。有说。此第八识从业等种子辨体而生。是异熟识。生灭有为。如瑜伽等说。有说是如来藏随缘所成。如金作环钏。密严经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准此第八举体是真如。此二说若为和会。今释有二。一约法。二就教。法中此识本末融镕。通有四句。一摄本从末门。唯是有为生灭等法。二摄末归本门。则唯是如来藏平等一味。三本末无碍门。起信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下经云。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准此本末合举。用以为体。四本末俱泯门。谓形夺两亡理事无寄。下经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等。解云。然此四句合为一心。是故经论各随说一。于理遍通。如唯辨严具金无所遗。唯显于金严具不失。双存本末。法未曾二。俱泯性相。不碍双在。若虚心融会随说皆得。若随言执著触事成碍。二就教会者。或得名不得义。如小乘中。但闻阿赖耶名。或得名得一分生灭义。如瑜伽等。三或得名得全分义。如楞伽密严起信等。四或得义不存名。亦如楞伽同性经等。亦如维摩默住以显不二等。四本识种子门者。有二义。一辨种子新熏本有。二辨种子与识同异。初者有说。种子皆是新熏。要是所生方能生故。或说皆是本有。以从无始无初际故。或说。诸种子熏非熏如无漏种子。无始来而有熏习故。若非本有初生无漏后无因故。此亦难解。以不离过故。过有三种。一此种应常。以非所化故。犹如虚空。二定不能生果。以不从因生故。犹如真如。三应同外道从冥生初觉。冥非因生故。如是等过皆不能离。若尔初无漏法从何因生。今总通释。谓。无始无明与如来藏合为习气海。通为一切染净法因。是故凡一种子皆有四义。一就所依用本非新。二据能依。用新非旧。三由前二义合为一种。四二义同体。形夺俱离。是则于一种子或熏非熏俱不俱等。随说皆得无所障碍。又由习气海中有带妄之真。名本觉。为无漏因。多闻熏习为增上缘。或亦闻熏与习海合为一无漏因。梁论云。多闻熏习与本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又习气海中有带真之妄。为染法因。余准同前。是故染净等种各具四义。准上可知。二种子与识同异者。或说种子是实非假。寄本识中不同识体。谓种通三性。识唯无记。或说假而非实。以离本识无别体故。或说通二。以体同本识用各别故。今释。种子但是本识功能差别。更无别体。是故生起现行亦与本异。如海为波因随风缘大小起浪差别。然于海中求差别因了不可得。而能随缘起差别。识海亦尔。随境界风生诸识浪。识中浪因无若干状。而能为因生果差别。故论云。种子但是本识功能。准释可知。五佛性遍通门者。有说。一切众生中有一分无佛性者。如五性中。一分半有佛性。余定无佛性等。如瑜伽等说。有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唯除草木。如涅槃楞伽等。如此二说。今并和会。然有二义。一就法。二就教。法中于一佛性融通隐显有其四义。一就执非有门。如小乘中。随于法执总不说有大菩提性。二随事亏盈门。如瑜伽等中。但就法尔种子有为无漏为菩提性。是故不说普遍众生。三约理遍情门。如此经及涅槃等凡诸有心皆有佛性。是故众生无非有心。有心无非有性。以心必有性。性必为因。背凡成圣。若尔何故前教定说有无佛性耶。佛性宝性二论自释。为一阐提谤法罪重。依无量时故作是说。非谓究竟无清净性。四相想俱绝门。如诸法无行经。解佛种性皆离名离相离见离念。具如彼说。二就教者。佛性论第二卷末云。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何故如来经中说有一分无般涅槃众生。但如来说法有二种。一了义。二不了义。汝不应执不了义。解云。此是天亲菩萨论主良断可定百篇也。六二乘回心门者。有说。定性二乘定不回心向大菩提。如深密经等。有说。一切二乘究竟悉皆得大菩提。如法华等。今会此二说亦有二义。一法。二教。法中前经约就此生定入涅槃。必不回心故作是说。后经纵入涅槃后必当起趣大菩提。由根有利钝法有迟疾。如经八万六万乃至十千等。此经三昧酒所醉等(云云)。二约教者。或一切二乘皆不回心。如小乘说。或诸二乘不定性者。未入见道亦有回心。余并不回。如大般若及净名经等。或诸二乘定种性者一切不回。不定种性纵得罗汉而许回心。如深密等经。或诸二乘定与不定。一切皆回。但有入灭不入灭迟疾差别。如法华涅槃楞伽密严等说。良由教有浅深前后差别。故以末后方为了教。余如前说。七行位卷舒门者。然有二义。先位。后行。位中有五句。一舒.二卷.三俱.四泯.五圆。初者谓比证贤圣因果位别。始从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阶降。从微至著从浅至深。次第相成方至究竟。具如经论说。二卷者。有二义。一依华严五位相收。十信满心即具后四位。余之四位各摄诸位。以缘起相由故。事随理融。故广如彼说。二依此经诸地相即云十地。即为初。初即为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又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不从一地至于一地者。此人不住生死涅槃中。又华严说。十地差别如空中鸟迹。解云。此并就理融事同理。无二故作是说。三俱者以前二说不相离故。即舒常卷即卷恒舒。自在无碍双融俱现。或本智就实而卷。后智就机而舒。二智寂用无碍动静双融故俱现也。四泯者。谓卷舒相夺两相俱尽。以二智相泯同真一味俱不存也。五圆者。谓前四义不相离故合为一法。无碍俱现。或即位非位。非位即位。卷位即舒。舒位即卷。同一圆明无碍法。余准可知。二行者亦有五义。一舒。谓十度次第修。二卷。谓一念具万行。三俱。谓前二义无碍双现。四泯。谓行契真而俱尽。五圆谓一行具前四。无碍圆明俱现。并准可知。八障治无碍门者。亦有五义。一障。二治。三俱。四泯。五圆。初中障有五义。一覆真所知深厚难断。二虚妄即空体无所有。三俱者具前二义。障义方成。谓若不覆真则是智非障。若不体空则是真非障。是故具此二义障义方立。四泯者。谓体无不空。理无不障。同体相夺则非空非障。五圆者。谓具前四义。合为一障。是则恒障理而理不隐。体常空而理不现。就障空有无二。就理即隐显无二。障即真非真。理即妄非妄。又即真之妄方能翳真。即妄之真方为妄翳。思之可见。二治者。谓无漏圣智亦有五义。一照.二寂.三俱.四泯.五圆。初者。谓无漏智起照一切法。同一真如证契相应。二寂者。谓此性证智非真契同真性。亦乃内证自体。是故此照未尝不寂。若不尔者岂可此智唯见诸法同真而智独非真耶。显是则由照证真真证亡照。三俱者。谓内真亡照而不碍照。朗然圆照而不碍寂。是故由证故有照。由证故亡照。以无照谁证存照乖证。四泯者。亦由前二义不相离。故互相形夺寂照俱泯。是则就照非照非不照。就寂非寂非不寂。并思之可见。五圆者。合前四义为一圣智。圆明具德寂用自在。难可名目。思之可见。三俱者。谓障治相对。无漏智起诸惑种灭。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亦如筑即碑碑即筑。粗说虽尔若依十地论非初非中后。如是断惑又不见惑性真。是迷不成断。若见惑性真惑无不成断。是故由智照非照。由惑断非断方乃为智断。若不尔者。见有惑可断。是惑而非智。若见惑性空是智而非惑。是则见有惑之智。此智亦须断。诸惑之性空。此惑不须断。经云。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又云。烦恼即菩提等。此并就智见惑性相尽无断。方为实断也。四泯五圆准释可知。九违顺自在门者。有四义。一显.二名.三用.四法。初显者。善行顺理不善违。顺相显可知。二名者。然有二义。一言违意顺。谓如云不作五无间不得大菩提。二言顺意违。谓如外道修善背于解脱。又如调达五邪法等。三约用者。谓菩萨留惑增修大行。摄论云。诸惑成觉分等。经云。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此则虽惑而顺也。有漏善品趣向人天。违出离道。此则虽善而违也。四约法者。诸惑就实无非称理。如云烦恼即菩提等。善亦准此。善法存相亦有乖真如。住事布施不到彼岸。惑亦准此。思益云。如来或说净法为垢。惑法为净。谓贪著净法为垢。见垢法实性为净。解云。由前四义。是故或违顺相分。或即违常顺。即顺恒违。或即顺非顺。即违非违。理恒不离。思之可见。十佛果常住门者。先总。后别。初者或有处说。三身俱常。谓法身凝然报化相续。或有处说。三身俱无常。谓法身离不离报化生灭等。或有处说。法身是常报化无常。或有处说。报亦常。谓修生大智证真同性。亦不思议常。下经具显。若尔何故唯识等论云。生者必灭。一向记故。修生佛果岂得无有刹那灭耶。解云。此四记就相粗说。生者必灭是就凡夫分段生死。非约佛果证理功德。何以故。若言佛果修生即令有灭。亦应灭者复生。是分别记。谓有烦恼者生。无者不生。佛果既无烦恼。刹那灭已应更不生。则便断灭。当知不尔。故知佛地大智内同真性。一味平等机感所须智用无尽。如置盐水器无不消尽。然其咸味未曾有失。佛智证真相无不尽。本愿应机时未曾失。是故下文佛果大智皆非刹那。乃至广说。二别显者。然此修生功德与本性通有四义。一或唯修生以功行不虚故。二或唯本有以无不契真故。三或修生之本有。以法身为了因所显故。四或本有之修生以无分别智从真如所流故。如金严具。亦有四义。一或唯严具金无所遗。二或唯真金具无不尽。三金之严具以金显具。明严具殊胜。四严具之金以具显金。明调练之金方堪作具。是故于一金庄严具四义融通。严具无二。随举一门无不收尽。佛果理智当知。亦尔。或摄本有以立修生。说为无常。或摄修生以同本有。无二是常。或互全收而不坏二义。亦常亦无常。或形夺而两亡。二义双泯。即非常非无常。于一佛果四义圆通。或就理随说皆得。或就情随取皆失。佛果正理应如是知

入楞伽心玄义一卷(终)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